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81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包括加热盘壳体、加热管、铝支架、支撑块和限温器;铝支架架设在加热管上,限温器安装在铝支架上;支撑块安装于所加热盘壳体与铝支架之间,且支撑块的两侧分别与加热盘壳体和铝支架贴合,支撑块的变形温度高于铝支架钎焊时的温度。烹饪装置包括上述加热盘防干烧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铝支架不易发生形变,限温器安装位置的精确度较高,限温器的检测准确度较高,当加热盘存在干烧问题时,限温器能够迅速切断加热盘的电源,安全隐患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加热盘作为一种加热器件,被应用在很多设备上,如蒸箱、蒸烤一体机等烹饪装置;在加热盘壳体的下端一般都设置有温控器,以在加热盘的温度过高时切断电源,防止加热盘干烧;但温控器存在失灵的隐患,故而在加热管的下端会架设一个导热效果较好的铝支架,并在铝支架上安装限温器,铝支架能够将加热管的温度传导到限温器上;当温控器失灵时,一旦加热盘因干烧而达到预设值时,限温器就会断开,切断电源,达到防止发热盘干烧的目的。铝支架与加热管之间是采用钎焊方式固定连接的,铝支架在钎焊时的温度(600-700℃)接近铝支架的变形温度,导致铝支架在钎焊时容易变形,而一旦铝支架变形,就会影响限温器安装位置的精确度,进而,影响限温器的检测准确度,如此,当加热盘存在干烧问题时,限温器不能迅速感测到加热管的实际温度,无法迅速切断加热盘的电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包括加热盘壳体、加热管、铝支架、支撑块和限温器;其中,所述铝支架架设在所述加热管上,所述限温器安装在所述铝支架上;所述支撑块安装于所述加热盘壳体与所述铝支架之间,且所述支撑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加热盘壳体和所述铝支架贴合,所述支撑块的变形温度高于所述铝支架钎焊时的温度。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盘壳体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若干所述第一定位孔与若干所述定位柱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铝支架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若干所述第二定位孔与若干所述定位柱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部位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限温器上开设有若干第三定位孔,若干所述第三定位孔与若干所述定位柱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部位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定位孔配合。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盘防干烧结构还包括与若干所述定位柱对应设置的若干螺母,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孔的部位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上的外螺纹配合。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柱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柱分散设置。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块为陶瓷块。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陶瓷块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长度方向相同。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加热盘壳体贴合的面为第一平面,且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铝支架贴合的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的间距大于或等于8毫米。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装置,包括上述加热盘防干烧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及烹饪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装置中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在加热盘壳体与铝支架之间增设支撑块,并使得该支撑块的两侧分别与加热盘壳体和铝支架贴合,以利用支撑块实现对铝支架的支撑。上述支撑块的变形温度高于铝支架钎焊时的温度,从而,在铝支架与加热管进行钎焊时,支撑块不会发生形变,因此,在支撑块的支撑下,即便钎焊温度达到了铝支架的变形温度,铝支架也不易发生形变,提高了限温器安装位置的精确度,进而,提高了限温器的检测准确度,如此,当加热盘存在干烧问题时,限温器能够迅速切断加热盘的电源,降低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装置中的加热盘、支撑块与铝支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加热盘防干烧装置中的加热盘、支撑块与铝支架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装置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0-加热盘壳体;11-定位柱;20-加热管;30-铝支架;31-第二定位孔;40-支撑块;41-第一定位孔;42-散热孔;50-限温器;51-第三定位孔;60-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其包括加热盘壳体10、加热管20、铝支架30、支撑块40和限温器50。其中,铝支架30架设在加热管20上,限温器50安装在铝支架30上;支撑块40安装于加热盘壳体10与铝支架30之间,且支撑块40的两侧分别与加热盘壳体10和铝支架30贴合,支撑块40的变形温度高于铝支架30钎焊时的温度。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在加热盘壳体10与铝支架30之间增设支撑块40,并使得该支撑块40的两侧分别与加热盘壳体10和铝支架30贴合,以利用支撑块40实现对铝支架30的支撑。上述支撑块40的变形温度高于铝支架30钎焊时的温度,从而,在铝支架30与加热管20进行钎焊时,支撑块40不会发生形变,因此,在支撑块40的支撑下,即便钎焊温度达到了铝支架30的变形温度,铝支架30也不易发生形变,提高了限温器50安装位置的精确度,进而,提高了限温器50的检测准确度,如此,当加热盘存在干烧问题时,限温器50能够迅速切断加热盘的电源,降低了安全隐患。优选地,参见图2和图3,可在加热盘壳体10上设置若干定位柱11,同时,在支撑块40上开设若干第一定位孔41,并将若干第一定位孔41与若干定位柱11对应设置,并使得定位柱11能够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盘壳体(10)、加热管(20)、铝支架(30)、支撑块(40)和限温器(50);/n其中,所述铝支架(30)架设在所述加热管(20)上,所述限温器(50)安装在所述铝支架(30)上;所述支撑块(40)安装于所述加热盘壳体(10)与所述铝支架(30)之间,且所述支撑块(4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加热盘壳体(10)和所述铝支架(30)贴合,所述支撑块(40)的变形温度高于所述铝支架(30)钎焊时的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盘壳体(10)、加热管(20)、铝支架(30)、支撑块(40)和限温器(50);
其中,所述铝支架(30)架设在所述加热管(20)上,所述限温器(50)安装在所述铝支架(30)上;所述支撑块(40)安装于所述加热盘壳体(10)与所述铝支架(30)之间,且所述支撑块(4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加热盘壳体(10)和所述铝支架(30)贴合,所述支撑块(40)的变形温度高于所述铝支架(30)钎焊时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壳体(10)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11),所述支撑块(40)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41),若干所述第一定位孔(41)与若干所述定位柱(11)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1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41)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支架(30)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31),若干所述第二定位孔(31)与若干所述定位柱(11)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11)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41)的部位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3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盘防干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温器(50)上开设有若干第三定位孔(51),若干所述第三定位孔(51)与若干所述定位柱(11)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黄相玉阮华平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