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针刺无损伤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物品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防针刺无损伤针。
技术介绍
无损伤针一般用于医用输液中,与输液港基座配合使用。通过无损伤针和输液港将药液输入患者身体,医治患者疾病。在中国专利CN201820513387.4中揭示的静脉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组详细介绍了无损伤针的结构。但由此也发现了问题,在无损伤针拔出瞬间右手常因惯性作用不自觉回弹,极易导致护士按压基座手指或患者穿刺处皮肤的针刺伤事件发生。且在无损伤针拔出后,无损伤针的回收又是一个问题。我们的“无损伤针”不仅损伤了我们护理人员,还损伤了我们患者,一旦被各种病原体感染,将对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心理造成沉重打击,并造成经济损失。其二,在无损伤针拔出后,针管(3)内外具有残留的血液将溢出,如若滴落至医护人员或一般人身上,将对其产生污染。故亟需一种可防针刺的无损伤针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防针刺的无损伤针结构,例如美国专利US9149574、US8574197、US8728029,中国专利CN208319646U等揭示的防针刺结构,这 ...
【技术保护点】
1.防针刺无损伤针,包括相互固定的底座(1)和上盖(2),两者配合形成一内部收容空间(100),所述底座(1)的下底面上开设有针孔(101),以供针管(3)的针尖(301)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100)内设置有一可伸展的套筒组件(4),所述套筒组件(4)与所述针孔(101)共轴,所述针管(3)穿过所述套筒组件(4)且两者之间具有限位机构使所述针管(3)始终无法与所述套筒组件(4)脱离,所述收容空间(100)内还设置有一被驱动机构(6)驱动移动的滑片(5),所述滑片(5)的滑动位置位于所述套筒组件(4)的下方,当其从第一位置滑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片(5)位于所述套筒 ...
【技术特征摘要】
1.防针刺无损伤针,包括相互固定的底座(1)和上盖(2),两者配合形成一内部收容空间(100),所述底座(1)的下底面上开设有针孔(101),以供针管(3)的针尖(301)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100)内设置有一可伸展的套筒组件(4),所述套筒组件(4)与所述针孔(101)共轴,所述针管(3)穿过所述套筒组件(4)且两者之间具有限位机构使所述针管(3)始终无法与所述套筒组件(4)脱离,所述收容空间(100)内还设置有一被驱动机构(6)驱动移动的滑片(5),所述滑片(5)的滑动位置位于所述套筒组件(4)的下方,当其从第一位置滑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片(5)位于所述套筒组件(4)的正下方,且其本体遮挡住部分或全部的所述针孔(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无损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4)包括位于所述上盖(2)内壁并向下延伸的限位筒(401),位于所述限位筒(401)内且套接设置的外套筒(402)和内套筒(403),所述外套筒(402)和内套筒(403)之间及所述外套筒(402)与所述限位筒(401)之间均是自由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刺无损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402)和内套筒(403)之间、所述外套筒(402)与所述限位筒(401)之间均设有相互限位的法兰边(404),以阻止所述套筒组件(4)相邻元件之间的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刺无损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3)包括位于针尖(301)处的折弯部(302),所述外套筒(402)与所述限位筒(401)的高度和与所述折弯部(302)的长度相当,所述内套筒(403)的孔径与所述针管(3)的外径相当,所述限位机构为折弯部(302)的弯折结构与所述内套筒(403)的外翻法兰边(40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针刺无损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具有第一开口(201),为一与所述外套筒(402)直径相等的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针刺无损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401)的底部固定有挡盘(405),所述挡盘(405)上具有使所述针管(3)穿过的通孔(40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针刺无损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051)与所述针孔(101)共轴且大小相当,其半径为所述针管(3)的折弯部(302)的偏移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防针刺无损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5)包括相互垂直的两部分,第一部分(501)设置在所述套筒组件(4)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第二部分(502)的一侧与所述驱动机构(6)相配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针刺无损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为弹性元件,一端抵接于底座(1)上,一端抵接于所述滑片(5)的第二部分(50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针刺无损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底座(1)向上延伸有滑片导向板(102)和弹簧限位板(103),所述滑片导向板(102)设置在所述滑片(5)的两侧,所述弹簧限位板(103)设置在所述弹簧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光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