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熏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9848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头部熏蒸领域,公开了一种头部熏蒸方法,包括准备阶段和熏蒸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熏蒸桶准备步骤和熏蒸剂准备步骤,熏蒸桶准备步骤中,在熏蒸桶的外壁涂刷檀木粉,熏蒸桶的底部设置有熏蒸腔;熏蒸剂准备步骤中,熏蒸剂包括中药药剂和负离子,所述中药药剂和负离子均设置在熏蒸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负离子结合中药药剂协同熏蒸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减小蒸汽熏蒸的力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两者协同作用,又不会降低熏蒸的效果,一举两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部熏蒸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头部熏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部熏蒸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熏蒸又称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是用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人体的一种外治方法,通过药汽的温热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近年来,随着人们中药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中药熏蒸逐渐受到重视,使得中药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等方面。目前,在进行中药熏蒸时,通常都是利用熏蒸桶完成,目前的熏蒸桶大多为双层式的结构,其下部用于放置熏蒸包、上部用于进行蒸汽熏蒸,在熏蒸包的上方设置网状的隔板以透过蒸汽。市售的熏蒸桶通常体型较大,多针对使用者的全身或下肢进行熏蒸,蒸汽的力度较强,当进行面部或头部熏蒸时,会因蒸汽过猛而使患者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头部熏蒸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头部熏蒸方法存在的熏蒸效果与使用者舒适度之间的矛盾。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部熏蒸方法,包括准备阶段和熏蒸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熏蒸桶准备步骤和熏蒸剂准备步骤,熏蒸桶准备步骤中,在熏蒸桶的外壁涂刷檀木粉,熏蒸桶的底部设置有熏蒸腔;熏蒸剂准备步骤中,熏蒸剂包括中药药剂和负离子,中药药剂和负离子均设置在熏蒸腔内。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熏蒸桶起到整体容纳和支撑的作用,熏蒸腔用于容纳熏蒸剂。熏蒸时,向熏蒸腔内通入蒸汽,使中药药剂结合蒸汽产生药汽,利用中药药剂的药汽和负离子的协同作用,具备渗透力和消毒效果的负离子蒸汽会与药汽共同作用于人体,增强对熏蒸部位的熏蒸效果。而且,由于负离子的加入,能够适当的减少蒸汽的熏蒸力度,避免蒸汽过猛而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且由于负离子与药汽协同作用,能够保证熏蒸的效果。此外,本技术方案中,在熏蒸桶外涂刷的檀木粉,一方面能够填平熏蒸桶表面的坑洼,保证其表面的平整性,且避免传统的化学涂料涂覆,预热产生难闻气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檀木粉具有安神的作用,在熏蒸时,利用蒸汽的热传导作用,能够作用于使用者的头部,有助于睡眠,达到舒缓疲劳的目的。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方案中,在头部熏蒸过程中,利用负离子结合中药药剂协同熏蒸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减小蒸汽熏蒸的力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两者协同作用,又不会降低熏蒸的效果,一举两得。2、本技术方案中,在熏蒸桶准备阶段,利用檀木粉涂刷熏蒸桶,不仅能够避免熏蒸过程中产生难闻的气味,同时又能够利用熏蒸过程中的蒸汽结合檀木香,达到安神和舒缓疲劳的功效。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熏蒸腔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熏蒸隔板,熏蒸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熏蒸孔。本技术方案中,熏蒸隔板上的熏蒸孔用于药汽的散发,能够对熏蒸的药汽流量进行限制,避免因药汽过多过猛而使使用者难以接受;此外,通过将熏蒸隔板可拆卸的连接在熏蒸腔的上部,方便拆卸和清洗熏蒸隔板,在对不同使用者进行头部熏蒸时,也能够方便向熏蒸腔内放置和更换中药药剂。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熏蒸隔板包括两个半圆状的隔板本体,熏蒸孔设置在其中一个隔板本体上,且熏蒸时,熏蒸孔与使用者的额头正对。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熏蒸隔板设置成两个半圆状的隔板本体拼接的形式,相较于整块熏蒸隔板而言能够更加方便拆卸;通过将熏蒸孔仅设置在其中一个隔板本体上,能够进一步规范药汽熏蒸的路径,使得药汽直接熏蒸使用者的额头部位而不会上冲使用者的口鼻,避免蒸汽过猛而导致使用者呼吸不畅的问题,不仅能够实现定向熏蒸,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熏蒸过程的舒适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熏蒸桶准备步骤中,在熏蒸桶的顶端安装半月形的桶盖,桶盖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部圆滑设置。