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29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榨油过滤领域,尤其是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针对现有的压榨油过滤成本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将通过压榨机压榨后得到的毛油倒入沉淀桶中;S2:向步骤S1中的沉淀桶内部压入过滤网至桶底;S3:控制S2中的沉淀桶缓缓倾斜,将沉淀桶内部的压榨油缓缓倒入设有纱布的暂存桶中;S4:将S3中的纱布静置,使得吸附在纱布上的压榨油尽可能滴落到S3中的暂存桶中;S5:解开S3中的连接绳,将S4中静置后的纱布取下,暂存桶内部的压榨油即为成品油;S6:将S5中的成品油倒入储存罐存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纱布代替过滤网,降低了整个过滤过程的成本,同时不影响成品油的质量,并采用分级过滤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榨油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学者大多认为原产地是云贵高原一带,也有很多植物学家认为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衍生而来,现种植的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的,大豆中富含丰富的油脂,大豆压榨油就是指将大豆通过压榨的方式将大豆中的油脂分离出来。目前对压榨油的过滤方式一般都是通过专业的机械设备实现的,整个过滤过程的成本高,且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维护成本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解决了目前压榨油过滤成本高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通过压榨机压榨后得到的毛油倒入沉淀桶中,静置30-50分钟,沉淀桶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有矩形板;S2:向步骤S1中的沉淀桶内部压入过滤网至桶底,将沉淀至沉淀桶底部的残渣与压榨油分离,过滤网边框的外侧面设置有密封圈,过滤网的边框上焊接有把手杆,把手杆远离过滤网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把手杆互相垂直;S3:控制S2中的沉淀桶缓缓倾斜,将沉淀桶内部的压榨油缓缓倒入设有纱布的暂存桶中,纱布位于暂存桶的顶部,纱布为圆形结构,纱布的边缘通过连接绳绑紧在暂存桶上,随着压榨油逐渐透过纱布进入到暂存桶的内部,压榨油中的小颗粒杂质就会积累在纱布上;S4:将S3中的纱布静置50-70分钟,使得吸附在纱布上的压榨油尽可能滴落到S3中的暂存桶中;S5:解开S3中的连接绳,将S4中静置后的纱布取下,此时S3中暂存桶内部的压榨油即为过滤后的成品油;S6:将S5中的成品油倒入储存罐存储。优选的,所述S1中的沉淀桶为圆形桶,沉淀桶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沉淀桶的内表面为光滑面,S1中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沉淀桶的长度。优选的,所述S2中的把手杆长度大于沉淀桶的深度,S2中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1.3mm。优选的,所述S3中纱布的边缘处缝合连接有若干环形布带,S3中的连接绳贯穿环形布带,S3中暂存桶的外侧面顶部焊接有环形片,连接绳与环形片的下端外表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S1中矩形板的底部通过胶水粘贴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底端外表面与地面相接触。优选的,所述S2中的过滤网、把手杆与固定杆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S2中的密封圈为橡胶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S1中沉淀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杆,U形杆上套接有硅胶套。优选的,所述S1中的支撑柱上螺纹贯穿有螺纹杆,S1中沉淀桶的两侧均焊接有定位柱,定位柱上开设有定位孔,螺纹杆的一端安装有手轮,螺纹杆的另一端套接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径小于定位孔的孔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纱布代替过滤网,降低了整个过滤过程的成本,同时不影响成品油的质量,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2、本专利技术采用分级过滤的方式,能够将粗渣与细渣分步过滤出来,提高了实际的过滤效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利用纱布代替过滤网,降低了整个过滤过程的成本,同时不影响成品油的质量,并采用分级过滤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通过压榨机压榨后得到的毛油倒入沉淀桶中,静置45分钟,沉淀桶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有矩形板;S2:向步骤S1中的沉淀桶内部压入过滤网至桶底,将沉淀至沉淀桶底部的残渣与压榨油分离,过滤网边框的外侧面设置有密封圈,过滤网的边框上焊接有把手杆,把手杆远离过滤网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把手杆互相垂直;S3:控制S2中的沉淀桶缓缓倾斜,将沉淀桶内部的压榨油缓缓倒入设有纱布的暂存桶中,纱布位于暂存桶的顶部,纱布为圆形结构,纱布的边缘通过连接绳绑紧在暂存桶上,随着压榨油逐渐透过纱布进入到暂存桶的内部,压榨油中的小颗粒杂质就会积累在纱布上;S4:将S3中的纱布静置67分钟,使得吸附在纱布上的压榨油尽可能滴落到S3中的暂存桶中;S5:解开S3中的连接绳,将S4中静置后的纱布取下,此时S3中暂存桶内部的压榨油即为过滤后的成品油;S6:将S5中的成品油倒入储存罐存储。