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159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转运站的部件在工厂内预制,在现场装配,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材料与人工成本,减少转运站建设对周边交通、居民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垃圾分类新政策为基点,设有再生资源堆放间、垃圾分类回收区以及处理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设备,为各种垃圾转运、回收利用提供途径与便利,并且可免除厨余垃圾后续处理,缩短垃圾处理流程,避免产生污染。经压缩后的干垃圾水分减少、体积缩小,有利于减少填埋空间以及转运过程中污水滴漏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负压系统和喷淋除臭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减少臭气产生和逸散,降低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健康风险,提高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工作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垃圾转运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
技术介绍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19年7月1日开始强制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政策由此在全国推行起来。然而目前全国的垃圾转运站基本属于混合垃圾转运站,不具备垃圾分类功能,容易出现“前端分,后端混”的情况。无可回收垃圾转运能力,无法满足可回收资源再生利用的需要。干湿垃圾需要分开压缩,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复杂度增加。此外,传统的建筑方式需耗费较长的时间,不仅增加占道时间,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困扰,而且建设期间转运站无法使用,给周边转运站增加转运压力。现行的老式垃圾转运站地面磨损严重,导致压滤液渗透,不仅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而且容易散发臭味,滋生细菌蚊蝇,给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都带来极大的卫生隐患。下雨期间转运站外的雨水泥沙容易流进转运站内,跟转运站内的污水一同进入市政排水管网,造成管网堵塞。目前的垃圾转运站在建设装修材料商一般使用普通的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材料,不能起到灭菌自洁的作用,容易引起转运站内细菌病毒滋生,危害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健康安全。最后,目前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多使用传统建设方法,建设周期长,占道时间久,容易产生噪声、扬尘,在转运站改建工程中容易给范围内垃圾转运或周边转运站带来较大负担。因此,亟需一种既具有垃圾分类功能又可快速建成还能确保干净卫生无异味的新型生活垃圾转运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的垃圾转运站需要长时间建设以及需要各方面的协调,而且不能满足目前垃圾分类政策需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其内具有存放及处理垃圾的转运间,所述转运间内配置有负压抽风系统以及喷淋除臭系统;所述转运间内部根据功能划分有垃圾处理区、再生资源堆放间、垃圾分类回收区、休息间、卫生间以及工具间;所述垃圾处理区内配置有垃圾处理设备,所述垃圾处理设备具有破碎、压缩以及压实垃圾的功能;所述再生资源堆放间用于堆放可再生资源,用于资源的整合与回收利用;所述垃圾分类回收区兼做容器停放及冲洗区,并且,所述垃圾分类回收区内配置有用于处理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设备,所述就地处理设备利用生化处理手段,将厨余垃圾消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述休息间以及卫生间供站内工作人员使用,所述工具间用于放置站内工具;所述负压抽风系统包括排风机、排风管道以及抽风口,所述排风机用于排出所述转运站内部的空气,维持所述转运站负压,将所述排风管道内的空气经过处理后排出所述转运间,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抽风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管道沿屋顶延伸布置,所述抽风口贴墙安装。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管道具有一个主管道以及多个分支管道,每一分支管道的末端均设有所述抽风口,所述分支管道上安装有风量调节阀。进一步的,所述转运间的外侧安装工业风幕机,用于控制臭气外逸;同时,所述转运间的大门外侧加装自动感应式快速卷帘门,车辆靠近时,所述自动感应式快速卷帘门自动打开,车辆远离后自动关闭。进一步的,所述转运间内部的建筑及装修材料采用具有抗菌和抗酸碱能力的材料,同时所述转运间的地材具有降低噪音以及防滑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转运间内部的墙面和地面进行表面疏水处理和表面抗菌处理;同时,所述转运间内部的墙面和地面喷涂有含有光触媒催化剂或表面等离子共振高强度微波光催化剂的材料,用于杀灭空气中细菌病毒,并能对细菌或病毒所释放的毒素进行分解及无害化处理,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转运间内还设置有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靠近所述转运间大门口设置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上设有箅子,末端设有沉砂池,废水经所述沉砂池沉淀后接至室外污水管网,以确保转运站冲洗水不外流,同时避免雨水灌入转运站。