本技术方案中,在熏蒸时,通过在熏蒸桶的顶端设置半月形的桶盖,使用者可以将头部抵靠在桶盖边沿上,由于桶盖边沿圆滑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熏蒸桶准备步骤中,在熏蒸腔的内部设置负离子隔板,将熏蒸腔分隔为蒸汽腔和负离子腔,蒸汽腔的侧部上开设有蒸汽入口。本技术方案中,蒸汽入口是蒸汽进入熏蒸腔的入口,蒸汽进入熏蒸腔后会与中药药剂作用产生药汽,通过在熏蒸腔内设置负离子隔板,能够避免蒸汽影响负离子的产生。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蒸汽腔的侧壁下部还开设有冷凝水排水孔,负离子隔板的边缘设置有硅胶包边。本技术方案中,蒸汽进入装有中药药剂的蒸汽腔内后,蒸汽在与中药包发生热交换后,会部分产生冷凝现象,蒸汽冷凝后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在蒸汽腔内会影响蒸汽换热,通过设置冷凝水排水孔能够及时将冷凝水排出;负离子隔板边沿增加硅胶包边,能够有效组织蒸汽从负离子隔板的缝隙逸出。此外,由于在熏蒸过程中,熏蒸桶的模板受热加之吸收部分水分,会产生膨胀现象,通过设置硅胶包边在熏蒸桶产生膨胀后能够使缝隙被密封紧密,避免产生漏气的现象。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熏蒸桶的熏蒸口的底端与熏蒸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2-24cm。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熏蒸口的底端与熏蒸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2-24cm,能够基本通用于大多数的泰式洗头床,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大大的增强。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熏蒸药剂准备步骤中,中药药剂包括如下组分的中药组成:金果榄6~10份、生地8~10份、当归6~10份、丹皮8~10份、黄连3~5份、升麻6~8份、藿香8~10份、山栀子8~10份、甘草3~6份、冰片1~6份、四方麻1~8份。本技术方案中,金果榄为防已科植物金果榄的块根,【性味】苦,寒,归肺、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作用;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性味】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的功效;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的干燥根茎,【性味】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作用;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性味】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效;山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作用;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冰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的鲜叶经蒸气蒸馏、冷却所得的结晶,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作用;四方麻为玄参科植物四方麻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本技术方案中的中药药剂熏蒸,能够缓解因脾胃热盛伏火熏蒸而致口疮,效果良好。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部熏蒸方法,包括准备阶段和熏蒸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阶段包括熏蒸桶准备步骤和熏蒸剂准备步骤,所述熏蒸桶准备步骤中,在熏蒸桶的外壁涂刷檀木粉,熏蒸桶的底部设置有熏蒸腔;所述熏蒸剂准备步骤中,熏蒸剂包括中药药剂和负离子,所述中药药剂和负离子均设置在熏蒸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熏蒸方法,包括准备阶段和熏蒸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阶段包括熏蒸桶准备步骤和熏蒸剂准备步骤,所述熏蒸桶准备步骤中,在熏蒸桶的外壁涂刷檀木粉,熏蒸桶的底部设置有熏蒸腔;所述熏蒸剂准备步骤中,熏蒸剂包括中药药剂和负离子,所述中药药剂和负离子均设置在熏蒸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腔的上部可拆卸连接有熏蒸隔板,所述熏蒸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熏蒸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部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隔板包括两个半圆状的隔板本体,所述熏蒸孔设置在其中一个隔板本体上,且熏蒸时,熏蒸孔与使用者的额头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部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桶准备步骤中,在熏蒸桶的顶端安装半月形的桶盖,桶盖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部圆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头部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桶准备步骤中,在熏蒸腔的内部设置负离子隔板,将熏蒸腔分隔为蒸汽腔和负离子腔,所述蒸汽腔的侧部上开设有蒸汽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顶尚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