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氮人工湿地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氮人工湿地系统,属于人工湿地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环境友好型、低成本的工程系统,广泛应用于废水脱氮。微污染河道水中的氮以硝酸盐为主,含有少量氨氮及部分溶解氧,但可生物降解有机碳含量较低。电子供体的不足极大限制了人工湿地的脱氮效率。人工添加碳源可强化湿地脱氮,但会额外增加湿地的运行成本,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硫自养反硝化过程指自养反硝化菌利用硫源为电子供体、无机碳为碳源实现反硝化,其反硝化效率高、污泥产量低,同样可用于强化人工湿地脱氮。单质硫颗粒是高效的电子供体,价格低,易于从处理后的水中分离,可作为基质用于人工湿地。但其疏水特质导致自养反硝化菌难以在其表面附着,降低了其生物可获得性,限制了反硝化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脱氮人工湿地,基于硫自养反硝化过程,将具有高比表面积、导电能力强的材料(如活性炭)同单质硫颗粒混合后,填充入湿地,通过活性炭对电子的调配,可有效提升湿地脱氮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氮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布置的进水布水区、耦合基质净水区、根系净水区;所述进水布水区设置有第一火山岩基质层,所述耦合基质净水区从下往上设置有第一活性炭层、硫磺层和第二活性炭层;所述根系净水区从下往上设置有第二火山岩基质层和石英砂基质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氮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布置的进水布水区、耦合基质净水区、根系净水区;所述进水布水区设置有第一火山岩基质层,所述耦合基质净水区从下往上设置有第一活性炭层、硫磺层和第二活性炭层;所述根系净水区从下往上设置有第二火山岩基质层和石英砂基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布水区、耦合基质净水区、根系净水区的体积比为(0.5-1.5):1:(1.5-0.5),且所述进水布水区、耦合基质净水区、根系净水区均按照停留时间2~16小时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鹏,李甍,段睿,白文荣,李京辉,沙洪利,沈晓强,林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