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64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熏蒸汽发生室,所述熏蒸汽发生室的下端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熏蒸汽发生室的上端连接有电动三通阀的输入口,所述电动三通阀的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熏蒸床和熏蒸操作杆,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内设有粉碎组件,所述熏蒸汽发生室的内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连接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有压料电机;在放置药物时对其进行粉碎,可使药物在熏蒸汽发生室内煎煮时让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多的释放出来,通过设置压板可将药液从药物中挤压出去,有助于增加熏蒸汽发生室内的药水浓度,提高熏蒸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治疗装置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到清代,中药熏蒸趋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熏蒸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有相应发展,逐渐泛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等诸多方面。中药材在进行熏蒸时,需对药物进行煎煮,其药性发散较慢,对于药物的利用率不高,导致熏蒸疗效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熏蒸汽发生室,所述熏蒸汽发生室的下端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熏蒸汽发生室的上端连接有电动三通阀的输入口,所述电动三通阀的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熏蒸床和熏蒸操作杆,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内设有粉碎组件,所述熏蒸汽发生室的内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连接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有压料电机。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与压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还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的一端均延伸至熏蒸汽发生室内。优选的,所述熏蒸操作杆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外侧壁表面,所述熏蒸操作杆包括多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套筒,所述熏蒸操作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道连接电动三通阀。优选的,所述粉碎组件包括两组粉碎辊,两组所述粉碎辊均转连接在壳体的内部,两组所述粉碎辊的一端均连接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壁表面。优选的,所述进料斗和熏蒸汽发生室之间设有电动闸门,所述电动闸门电连接控制器。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侧壁表面,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内滑动连接有一根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压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压料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壁表面。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脚轮。优选的,所述粉碎电机和压料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通过设置粉碎组件,在放置药物时对其进行粉碎,可使药物在熏蒸汽发生室内煎煮时让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多的释放出来,通过设置压板可将药液从药物中挤压出去,有助于增加熏蒸汽发生室内的药水浓度,提高熏蒸疗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熏蒸汽发生室、3加热棒、4控制器、5电动三通阀、6熏蒸床、7熏蒸操作杆、8进料斗、9压板、10进液管、11排液管、12喷头、13粉碎辊、14电动闸门、15固定板、16限位套、17滑杆、18滑槽、19滑块、20连杆、21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有熏蒸汽发生室2,熏蒸汽发生室2的下端设有加热棒3,加热棒3电连接有控制器4,熏蒸汽发生室2的上端连接有电动三通阀5的输入口,电动三通阀5的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熏蒸床6和熏蒸操作杆7,壳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斗8,进料斗8内设有粉碎组件,熏蒸汽发生室2的内部设有压板9,压板9连接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有压料电机,通过设置压板可将药液从药物中挤压出去,有助于增加熏蒸汽发生室内的药水浓度,提高熏蒸疗效。其中,传动组件与压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壳体1还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0和排液管11,进液管10和排液管11的一端均延伸至熏蒸汽发生室2内。其中,熏蒸操作杆7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外侧壁表面,熏蒸操作杆7包括多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套筒,熏蒸操作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2,喷头12通过管道连接电动三通阀5。其中,粉碎组件包括两组粉碎辊13,两组粉碎辊13均转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两组粉碎辊13的一端均连接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外壁表面,通过设置粉碎组件,在放置药物时对其进行粉碎,可使药物在熏蒸汽发生室2内煎煮时让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多的释放出来。其中,进料斗8和熏蒸汽发生室2之间设有电动闸门14,电动闸门14电连接控制器4。其中,传动组件包括固定板15,固定板15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外侧壁表面,固定板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套16,限位套16内滑动连接有一根滑杆17,滑杆17的一端与压板9固定连接,滑杆1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滑槽18,滑槽18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20的一端,连杆20的另一端与压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压料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外壁表面。其中,壳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脚轮21。其中,粉碎电机和压料电机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工作原理该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使用时从进料斗8处导入熏蒸用药物,药物通过两个粉碎辊13粉碎后进入熏蒸汽发生室2内,再通过进液管10导入水,通过控制器4控制加热棒3对熏蒸发生室2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压料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压板对药物进行挤压,将药液从药物中挤压出去,有助于增加熏蒸汽发生室2内的药水浓度,提高熏蒸疗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熏蒸汽发生室(2),所述熏蒸汽发生室(2)的下端设有加热棒(3),所述加热棒(3)电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熏蒸汽发生室(2)的上端连接有电动三通阀(5)的输入口,所述电动三通阀(5)的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熏蒸床(6)和熏蒸操作杆(7),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斗(8),所述进料斗(8)内设有粉碎组件,所述熏蒸汽发生室(2)的内部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连接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有压料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熏蒸汽发生室(2),所述熏蒸汽发生室(2)的下端设有加热棒(3),所述加热棒(3)电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熏蒸汽发生室(2)的上端连接有电动三通阀(5)的输入口,所述电动三通阀(5)的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熏蒸床(6)和熏蒸操作杆(7),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斗(8),所述进料斗(8)内设有粉碎组件,所述熏蒸汽发生室(2)的内部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连接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有压料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与压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还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0)和排液管(11),所述进液管(10)和排液管(11)的一端均延伸至熏蒸汽发生室(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操作杆(7)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外侧壁表面,所述熏蒸操作杆(7)包括多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套筒,所述熏蒸操作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2),所述喷头(12)通过管道连接电动三通阀(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儿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包括两组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娟刘雪燕周姝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康复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