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23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发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所述发光材料具有结构式I或结构式II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发光材料交连后具有良好的抗溶剂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多层溶液法发光器件制备;而且该发光材料具有双极性空穴和电子传输的特性,大大提高了电荷传输的能力;通过对分子D‑π‑A结构的调整实现对发光材料深蓝光发光的调控,以及实现发光层无掺杂器件的制备,为后续实现多层溶液法制备无掺杂的深蓝发光器件和简化器件结构提供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蓝光/深蓝发光材料在平板显示和高密度信息存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全彩的显示中,短波长的光源不仅能作为激发源实现整个可见波长的发光,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显示的功耗。因此,研制高效率蓝光尤其是深蓝光的发光材料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得到了更多业界人士的重视。其中OLED制备工艺有真空蒸镀和溶液加工法。溶液法加工,特别是喷墨印刷,由于其在低成本、无掩模、高材料利用率(90%以上)和易于制造大面积器件方面的显著优势,已被公认为未来大尺寸OLED显示面板的必然选择。有机发光二极管由多层组成,包括发射层(EML)、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因此,获得完美的界面形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通过固溶处理的多层堆叠往往会使相邻层相互混合。采用正交溶剂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功能材料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然而,大多数有机材料会溶解在上层溶剂中,这使得很难为溶液处理装置中的特定化合物找到合适的溶剂。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光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抗溶剂性和高界面稳定性,且适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光材料,所述发光材料具有结构式I或结构式II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R1为R3或其中m和n为1~10之间的整数;所述R3为乙烯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数的烷基、烷氧基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R2为具有1~20个碳原子数的烷基、烷氧基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材料至少具有化合物1~4中的一种化合物:如前所述的发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发光材料交连后具有良好的抗溶剂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多层溶液法发光器件制备;而且该发光材料具有双极性空穴和电子传输的特性,大大提高了电荷传输的能力;通过对分子D-π-A结构的调整实现对发光材料深蓝光发光的调控,以及实现发光层无掺杂器件的制备,为后续实现多层溶液法制备无掺杂的深蓝发光器件和简化器件结构提供了基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所制得的化合物1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图;图2为实施例1所制得的化合物1进行不同时间的交联后,得到的交联产物进行四氢呋喃溶剂清洗前后的吸收光谱;图3为实施例1所制得的化合物1的荧光发射光谱图;图4为实施例5所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亮度曲线图;图5为实施例5所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曲线图;图6为实施例5所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表示量的“%”和“份”只要无特别说明,则为重量基准。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表示特征尺寸、数量和物理特性的所有数字均应该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均是由术语“约”来修饰的。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说明,否则上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列出的数值参数均是近似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寻求获得的所需特性,适当改变这些近似值。用端点表示的数值范围的使用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数字以及该范围内的任何范围,例如,1至5包括1、1.2、1.4、1.55、2、2.75、3、3.80、4和5等等。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术语“优选”指的是较优的选择方案,但不只限于所选方案。为了追求高性能的深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给体-π-受体(D-π-A)型深蓝荧光分子备受关注,因为它们不仅表现出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活跃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态(ICT)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辐射衰变,并且也拥有双极性空穴和电子传输的特性,大大提高了电荷传输的能力,发光层也可以实现无掺杂来进行有效地发光辐射。因此,应用D-π-A型的荧光材料可以有效地简化OLED器件,并大大的提高了电致发光(EL)效率。咔唑基团由于相对适中的给电子能力广泛使用在空穴传输部分。此外,二苯砜由于其优异的电子注入/传输性能而被选为电子受体。更重要的是,二苯砜由于它的四面体电子构象可以有效地限制分子的π共轭,因此它也可以作为π共轭破坏剂。鉴于以上的考虑,本专利技术设计合成了一种发光材料,其具有深的蓝光发光。该发光材料具有结构式I或结构式II的结构:其中,R1为R3或m和n为1~10之间的整数,R3可以是乙烯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数的烷基、烷氧基中的一种。R2为具有1~20个碳原子数的烷基、烷氧基中的一种。烷基可以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任一种,例如可以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碳原子数5~20的环状烷基。在烷基的例子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新戊基、正己基、环己基、2-乙基己基、正庚基、正辛基、2-己基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烷基、以及正二十基等。烷氧基可以为直链、支链或环状的任一种,例如可以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6~20的环状的烷氧基。烷氧基的例子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环己氧基、正庚氧基、正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壬氧基、癸氧基、3,7-二甲基辛氧基、正十一烷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三烷氧基、正十四烷氧基、2-正己基-正辛氧基、正十五烷氧基、正十六烷氧基、正十七烷氧基、正十八烷氧基、正十九烷氧基、正二十烷氧基等。优选的,发光材料至少具有化合物1~4中的一种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前述发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所述发光材料可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实施例1以化合物1为例,其具体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合成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中间体a分别称取0.5g(1.74mmol)4,4'-二氟二苯砜,1.64g(3.83mmol)化合物联硼酯咔唑和0.16g(0.14mmol)四三苯基磷钯,加入到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具有结构式I或结构式II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具有结构式I或结构式II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R3或其中m和n为1~10之间的整数;所述R3为乙烯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数的烷基、烷氧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扬苏文明谢黎明庄錦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南昌欧谱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