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驱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本申请涉及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全桥式逆变电路应用广泛,许多高功率应用开关电源都采用该电路结构。全桥式电路的优点是输出功率较大,要求功率开关管耐压较低,便于选取功率开关管。驱动电路用于将控制电路输出的PWM信号进行放大,进而满足驱动功率开关管的要求。驱动电路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开关管的开关速度和功耗、整机效率和可靠性。其中,驱动电路必须实现控制电路与被驱动开关管的栅极的电隔离。现有技术的通过光耦合器实现控制电路与被驱动开关管的栅极的电隔离,光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在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光敏晶体管导通。但光耦合器的频带窄,不适合用于传递高频开关信号;此外光耦合器的延迟时间长,因此反应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及开关电源,能够减小信号传输延迟时间,并传递高频信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其耦接全桥式逆变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至少包括控制芯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耦接全桥式逆变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至少包括控制芯片、第一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第三驱动芯片、第四驱动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所述控制芯片耦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三驱动芯片和所述第四驱动芯片,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三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耦接全桥式逆变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至少包括控制芯片、第一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第三驱动芯片、第四驱动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所述控制芯片耦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三驱动芯片和所述第四驱动芯片,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三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及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耦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三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及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全桥式逆变电路至少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以及第四MOS管,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三输出端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耦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耦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三输出端为同名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三输出端为同名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所述第六电阻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所述第七电阻的阻值小于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所述第八电阻的阻值小于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第一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九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十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式逆变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以及第十六电阻,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
一种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