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卷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61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带卷取装置。在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在在棘爪的锁定齿向锁定基座侧旋转时,锁定齿的前端旋转到锁定基座的棘齿前端之间。因此,能够抑制锁定齿前端与棘齿前端的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安全带卷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部件通过电动作移动而限制卷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的安全带卷取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2-234417号公报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棘爪通过马达的电动作而移动,与棘齿轮的齿啮合,从而棘齿轮向回卷方向的旋转被锁定,卷轴向回卷方向的旋转被锁定。这里,在该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在使棘爪移动时,存在棘爪与棘齿轮的齿前端碰撞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考虑了上述事实,能够抑制卡合齿的前端与移动部件的碰撞的安全带卷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卷轴,其卷绕被乘客佩戴的安全带,安全带被拉出而向拉出方向旋转;旋转部,其伴随着上述卷轴的旋转而旋转;移动部件,其通过电动作而移动;卡合齿,其在上述旋转部的旋转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过上述移动部件被移动并被卡合而限制上述旋转部的旋转,从而限制上述卷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以及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使得上述移动部件移动到上述卡合齿的前端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具备检测机构,其检测上述旋转部的旋转状况,基于检测的上述旋转部的旋转状况,使上述移动部件移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调整上述移动部件的移动速度。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乘客佩戴的安全带卷绕在卷轴,安全带被从卷轴拉出,而使卷轴向拉出方向旋转。另外,旋转部伴随着卷轴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在旋转部的旋转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卡合齿,移动部件通过电动作而移动,与卡合齿卡合,从而限制旋转部的旋转,而卷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限制。这里,以移动部件向卡合齿的前端之间移动的方式,控制部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抑制卡合齿的前端与移动部件的碰撞。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基于检测机构检测的旋转部的旋转状况,使移动部件移动。因此,能够提高使移动部件在卡合齿的前端间移动的精度。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调整移动部件的移动速度。因此,能够提高使移动部件在卡合齿的前端间移动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从左方观察的侧视图。图2A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锁定基座的旋转被允许时的从左方观察的侧视图。图2B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锁定基座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锁定的中途的从左方观察的侧视图。图2C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锁定基座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锁定时的从左方观察的侧视图。图3A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锁定基座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被锁定时的螺线管电压(纵轴)与时间(横轴)的关系的图表。图3B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锁定基座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被锁定时的棘爪速度(纵轴)与时间(横轴)的关系的图表。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的锁定机构的锁定控制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从左方观察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中利用从左方观察的侧视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具备近似U字形板状的框架12,在框架12设置有后侧的背板12A、左侧的脚板12B以及右侧的脚板(省略图示)。另外,框架12固定于车辆的车体。在框架12中近似圆柱状的卷轴14被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左侧的脚板12B与右侧的脚板之间,卷轴14配置为轴向与左右方向平行,并且从脚板12B向左侧露出。在卷轴14从长边方向基端侧卷绕有长条带状的安全带16,卷轴14沿卷绕方向(图1等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安全带16被卷绕在卷轴14,并且安全带16被从卷轴14拉出,卷轴14沿拉出方向(图1等的箭头B的方向)旋转。卷轴14被施力机构(省略图示)向卷绕方向施力,安全带16克服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被从卷轴14拉出,被车辆的乘客佩戴。在卷轴14的左侧同轴地连结有作为旋转部的锁定基座18,锁定基座18能够与卷轴14一体旋转,并且配置于框架12的脚板12B左侧。在锁定基座18的外周形成有多个作为卡合齿的剖面三角形状的棘齿18A,多个棘齿18A在锁定基座18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并且各个前端(角部)与锁定基座18的轴向平行地配置。在框架12的脚板12B左侧,且在锁定基座18的后侧,设置有作为限制机构的锁定机构20。在锁定机构20设置有作为移动部件的大致L字形板状的棘爪22,棘爪22在中间部被能够旋转(移动)支承于脚板12B。在棘爪22的前端部形成有作为限制齿的梯形板状的锁定齿22A,锁定齿22A向锁定基座18侧突出,并且前端(角部)与锁定基座18的轴向平行地配置。另外,棘爪22向锁定方向(图1等的箭头C的方向)旋转而锁定齿22A向锁定基座18侧(棘齿18A侧)旋转,并且棘爪22向解除方向(图1等的箭头D的方向)旋转而锁定齿22A向与锁定基座18相反的一侧(与棘齿18A相反的一侧)旋转。在棘爪22的下侧设置有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24(扭转螺旋弹簧),弹簧24的中央部被脚板12B支承。弹簧24的一端与棘爪22的前端侧部分卡合,并且弹簧24的另一端与脚板12B卡合,弹簧24对棘爪22向锁定方向施力。在棘爪22的上侧设置有作为驱动装置的螺线管26,螺线管26固定于脚板12B。在螺线管26设置有柱塞26A,柱塞26A向下侧延伸突出,在前端部(下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有棘爪22的基端部。螺线管26与作为控制部的控制装置28电连接。螺线管26通过控制装置28的控制,以解除电压(高电压)通电,进行电解除动作,螺线管26的柱塞26A以高负荷向上侧被吸引,向与棘爪22相反的一侧移动(参照图2A)。因此,棘爪22克服弹簧24的作用力而向解除方向旋转,棘爪22的锁定齿22A从锁定基座18离开。在控制装置28电连接有检测机构30,检测机构30检测车辆的紧急状态(例如,车辆碰撞时的车辆的急减速以及安全带16从卷轴14的快速拉出中的至少一方)。在控制装置28电连接有检测机构32,检测机构32例如检测锁定基座18的旋转角,检测锁定基座18(包含棘齿18A)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位置。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以上结构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在锁定机构20中,通过控制装置28的控制,螺线管26以解除电压被通电而进行解除动作,棘爪22的锁定齿22A从锁定基座18离开,锁定基座18以及卷轴14的卷绕方向(箭头A的方向)以及拉出方向(箭头B的方向)的旋转被允许(参照图2A、图3A以及图3B的区域A)。另外,安全带16克服施力机构的作用力被从卷轴14拉出,被乘客佩戴。在锁定机构20中,通过控制装置28,进行图4所示的锁定控制。首先,在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带卷取装置,其具备:/n卷轴,其卷绕乘客所佩戴的安全带,安全带被拉出而向拉出方向旋转;/n旋转部,其伴随着上述卷轴的旋转而旋转;/n移动部件,其通过电动作而移动;/n卡合齿,其在上述旋转部的旋转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过上述移动部件被移动并被卡合而限制上述旋转部的旋转,从而限制上述卷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以及/n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使得上述移动部件移动到上述卡合齿的前端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3 JP 2018-0306241.一种安全带卷取装置,其具备:
卷轴,其卷绕乘客所佩戴的安全带,安全带被拉出而向拉出方向旋转;
旋转部,其伴随着上述卷轴的旋转而旋转;
移动部件,其通过电动作而移动;
卡合齿,其在上述旋转部的旋转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过上述移动部件被移动并被卡合而限制上述旋转部的旋转,从而限制上述卷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以及
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使得上述移动部件移动到上述卡合齿的前端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还具备:
检测机构,其检测上述旋转部的旋转状况,基于检测的上述旋转部的旋转状况,使上述移动部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和弘大胁知也斋藤拓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