进一步的,所述垃圾处理区中的压缩机渗滤液和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出水经管道排至所述沉砂池沉砂后,由暗管直接排出所述转运间。进一步的,所述沉砂池的排出管位于所述沉砂池中部,上清液自所述排出管流出,重杂物沉淀在池底,所述排出管起端具有钢丝网罩,用于防止漂浮垃圾进入所述排出管;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隔油池,污水经所述沉砂池沉砂后再进入所述隔油池,所述隔油池的出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一步的,所述转运间内还设置有臭气处理系统,所述臭气处理系统利用臭氧氧化、综合洗涤、生物除臭、UV光解或光催化氧化技术对臭气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部件在工厂内预制,在现场装配即可,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材料与人工成本,减少转运站建设对周边交通、居民及转运站的影响。本专利技术以垃圾分类新政策为基点,设有再生资源堆放间,垃圾分类回收、容器停放及冲洗区,以及处理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设备,不仅可为各种垃圾转运、回收利用提供途径与便利,并且可在转运站内消化掉厨余垃圾,免除后续处理,减少垃圾处理费用,缩短垃圾处理流程,避免产生污染。经压缩后的干垃圾水分减少、体积缩小,有利于提高垃圾热值,或减少填埋场占地面积,同时减少转运过程中污水滴漏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中设计采用负压系统和喷淋除臭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减少臭气产生和逸散,降低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健康风险,提高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工作生活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配置内部设备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生活垃圾转运站配置内部设备后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负压系统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及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其占地面积约为185.44m2,转运站内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其内具有存放及处理垃圾的转运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间内配置有负压抽风系统以及喷淋除臭系统;所述转运间内部根据功能划分有垃圾处理区、再生资源堆放间、垃圾分类回收区、休息间、卫生间以及工具间;/n所述垃圾处理区内配置有垃圾处理设备,所述垃圾处理设备具有破碎、压缩以及压实垃圾的功能;/n所述再生资源堆放间用于堆放可再生资源,用于资源的整合与回收利用;/n所述垃圾分类回收区兼做容器停放及冲洗区,并且,所述垃圾分类回收区内配置有用于处理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设备,所述就地处理设备利用生化处理手段,将厨余垃圾消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n所述休息间以及卫生间供站内工作人员使用,所述工具间用于放置站内工具;/n所述负压抽风系统包括排风机、排风管道以及抽风口,所述排风机用于将所述排风管道内的空气排出所述转运间,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抽风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其内具有存放及处理垃圾的转运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间内配置有负压抽风系统以及喷淋除臭系统;所述转运间内部根据功能划分有垃圾处理区、再生资源堆放间、垃圾分类回收区、休息间、卫生间以及工具间;
所述垃圾处理区内配置有垃圾处理设备,所述垃圾处理设备具有破碎、压缩以及压实垃圾的功能;
所述再生资源堆放间用于堆放可再生资源,用于资源的整合与回收利用;
所述垃圾分类回收区兼做容器停放及冲洗区,并且,所述垃圾分类回收区内配置有用于处理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设备,所述就地处理设备利用生化处理手段,将厨余垃圾消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所述休息间以及卫生间供站内工作人员使用,所述工具间用于放置站内工具;
所述负压抽风系统包括排风机、排风管道以及抽风口,所述排风机用于将所述排风管道内的空气排出所述转运间,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抽风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道沿屋顶延伸布置,所述抽风口贴墙安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道具有一个主管道以及多个分支管道,每一分支管道的末端均设有所述抽风口,所述分支管道上安装有风量调节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间的外侧安装工业风幕机,用于控制臭气外逸;同时,所述转运间的大门外侧加装自动感应式快速卷帘门,车辆靠近时,所述自动感应式快速卷帘门自动打开,车辆远离后自动关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贺张仲华任光瑛王玺梁凯邱崴原伟李秋明冯丰贺江文王静贻周鼎王涵王欣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有限公司中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