S1中的沉淀桶为圆形桶,沉淀桶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沉淀桶的内表面为光滑面,S1中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沉淀桶的长度,S2中的把手杆长度大于沉淀桶的深度,S2中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2mm,S3中纱布的边缘处缝合连接有若干环形布带,S3中的连接绳贯穿环形布带,S3中暂存桶的外侧面顶部焊接有环形片,连接绳与环形片的下端外表面相接触,S1中矩形板的底部通过胶水粘贴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底端外表面与地面相接触,S2中的过滤网、把手杆与固定杆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S2中的密封圈为橡胶材质制成,S1中沉淀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杆,U形杆上套接有硅胶套。实施例二: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通过压榨机压榨后得到的毛油倒入沉淀桶中,静置45分钟,沉淀桶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有矩形板;S2:向步骤S1中的沉淀桶内部压入过滤网至桶底,将沉淀至沉淀桶底部的残渣与压榨油分离,过滤网边框的外侧面设置有密封圈,过滤网的边框上焊接有把手杆,把手杆远离过滤网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把手杆互相垂直;S3:控制S2中的沉淀桶缓缓倾斜,将沉淀桶内部的压榨油缓缓倒入设有纱布的暂存桶中,纱布位于暂存桶的顶部,纱布为圆形结构,纱布的边缘通过连接绳绑紧在暂存桶上,随着压榨油逐渐透过纱布进入到暂存桶的内部,压榨油中的小颗粒杂质就会积累在纱布上;S4:将S3中的纱布静置67分钟,使得吸附在纱布上的压榨油尽可能滴落到S3中的暂存桶中;S5:解开S3中的连接绳,将S4中静置后的纱布取下,此时S3中暂存桶内部的压榨油即为过滤后的成品油;S6:将S5中的成品油倒入储存罐存储。S1中的沉淀桶为圆形桶,沉淀桶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沉淀桶的内表面为光滑面,S1中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沉淀桶的长度,S2中的把手杆长度大于沉淀桶的深度,S2中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2mm,S3中纱布的边缘处缝合连接有若干环形布带,S3中的连接绳贯穿环形布带,S3中暂存桶的外侧面顶部焊接有环形片,连接绳与环形片的下端外表面相接触,S1中矩形板的底部通过胶水粘贴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底端外表面与地面相接触,S2中的过滤网、把手杆与固定杆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S2中的密封圈为橡胶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通过压榨机压榨后得到的毛油倒入沉淀桶中,静置30-50分钟,沉淀桶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有矩形板;/nS2:向步骤S1中的沉淀桶内部压入过滤网至桶底,将沉淀至沉淀桶底部的残渣与压榨油分离,过滤网边框的外侧面设置有密封圈,过滤网的边框上焊接有把手杆,把手杆远离过滤网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把手杆互相垂直;/nS3:控制S2中的沉淀桶缓缓倾斜,将沉淀桶内部的压榨油缓缓倒入设有纱布的暂存桶中,纱布位于暂存桶的顶部,纱布为圆形结构,纱布的边缘通过连接绳绑紧在暂存桶上,随着压榨油逐渐透过纱布进入到暂存桶的内部,压榨油中的小颗粒杂质就会积累在纱布上;/nS4:将S3中的纱布静置50-70分钟,使得吸附在纱布上的压榨油尽可能滴落到S3中的暂存桶中;/nS5:解开S3中的连接绳,将S4中静置后的纱布取下,此时S3中暂存桶内部的压榨油即为过滤后的成品油;/nS6:将S5中的成品油倒入储存罐存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通过压榨机压榨后得到的毛油倒入沉淀桶中,静置30-50分钟,沉淀桶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焊接有矩形板;
S2:向步骤S1中的沉淀桶内部压入过滤网至桶底,将沉淀至沉淀桶底部的残渣与压榨油分离,过滤网边框的外侧面设置有密封圈,过滤网的边框上焊接有把手杆,把手杆远离过滤网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把手杆互相垂直;
S3:控制S2中的沉淀桶缓缓倾斜,将沉淀桶内部的压榨油缓缓倒入设有纱布的暂存桶中,纱布位于暂存桶的顶部,纱布为圆形结构,纱布的边缘通过连接绳绑紧在暂存桶上,随着压榨油逐渐透过纱布进入到暂存桶的内部,压榨油中的小颗粒杂质就会积累在纱布上;
S4:将S3中的纱布静置50-70分钟,使得吸附在纱布上的压榨油尽可能滴落到S3中的暂存桶中;
S5:解开S3中的连接绳,将S4中静置后的纱布取下,此时S3中暂存桶内部的压榨油即为过滤后的成品油;
S6:将S5中的成品油倒入储存罐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压榨油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沉淀桶为圆形桶,沉淀桶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沉淀桶的内表面为光滑面,S1中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沉淀桶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乃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连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