一种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29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清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C10‑C12的无芳烷烃70‑90份、极性溶剂1‑3份、合成基础油1‑3份、渗透剂0.2‑0.8份、金属保护剂0.2‑0.8份、高分子清净分散剂0.05‑0.2份、缓蚀剂0.05‑0.2份、不燃抛射剂6‑1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清剂,无毒、低气味、不可燃。不会造成人体伤害,环保不污染环境,安全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化油器清洗剂一般选用LPG、DME作为抛射剂,具有易燃的特性,随着危险物监管力度的加强,传统化油器清洗剂的运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化油器清洗剂一般采用甲醇、丙酮、二氯甲烷等卤代烃溶剂、甲苯等芳香烃溶剂等原料制成,卤代烃和芳香烃溶剂毒性大,危害人体健康,卤代烃还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生产一种不可燃、无毒、低气味的化清剂。本专利技术选用不燃气体作为抛射剂,高闪点溶剂作为原材料,使产品撕掉“易燃品”标签,提高产品安全性。采用无毒、无味、对金属无腐蚀、对橡胶无溶胀、对大气无污染、环境相容性好、清洗效果佳的C10-C12的无芳烷烃作为主要组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清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C10-C12的无芳烷烃70-90份、极性溶剂1-3份、合成基础油1-3份、渗透剂0.2-0.8份、金属保护剂0.2-0.8份、高分子清净分散剂0.05-0.2份、缓蚀剂0.05-0.2份、不燃抛射剂6-16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不燃抛射剂选自压缩空气、二氧化碳、134A、R152A、HFC-1234ze、HFC-1234fy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HFC-1234ze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为HFC-1234ze和二氧化碳的重量比为(0.5-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性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所述C10-C12的无芳烷烃85份、二乙二醇丁醚1.5份、合成基础油1.5份、渗透剂0.5份、金属保护剂0.5份、高分子清净分散剂0.1份、缓蚀剂0.1份、HFC-1234ze5份、二氧化碳5.8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合成基础油为聚环氧丁烷和聚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聚环氧丁烷嵌段和聚环氧丙烷嵌段之间的比例为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保护剂为有机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清净分散剂为聚异丁烯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蚀剂为苯骈三氮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合成基础油的重量比为(0.01-0.05):1的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为重量比为(8-10):1的异丙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第一方面所述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除抛射剂外的各原料,混合,充填至容器;S2,再充入抛射剂,得到所述清洗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S2之后还应该包括S3,对所述清洗剂进行测定;所述测定过程包括:A1,取一块测试板晾干后获取质量数据,然后在所述测试板上沾上污渍,并获取沾有污渍的测试板的质量和污渍的面积;A2,在容器内取一定量的所述清洗剂;A3,将沾有污渍的测试板放入盛有所述清洗剂的容器内浸泡a分钟后再匀速震荡b分钟;A4,获取清洗后测试板的质量;A5,根据下述公式获得清洁测定结果;上述公式中,P为清洁测定结果,CEF为去污率,RC为残余量,w1为沾有污渍的测试板的质量,w2为清洗后测试板的质量,m为测试板的质量,S为污渍的面积,1表示所述清洗剂清洁效果达标,0表示所述清洗剂清洁效果不达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无芳烷烃为主组分替代甲醇、丙酮、二氯甲烷等卤代烃溶剂、甲苯等芳香烃溶剂等原料,确定了适宜的极性溶剂、合成基础油、渗透剂、金属保护剂、高分子清净分散剂、缓蚀剂的种类和组分。同时考察确定了适合的不燃抛射剂。本专利技术采用大气无污染、环境相容性好、清洗效果佳的C10-C12的无芳烷烃为主要组分,配方中二乙二醇丁醚作为极性溶剂优于一般的乙二醇乙醚和乙醇,与其他添加剂及C10-C12的无芳烷烃配合显著提高了整个清洁剂的去污力。同时配方中不燃抛射剂HFC-1234ze和二氧化碳特定比例的混合,使得清洗剂有很好的喷出速度和喷出率。本专利技术的化清剂,无毒、低气味、不可燃。不会造成人体伤害,环保不污染环境,安全方便运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除非特别指出,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为平行试验,采用同样的处理步骤和参数。其中,合成基础油为聚环氧丁烷和聚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聚环氧丁烷嵌段和聚环氧丙烷嵌段之间的比例为1∶1,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金属保护剂为十八烷基胺,高分子清净分散剂为聚异丁烯胺,缓蚀剂为苯骈三氮唑。实施例1一种清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C10-C12的无芳烷烃70份、二乙二醇丁醚3份、合成基础油3份、渗透剂0.8份、金属保护剂0.8份、高分子清净分散剂0.2份、缓蚀剂0.2份、HFC-1234ze16份。制备方法,先取除抛射剂外的各原料,混合,充填至容器;再充入抛射剂,得到所述清洗剂。实施例2一种清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C10-C12的无芳烷烃90份、二乙二醇丁醚1份、合成基础油1份、渗透剂0.2份、金属保护剂0.2份、高分子清净分散剂0.05份、缓蚀剂0.05份、二氧化碳6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清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所述C10-C12的无芳烷烃85份、二乙二醇丁醚1.5份、合成基础油1.5份、渗透剂0.5份、金属保护剂0.5份、高分子清净分散剂0.1份、缓蚀剂0.1份、HFC-1234ze5份、二氧化碳5.8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清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所述C10-C12的无芳烷烃85份、二乙二醇丁醚1.5份、合成基础油1.5份、渗透剂0.5份、金属保护剂0.5份、高分子清净分散剂0.1份、缓蚀剂0.1份、HFC-1234ze3份、二氧化碳7.8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在S2之后还应该包括S3,对所述清洗剂进行测定;所述测定过程包括:A1,取一块测试板晾干后获取质量数据,然后在所述测试板上沾上污渍,并获取沾有污渍的测试板的质量和污渍的面积;A2,在容器内取一定量的所述清洗剂;A3,将沾有污渍的测试板放入盛有所述清洗剂的容器内浸泡a分钟后再匀速震荡b分钟;A4,获取清洗后测试板的质量;A5,根据下述公式获得清洁测定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nC10-C12的无芳烷烃70-90份、极性溶剂1-3份、合成基础油1-3份、渗透剂0.2-0.8份、金属保护剂0.2-0.8份、高分子清净分散剂0.05-0.2份、缓蚀剂0.05-0.2份、不燃抛射剂6-1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
C10-C12的无芳烷烃70-90份、极性溶剂1-3份、合成基础油1-3份、渗透剂0.2-0.8份、金属保护剂0.2-0.8份、高分子清净分散剂0.05-0.2份、缓蚀剂0.05-0.2份、不燃抛射剂6-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燃抛射剂选自压缩空气、二氧化碳、134A、R152A、HFC-1234ze、HFC-1234fy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HFC-1234ze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为HFC-1234ze和二氧化碳的重量比为(0.5-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清洗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所述C10-C12的无芳烷烃85份、二乙二醇丁醚1.5份、合成基础油1.5份、渗透剂0.5份、金属保护剂0.5份、高分子清净分散剂0.1份、缓蚀剂0.1份、HFC-1234ze5份、二氧化碳5.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基础油为聚环氧丁烷和聚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聚环氧丁烷嵌段和聚环氧丙烷嵌段之间的比例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耀宁智勇李美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阜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