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结构及具有该排气结构的蒸制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80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结构及具有该排气结构的蒸制烹饪装置,包括具有排气风机的排气风道,还包括冷凝腔,冷凝腔中隔设有隔板,隔板与冷凝腔的内壁围成封闭的进气腔,且该进气腔的腔壁上开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与上述排气风道的导气口相流体连通,上述排气风道的出风口上设置有出风挡板,还包括同步传动机构,同步传动机构能使上述隔板与出风挡板同步动作,而使上述排气风道的出风口的实际出风面积和进气腔改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排气结构能更加蒸制烹饪装置外排蒸汽量的大小而调节进气腔的容积和排气风道的出风口的实际出风面积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外排蒸汽量的控制,避免过多蒸汽外排至装置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结构及具有该排气结构的蒸制烹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制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结构及具有该排气结构的蒸制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蒸箱在升温阶段,蒸箱的导风板出气口处外排蒸汽量会积聚增加,例如普通蒸模式下,温度由90℃上升到100℃时,过温蒸模式下,温度由90℃上升到110℃(假设蒸箱的最高温度为110℃)。蒸箱升温阶段外排蒸汽量最大,外排蒸汽的温度也高,存在着烫伤用户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外排蒸汽量是蒸箱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外排蒸汽量越小越好。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蒸汽冷凝的方式来减少外排蒸汽量,例如专利号为ZL201920532940.3(授权公告号为CN21004375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少蒸汽量排放装置,少蒸汽量排放装置包括风道和安装于风道上的风机,通过在风道上安装能够冷却蒸汽的冷却腔体,风机旋转后,能够带动高温的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冷却腔体,冷却腔体将对高温的蒸汽进行冷却降温,使得部分蒸汽凝结为水珠,从而使得进入风道内的蒸汽量减少,且温度降低,进而使得从风道的出风口喷出的蒸汽量少,且蒸汽温度低,有效消除了蒸汽烫伤人的安全隐患。该专利中的排放装置虽然能减少从风道的出风口喷出的蒸汽量,从一定程度上消除蒸汽烫伤人的安全隐患,但是该装置无法根据蒸箱内胆中的蒸汽量的大小进行自调节,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蒸箱外排蒸汽量的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外排蒸汽量可控的排气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冷凝水循环利用的排气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排气结构的蒸制烹饪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气结构,包括具有排气风机的排气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腔,该冷凝腔中隔设有能沿冷凝腔来回移动的隔板,该隔板与冷凝腔的内壁围成封闭的进气腔,且该进气腔的腔壁上开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与上述排气风道的导气口相流体连通,上述排气风道的出风口上设置有能遮蔽该出风口并能沿出风口上下移动的出风挡板,还包括同步传动机构,该同步传动机构能使上述隔板与出风挡板同步动作,从而使上述排气风道的出风口的实际出风面积增大而进气腔的容积减少,或者,上述排气风道的出风口的实际出风面积减少而进气腔的体积增大。进一步,所述冷凝腔横向设置,其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开口,上述隔板竖向隔设在该冷凝腔中并与冷凝腔的封闭端围成上述进气腔,且该隔板能沿该冷凝腔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并且,当上隔板沿冷凝腔朝外移动时,上述出风挡板沿出风口向下移动,当上述隔板沿冷凝腔朝内移动时,上述出风挡板沿出风口向上移动。这样当隔板沿冷凝腔朝外移动时,进气腔的容积增大,出风挡板沿出风口向下移动,排气风道的实际出风面积减小;当隔板沿冷凝腔朝内移动时,进气腔的容积减小,出风挡板沿出风口向上移动,排气风道的实际出风面积增大。进一步,还包括具有进气孔和导气孔的冷凝盒,该冷凝盒的进气孔用来与内胆的排气口连通而导气孔用来与上排气风道相通,上述冷凝腔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与上述冷凝盒上的进水孔相流体连通。这样当通过隔板的移动使出水孔位于进气腔中时,通过出水孔能使进气腔、冷凝盒的内腔、排气风道以及内胆的内腔分别连通而形成通路,便于进气腔中形成的冷凝水回流至内胆中,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利用。进一步,所述进气口和出水孔分别位于冷凝腔腔壁的两端,且当上述隔板移动至出水孔的外侧时,上述出风挡板移动至最低处而排气风道的出风口被完全遮蔽。为使进气腔中形成的冷凝水能更好地汇聚并通过出水孔流入冷凝盒中,所述冷凝腔的内底面朝下凹陷,上述出水孔开设在冷凝腔内底面的最低处。进一步,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齿条、传动丝杆、丝杆螺母以及推杆,上述主动齿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能随该输出轴转动,上述从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及传动齿轮相啮合,上述传动齿条上下延伸并与上述出风挡板的上端固定,且该传动齿条的齿面与上述传动齿条相啮合,上述传动丝杆横向设置并与上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上述丝杆螺母的一端螺纹连接在上述传动丝杆上并与该传动丝杆组成螺旋传动副,另一端与上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而该推杆的另一端与上述隔板的外表面固定。