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基胶原口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9784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基胶原口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氧化石墨烯的片层和层状硅酸盐的片层至少部分相互交错。在制备产品时,包括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的复合:将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按质量比为1:1‑3:1混合倒入水中,并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5%的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均匀后,抽滤,干燥,得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且经过反复揉搓模拟真实使用情况后,可知,产品的强度保持良好,内部结构基本未收到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基胶原口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病毒口罩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基胶原口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口罩作为常用的一种对进入肺部的空气进行过滤的用品,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现如今流行的口罩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现有的口罩边缘与脸部的贴合不够紧密,容易两侧漏气,影响对空气的过滤效果,而且很难保证脸部的舒适性,特别是佩戴使被鼻梁撑起的部位,在呼吸时会有一部分通过鼻梁撑起的部位的缝隙进入口罩内,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口罩的过滤效果。另外,口罩与脸部的贴合,以及脸部舒适度的提升,还与制作口罩的材料密不可分,目前传统口罩的纳米纤维多采用化纤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差,戴在脸上极不贴合,不能起到很好的抗病毒效果。尤其是给呼吸系统较为脆弱的小孩、老人及病人,传统口罩的体验感很差。然而,石墨烯对PM2.5及以下的微小颗粒具有非常好的吸附作用。因此设计一种与面部贴合的应用了石墨烯材料的口罩能够大大提高过滤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氧化石墨烯和其他生物大分子材料复配来提升脸部的舒适度和贴合度;但是,口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受到外力作用而使原本结构遭到破坏,导致过滤性能衰减严重,因此,如何提高石墨烯基口罩的耐用性,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基胶原口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石墨烯基口罩的耐用性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基胶原口罩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包括: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的复合:将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按质量比为1:1-3:1混合倒入水中,并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5%的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均匀后,抽滤,干燥,得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下,快速在水中剥离形成单片层结构,由于两者的单片层结构的尺寸存在差异,导致两者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片层相互穿插的复合结构,而在抽滤过程中,剥离的片层结构中心自组装,使大小不同的片层相互穿插的复合结构被固化,使得不同片层结构之间形成机械齿合,在实际产品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片层结构不易塌陷,稳定性较好。另外,上述技术方案还添加有胶原蛋白纤维,使得该氧化石墨烯基胶原纤维口罩能完美贴合各种脸型,具有一定的伸缩性,给小孩、老人等特殊群体足够安全的呼吸防护和舒适体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所述氧化石墨烯的片层和层状硅酸盐的片层至少部分相互交错。进一步的,所述氧化石墨烯为褶皱氧化石墨烯;所述褶皱氧化石墨烯是由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经喷雾造粒得到。采用褶皱化处理的氧化石墨烯原料,如此可以进一步提升氧化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和粗糙度,在口罩的滤芯材料中形成病毒“陷阱”结构,使得该口罩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病毒防护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氧化石墨烯为还原氧化石墨烯。采用还原氧化石墨烯可以提高石墨烯的化学稳定性,另外,还原氧化石墨烯对人体皮肤的亲和性更高,可以提高口罩佩戴后的舒适度。进一步的,所述层状硅酸盐为骨架结构中金属离子至少部分被氢离子取代的层状硅酸盐。进一步的,所述层状硅酸盐为骨架结构中金属离子完全被氢离子取代的层状硅酸盐。采用氢离子取代骨架结构中的金属离子,可以使得层状硅酸盐晶体内部结晶水失去,内部通道打通,使微孔发展为中孔,比表面积增大,进一步提升滤芯材料对细菌病毒的吸附性能。进一步的,还包括海藻酸盐。天然高分子海藻酸加入让口罩具有良好的吸湿能力,在确保贴肤的同时,经过口罩过滤的湿润空气能够较好地保护呼吸道。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基胶原口罩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包括: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的复合:将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按质量比为1:1-3:1混合倒入水中,并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5%的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均匀后,抽滤,干燥,得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具体制备步骤包括:氧化石墨烯的预处理: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水中,经喷雾造粒,即得褶皱氧化石墨烯;层状硅酸盐的预处理:将层状硅酸盐分散于水中,并加入层状硅酸盐质量20-30%的盐酸,水热搅拌反应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预处理层状硅酸盐;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的复合:将褶皱氧化石墨烯和预处理层状硅酸盐按质量比为1:1-3:1混合倒入水中,并加入褶皱氧化石墨烯质量2-5%的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均匀后,抽滤,干燥,得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氧化石墨烯为还原氧化石墨烯。进一步的,具体制备步骤还包括添加海藻酸盐。实施例1氧化石墨烯的预处理:按质量比为1:5将氧化石墨烯和水混合后,于超声频率为4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10min,得分散液,再将所得分散液喷雾干燥,得褶皱氧化石墨烯;所述氧化石墨烯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层状硅酸盐的预处理:按质量比为1:5将层状硅酸盐和水混合,并将如层状硅酸盐质量20%的质量分数为3%的盐酸,随后于温度为160℃,压力为2.0MPa,转速为300r/min条件下,水热反应3h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预处理层状硅酸盐;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的复合:将褶皱氧化石墨烯和预处理层状硅酸盐按质量比为1:1混合倒入褶皱氧化石墨烯质量10倍的水中,并加入褶皱氧化石墨烯质量2%的表面活性剂,于超声频率为4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45min,抽滤,干燥,得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滤芯材料的制备:将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胶原蛋白和海藻酸盐按质量比为1:10:3混合后,静电纺丝,并加工为无纺布,得滤芯材料;口罩的制备:将滤芯材料和面层加工为口罩。实施例2氧化石墨烯的预处理:按质量比为1:8将氧化石墨烯和水混合后,于超声频率为5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20min,得分散液,再将所得分散液喷雾干燥,得褶皱氧化石墨烯;所述氧化石墨烯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层状硅酸盐的预处理:按质量比为1:8将层状硅酸盐和水混合,并将如层状硅酸盐质量25%的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随后于温度为170℃,压力为2.5MPa,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水热反应4h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预处理层状硅酸盐;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的复合:将褶皱氧化石墨烯和预处理层状硅酸盐按质量比为2:1混合倒入褶皱氧化石墨烯质量12倍的水中,并加入褶皱氧化石墨烯质量3%的表面活性剂,于超声频率为5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50min,抽滤,干燥,得氧化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基胶原口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包括:/n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的复合:将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按质量比为1:1-3:1混合倒入水中,并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5%的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均匀后,抽滤,干燥,得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基胶原口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的复合:将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按质量比为1:1-3:1混合倒入水中,并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5%的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均匀后,抽滤,干燥,得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基胶原口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氧化石墨烯的预处理: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水中,经喷雾造粒,即得褶皱氧化石墨烯;
层状硅酸盐的预处理:将层状硅酸盐分散于水中,并加入层状硅酸盐质量20-30%的盐酸,水热搅拌反应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预处理层状硅酸盐;
氧化石墨烯和层状硅酸盐的复合:将褶皱氧化石墨烯和预处理层状硅酸盐按质量比为1:1-3:1混合倒入水中,并加入褶皱氧化石墨烯质量2-5%的表面活性剂,超声分散均匀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显柱张亚非赵波叶小亮姚路刘丕均黄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微米电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森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