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淑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48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留置针,该新型留置针包括依次连通的套管针、留置软管和留置针座,新型留置针还包括内套管,内套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设置于留置针座内,用于与输液装置连接,第二套管位于留置软管内,留置针座远离留置软管的一端设有环形挡片,环形挡片的内径与第一套管的内径相同,留置软管与第二套管的端部的对应处设有硬质管,硬质管内设有阀芯,阀芯上设有切口,切口将阀芯分割为多个阀瓣,内套管的长度小于阀芯到环形挡片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留置针与现有的相比,逆向密封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留置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留置针。
技术介绍
有些患者需要长期卧床输液,为了减少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临床上常利用穿刺手段将留置针置于患者的血管内,传统的留置针包括用于插入患者血管的不锈钢针、与不锈钢针连接的延长管、留置针本体和设置于延长管上的单手夹,当需要输液时,将单手夹打开,使药液流入血管,输液结束后,需要护士将单手夹关闭,操作麻烦,护士也容易忘记关闭单手夹,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的留置针对其进行改进,包括不锈钢针、留置针本体和针管套管组成,留置针本体由留置针管、导管座和防逆流阀组成,防逆流阀包括筒状的阀芯,阀芯采用软质硅胶制成,阀芯的底部设有切口,将阀芯的底部分隔为3-4个阀瓣,各阀瓣在穿刺或注射时受药液压力张开,拔出穿刺针时,阀瓣在本身弹性张力作用下闭合,阻断血液流出,这种留置针要求阀瓣的韧性不能太大,需在药液的冲击下打开,因此存在逆向密封性能差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6934403U提供了一种动脉注射防逆流留置针,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但该留置针需要使用弹簧等部件,但弹簧存在随着插入次数增多而弹力下降的问题,其防逆流的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留置针。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留置针,该新型留置针包括依次连通的套管针、留置软管和留置针座,新型留置针还包括内套管,内套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设置于留置针座内,用于与输液装置连接,第二套管位于留置软管内,留置针座远离留置软管的一端设有阻挡部,阻挡部的内径与第一套管的内径相同,留置软管与第二套管的端部的对应处设有硬质管,硬质管内设有阀芯,阀芯上设有切口,切口将阀芯分割为多个阀瓣,内套管的长度小于阀芯到阻挡部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改进,阀芯的厚度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小。进一步的改进,阀芯由留置针座向套管针的方向逐渐收缩。进一步的改进,留置针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留置针固定装置,留置针固定装置依次包括硅胶片、胶层和不粘层,硅胶片远离胶层的侧壁与留置针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留置针与现有的相比,逆向密封性能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留置针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实施例2的阀芯的剖视图;图3b为实施例2的阀芯的剖视图;图3c为实施例2的阀芯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2的阀芯的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3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3的留置针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表达清楚,本技术提供的附图中各部件进行了相应的缩放。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留置针,如图1所示,该新型留置针包括依次连通的套管针1、留置软管2和留置针座3,新型留置针还包括内套管,内套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套管5和第二套管6,第一套管5设置于留置针座3内,用于与输液装置4连接,第二套管6位于留置软管2内,留置针座3远离留置软管2的一端设有阻挡部7,阻挡部7的内径与第一套管5的内径相同,留置软管2与第二套管6的端部的对应处设有硬质管8,硬质管8内设有阀芯9,阀芯9上设有切口10,切口10将阀芯9分割为多个阀瓣11,内套管的长度小于阀芯9到阻挡部7之间的距离。其中,套管针包括套管和穿刺引导针芯,用于穿刺患者的皮肤,包括但不限于普通型和安全型,留置针座用于连接输液装置,留置软管用于连通套管针和留置针座,套管针、留置软管和留置针座在制备过程中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法,第一套管的内径略大于与输液装置的头部的外径,且二者可以紧密结合,输液装置可以是输液器或注射器等用于将药液等输入患者体内的装置,阻挡部与留置针座一体成型,硬质管与留置软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或一体成型等,本实施例的阀瓣的韧性可高于或等于现有技术的阀瓣,本实施例使用的阀芯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专利CN206934403U公开的阀芯;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内套管的位置调整至与阻挡部相接触,手握留置软管与内套管紧密贴合,此时将输液装置插入留置针座,并与内套管间隙配给,再次推动输液装置,带动内套管冲开阀芯,穿过个阀瓣形成的空隙,此时可进行输液,当输液完毕后,将输液装置从留置针座内退出,此时输液装置带动内套管从阀芯内退出,各阀瓣弹力小,韧性大,再次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形成密闭空间,内套管受阻挡部的阻力而留在留置针座内,输液装置与内套管分离;本技术通过设置内套管,可以在保证输液成功的条件下提高阀芯的韧性,进而使留置针的逆向密封性能更好。实施例2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留置针,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a-c所示,阀芯9的厚度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小,如图4所示,阀芯9由留置针座3向套管针1的方向逐渐收缩。其中,本实施例在相同材质的阀芯的情况下,通过具体限定以上四种阀芯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阀芯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阻挡药液逆流的效果。实施例3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留置针,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或图6所示,留置针座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留置针固定装置,留置针固定装置依次包括硅胶片12、胶层13和不粘层14,硅胶片12远离胶层13的侧壁与留置针座3固定连接。其中,硅胶片的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如0.1cm、0.2cm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硅胶片与胶层固定连接,不粘层可以从胶层上揭下来,硅胶片与留置针座固定连接的方式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粘接;使用时,先对用套管针对患者的皮肤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不粘层揭下来,将胶层粘于患者的皮肤表面,即可完成固定;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留置针通过医用胶布将留置针固定于患者皮肤表面时,留置针的针座对患者皮肤造成摩擦甚至破损以及留置针座硌在患者皮肤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留置针,所述新型留置针包括依次连通的套管针(1)、留置软管(2)和留置针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留置针还包括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套管(5)和第二套管(6),所述第一套管(5)设置于所述留置针座(3)内,用于与输液装置(4)连接,所述第二套管(6)位于所述留置软管(2)内,所述留置针座(3)远离所述留置软管(2)的一端设有阻挡部(7),所述阻挡部(7)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套管(5)的内径相同,所述留置软管(2)与所述第二套管(6)的端部的对应处设有硬质管(8),所述硬质管(8)内设有阀芯(9),所述阀芯(9)上设有切口(10),所述切口(10)将所述阀芯(9)分割为多个阀瓣(11),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小于所述阀芯(9)到所述阻挡部(7)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留置针,所述新型留置针包括依次连通的套管针(1)、留置软管(2)和留置针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留置针还包括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套管(5)和第二套管(6),所述第一套管(5)设置于所述留置针座(3)内,用于与输液装置(4)连接,所述第二套管(6)位于所述留置软管(2)内,所述留置针座(3)远离所述留置软管(2)的一端设有阻挡部(7),所述阻挡部(7)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套管(5)的内径相同,所述留置软管(2)与所述第二套管(6)的端部的对应处设有硬质管(8),所述硬质管(8)内设有阀芯(9),所述阀芯(9)上设有切口(10),所述切口(10)将所述阀芯(9)分割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淑杰周鑫
申请(专利权)人:郭淑杰周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