进一步,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台,该安装台上竖向开设有导向孔,上述出风挡板的上端固定有导向架,该导向架包括竖向延伸的导向竖杆、第一限位横杆及第二限位横杆,上述导向竖杆穿设在该导向孔中并能沿该导向孔上下移动,上述第一限位横杆和第二限位横杆分别位于安装台的上下侧,且当第一限位横杆与安装台的台面相抵时,上述出风挡板位于最低处且完全遮蔽排气风道的出风口,当第二限位横杆与安装台的底面相抵时,上述出风挡板位于最高处且排气风道的出风口完全打开。通过导向架能使出风挡板更加平稳地沿排气风道的出风口上下移动,并且通过第一限位横杆和第二限位横杆对出风挡板的上下动作进行限位。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摩擦环,上述主动齿轮套设在该摩擦环上并能与该摩擦环沿周向形成摩擦接触,并且,当上述第一限位横杆与安装台的台面相抵时,主动齿轮停止转动并克服与摩擦环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还包括上安装板、导风板以及冷凝罐,上述导风板罩设在上安装板的上表面上而围成上述排气风道,上述排气风机设置在排气风道的出风口上,上述冷凝罐横向安装在导风板的顶面上,且该冷凝罐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开口,冷凝罐的内腔形成上述冷凝腔。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排气结构的蒸制烹饪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冷凝腔中设置有隔板,从而在冷凝腔中形成进气腔,排气风道的出风口上设置有出风挡板,上述隔板和出风挡板能通过同步传动机构同步动作,从而同步改变排气风道的出风口的实际出风面积大小以及进气腔的容积的大小,并且,当进气腔的容积减少时,排气风道的出风口的实际出风面积增大;当进气腔的容积增大时,上述排气风道的出风口的实际出风面积减少时。当蒸制烹饪装置的外排蒸汽量增大时(升温阶段),进气腔的容积增大,内胆外排至排气风道的蒸汽大部分或全部进入进气腔中冷凝,排气风道的出风口减少,蒸制烹饪装置的实际外排蒸汽量减少。当蒸制烹饪装置需要外排的蒸汽量减少时(由升温阶段进入稳定工作阶段),进气腔的容积减小,内胆外排至排气风道的蒸汽大部分或全部通过排气风道的出风口外排。可见,本专利技术中的排气结构能更加蒸制烹饪装置外排蒸汽量的大小而调节进气腔的容积和排气风道的出风口的实际出风面积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外排蒸汽量的控制,避免过多蒸汽外排至装置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排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再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排气结构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冷凝罐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结构,包括具有排气风机(21)的排气风道(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腔(30),该冷凝腔(30)中隔设有能沿冷凝腔(30)来回移动的隔板(4),该隔板(4)与冷凝腔(30)的内壁围成封闭的进气腔(301),且该进气腔(301)的腔壁上开设有进气口(31),该进气口(31)与上述排气风道(20)的导气口(22)相流体连通,上述排气风道(20)的出风口(202)上设置有能遮蔽该出风口(202)并能沿出风口(202)上下移动的出风挡板(5),还包括同步传动机构(7),该同步传动机构(7)能使上述隔板(4)与出风挡板(5)同步动作,以使上述排气风道(20)的出风口(202)的实际出风面积增大而进气腔(301)的容积减少,或者,上述排气风道(20)的出风口(202)的实际出风面积减少而进气腔(301)的体积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结构,包括具有排气风机(21)的排气风道(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腔(30),该冷凝腔(30)中隔设有能沿冷凝腔(30)来回移动的隔板(4),该隔板(4)与冷凝腔(30)的内壁围成封闭的进气腔(301),且该进气腔(301)的腔壁上开设有进气口(31),该进气口(31)与上述排气风道(20)的导气口(22)相流体连通,上述排气风道(20)的出风口(202)上设置有能遮蔽该出风口(202)并能沿出风口(202)上下移动的出风挡板(5),还包括同步传动机构(7),该同步传动机构(7)能使上述隔板(4)与出风挡板(5)同步动作,以使上述排气风道(20)的出风口(202)的实际出风面积增大而进气腔(301)的容积减少,或者,上述排气风道(20)的出风口(202)的实际出风面积减少而进气腔(301)的体积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30)横向设置,其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开口,上述隔板(4)竖向隔设在该冷凝腔(30)中并与冷凝腔(30)的封闭端围成上述进气腔(301),且该隔板(4)能沿该冷凝腔(30)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并且,当上隔板(4)沿冷凝腔(30)朝外移动时,上述出风挡板(5)沿出风口(202)向下移动,当上述隔板(4)沿冷凝腔(30)朝内移动时,上述出风挡板(5)沿出风口(202)向上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进气孔(61)和导气孔(63)的冷凝盒(6),该冷凝盒(6)的进气孔(61)用来与内胆的排气口连通而导气孔(63)用来与上排气风道(20)相通,上述冷凝腔(30)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水孔(32),该出水孔(32)与上述冷凝盒(6)上的进水孔(62)相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1)和出水孔(32)分别位于冷凝腔(30)腔壁的两端,且当上述隔板(4)移动至出水孔(32)的外侧时,上述出风挡板(5)移动至最低处,排气风道(20)的出风口(202)被完全遮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30)的内底面朝下凹陷,上述出水孔(32)开设在冷凝腔(30)内底面的最低处。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动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71)、主动齿轮(72)、从动齿轮(73)、传动齿轮(74)、传动齿条(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