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66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部60,用于从用户终端200接收信息;发送部70,用于对所述用户终端200发送信息;识别判断部10,在根据来自于所述用户终端200的信息进行用户识别的同时,判断作为对象的文件是否可以进行浏览;以及解密部30,当所述识别判断部10判断所述用户可以对所述文件进行浏览的情况下,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解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加密后的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而对电子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加密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加密方法,发送终端将预设密码与收件地址相关联后存储在记忆部中,并以能够使用该与收件方邮件地址相关联后存储的预设密码来解密被添加于电子邮件的文件的方式对被添加于电子邮件的文件进行加密,而接收终端则将预设密码与发件地址相关联后存储在记忆部中,并使用该与发件地址相关联后存储的预设密码来解密上述加密后的文件(参照专利文献1)。【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7-167796在上述形态中,发送终端以及接收终端需要各自安装有专用的应用程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即便是在接收终端未安装有专用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接收终端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确认。
技术实现思路
【概念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部,用于从用户终端接收信息;识别判断部,在根据来自于所述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用户识别的同时,判断作为对象的文件是否可以进行浏览;以及解密部,当所述识别判断部判断所述用户可以对所述文件进行浏览的情况下,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解密。【概念2】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用户处接收加密后的第一文件,所述解密部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文件进行解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有:转换部,用于将所述解密后的第一文件转换为由能够使用所述用户终端的浏览器进行显示的文件格式构成的第二文件。【概念3】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进一步包括:发送部,用于对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信息;以及加密部,用于对所述第二文件进行加密,其中,所述发送部将通过所述加密部加密后的第二文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概念4】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进一步包括:删除部,用于在所述发送部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后,删除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概念5】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进一步包括:发送部,用于对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信息,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所述解密部对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的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进行解密,所述发送部将解密后的所述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概念6】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所述接收部以n字节(n为大于等于10240的整数)为单位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所述解密部以n字节为单位对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的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进行解密,所述发送部以n字节为单位将解密后的所述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概念7】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文件存储在由规定的扩展名构成的WRAP文件中,通过所述WRAP文件被执行,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信息。【概念8】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进一步包括:发送部,用于对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信息,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加密后的第一文件,所述解密部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文件进行解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有转换部,用于将所述解密后的第一文件转换为第二文件,所述发送部将通过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第二文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概念9】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进一步包括:发送部,用于对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信息,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加密后的第三文件中的部分信息,所述解密部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三文件中的部分信息进行解密,所述发送部将解密后的所述第三文件中的部分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概念10】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三文件由能够使用所述用户终端的浏览器进行显示的文件格式构成。【概念11】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进一步包括:发送部,用于对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信息;以及加密部,用于对文件进行加密,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第四文件,当所述识别判断部根据来自于所述用户的信息判断所述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加密的情况下,所述加密部对所述第四文件进行加密,所述发送部将加密后的所述第四文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概念12】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识别判断部,在根据来自于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用户识别的同时,判断作为对象的文件是否可以进行浏览;以及当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所述文件可以进行浏览的情况下,通过解密部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解密。【概念1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程序,安装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执行:通过识别判断部,在根据来自于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用户识别的同时,判断作为对象的文件是否可以进行浏览;以及当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所述文件可以进行浏览的情况下,通过解密部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解密。【概念14】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存储介质,存储有安装在信息处理装置中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执行:通过识别判断部,在根据来自于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用户识别的同时,判断作为对象的文件是否可以进行浏览;以及当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所述文件可以进行浏览的情况下,通过解密部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解密。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当采用:在根据来自于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用户识别的同时,判断作为对象的文件是否可以进行浏览,并且在当判断文件可以进行浏览的情况下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解密的形态的情况下,即便是在未安装有用于对文件进行解密的应用程序的用户终端上,也能够通过访问(Access)信息处理装置来对文件进行解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流动图。图3是紧接着图2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流动图。图4是紧接着图3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流动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构成块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流动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流动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流动图。图9是紧接着图8的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流动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部,用于从用户终端接收信息;/n识别判断部,在根据来自于所述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用户识别的同时,判断作为对象的文件是否可以进行浏览;以及/n解密部,当所述识别判断部判断所述用户可以对所述文件进行浏览的情况下,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解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用于从用户终端接收信息;
识别判断部,在根据来自于所述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用户识别的同时,判断作为对象的文件是否可以进行浏览;以及
解密部,当所述识别判断部判断所述用户可以对所述文件进行浏览的情况下,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解密。


2.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用户处接收加密后的第一文件,
所述解密部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文件进行解密,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设置有:转换部,用于将所述解密后的第一文件转换为由能够使用所述用户终端的浏览器进行显示的文件格式构成的第二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发送部,用于对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信息;以及
加密部,用于对所述第二文件进行加密,
其中,所述发送部将通过所述加密部加密后的第二文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删除部,用于在所述发送部将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后,删除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发送部,用于对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信息,
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
所述解密部对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的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进行解密,
所述发送部将解密后的所述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接收部以n字节(n为大于等于10240的整数)为单位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
所述解密部以n字节为单位对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的所述加密后的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进行解密,
所述发送部以n字节为单位将解密后的所述第二文件中的部分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文件存储在由规定的扩展名构成的WRAP文件中,
通过所述WRAP文件被执行,所述接收部从所述用户终端处接收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发送部,用于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道具登志夫松本卓也木村刚猪俣清人山本亨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技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