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49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子研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微电机壳体、连接件、输出轴、第一传动组、第二传动组、定子、转子和转轴;输出轴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组设置在连接板上并与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组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并与第二传动组传动连接;转轴与微电机壳体转动连接,且转轴与第一传动组传动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优势在于:输出侧传动齿轮结构,扭力大,使用效果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研发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机一般而言指的是电动机,电动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微电机属于电机的一种,全称"微型电动机",是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小于750mW的电机,微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或传动机械负载中,用于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析运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微电机门类繁多,大体可分为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自态角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旋转变压器、轴角编码器、交直流两用电动机、测速发电机、感应同步器、直线电机、压电电动机、电机机组、其他特种电机;现有微电机的扭力小,使用效果不佳,并且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及时的散去,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有待提高,而且现有微电机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会给附近人员带来不适,有待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设计的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包括微电机壳体、连接件、输出轴、第一传动组、第二传动组、定子、转子、转轴、扇叶、吸热板、导热板、导热柱、集热板和散热片;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板,且第一固定板与微电机壳体连接,连接板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输出轴横向设置并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组转动设置在连接板上并与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组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并与第二传动组啮合传动连接;定子和转子设置于微电机壳体内,转轴横向设置并与转子连接;转轴与微电机壳体转动连接,且转轴与第一传动组传动连接;扇叶设置在转轴上并位于微电机壳体内,微电机壳体上对应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扇叶的吹风方向朝向定子;吸热板设置在定子上,导热板设置在吸热板上并与微电机壳体连接,且吸热板位于定子的前、后两侧;集热板设置在微电机壳体的前、后两侧,导热柱设置在微电机壳体上并连接导热板和集热板,且集热板上设有散热片;微电机壳体的内部设有吸音垫,顶部设有降噪装置;降噪装置包括固定柱、网格盘、弹性件、消音环和消音塞;固定柱上设有第一降噪腔、第二降噪腔和管道,且第一降噪腔与微电机壳体内连通,第二降噪腔与外界连通,管道连通第一降噪腔和第二降噪腔;网格盘在第一降噪腔内水平设置多组,且网格盘与固定柱活动连接;相邻两网格盘通过弹性件连接;消音环设置在第二降噪腔内,消音塞塞住第二降噪腔。优选的,降噪装置在纵向设有多组,且每组降噪装置在横向等距设置。优选的,降噪装置还包括导向件和滑动件;固定柱上竖直设置导向槽,导向件竖直设置在导向槽内;滑动件设置在网格盘上并位于导向槽内,且滑动件与导向件滑动连接。优选的,固定柱上设置的第二降噪腔的数目为多组。优选的,消音环的数目为多组并在竖直方向等距设置。优选的,消音环的孔径由下到上不断增大。优选的,连接件为圆筒状,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位于连接件内。优选的,散热片为由铝合金制成的薄片。优选的,散热片的数目为多组并在竖直方向等距设置。优选的,转轴上设有齿轮,第一传动组上对应设有齿轮,两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转轴与微电机壳体转动连接,且转轴与第一传动组传动连接;与现有的技术优势在于:输出侧传动齿轮结构,扭力大,使用效果极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微电机的第一剖视图(俯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微电机的第二剖视图(主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包括微电机壳体1、连接件2、输出轴3、第一传动组7、第二传动组8、定子9、转子10、转轴11、扇叶12、吸热板13、导热板14、导热柱15、集热板16和散热片17;连接件2上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和连接板6,且第一固定板4与微电机壳体1连接,连接板6位于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输出轴3横向设置并与第二固定板5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组8转动设置在连接板6上并与输出轴3连接,第一传动组7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上并与第二传动组8啮合传动连接;定子9和转子10设置于微电机壳体1内,转轴11横向设置并与转子10连接;转轴11与微电机壳体1转动连接,且转轴11与第一传动组7传动连接;扇叶12设置在转轴11上并位于微电机壳体1内,微电机壳体1上对应设有进气口18和排气口19,扇叶12的吹风方向朝向定子9;吸热板13设置在定子9上,导热板14设置在吸热板13上并与微电机壳体1连接,且吸热板13位于定子9的前、后两侧;集热板16设置在微电机壳体1的前、后两侧,导热柱15设置在微电机壳体1上并连接导热板14和集热板16,且集热板16上设有散热片17;散热片17的数目为多组并在竖直方向等距设置;微电机壳体1的内部设有吸音垫21,顶部设有降噪装置20;降噪装置20在纵向设有多组,且每组降噪装置20在横向等距设置;降噪装置20包括固定柱22、网格盘27、弹性件28、消音环30和消音塞31;固定柱22上设有第一降噪腔23、第二降噪腔24和管道29,且第一降噪腔23与微电机壳体1内连通,第二降噪腔24与外界连通,管道29连通第一降噪腔23和第二降噪腔24;网格盘27在第一降噪腔23内水平设置多组,且网格盘27与固定柱22活动连接;相邻两网格盘27通过弹性件28连接;消音环30设置在第二降噪腔24内,消音塞31塞住第二降噪腔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降噪装置20还包括导向件25和滑动件26;固定柱22上竖直设置导向槽,导向件25竖直设置在导向槽内;滑动件26设置在网格盘27上并位于导向槽内,且滑动件26与导向件25滑动连接。工作中,当网格盘27受到噪音声波的影响而产生运动时,滑动件26沿着导向件25进行滑动,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网格盘27的运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柱22上设置的第二降噪腔24的数目为多组,有助于声波的分散,提高消音降噪效果。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消音环30的数目为多组并在竖直方向等距设置;消音环30的孔径由下到上不断增大,有助于噪音声波的扩散,使其携带的能量不断减小,进而提高消音降噪的效果。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2为圆筒状,第一传动组7和第二传动组8位于连接件2内,对传动组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片17为由铝合金制成的薄片,散热效果好,散热效率较佳。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轴11上设有齿轮,第一传动组7上对应设有齿轮,两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电机壳体(1)、连接件(2)、输出轴(3)、第一传动组(7)、第二传动组(8)、定子(9)、转子(10)、转轴(11)、扇叶(12)、吸热板(13)、导热板(14)、导热柱(15)、集热板(16)和散热片(17);/n连接件(2)上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和连接板(6),且第一固定板(4)与微电机壳体(1)连接,连接板(6)位于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输出轴(3)横向设置并与第二固定板(5)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组(8)转动设置在连接板(6)上并与输出轴(3)连接,第一传动组(7)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上并与第二传动组(8)啮合传动连接;/n定子(9)和转子(10)设置于微电机壳体(1)内,转轴(11)横向设置并与转子(10)连接;转轴(11)与微电机壳体(1)转动连接,且转轴(11)与第一传动组(7)传动连接;扇叶(12)设置在转轴(11)上并位于微电机壳体(1)内,微电机壳体(1)上对应设有进气口(18)和排气口(19),扇叶(12)的吹风方向朝向定子(9);吸热板(13)设置在定子(9)上,导热板(14)设置在吸热板(13)上并与微电机壳体(1)连接,且吸热板(13)位于定子(9)的前、后两侧;集热板(16)设置在微电机壳体(1)的前、后两侧,导热柱(15)设置在微电机壳体(1)上并连接导热板(14)和集热板(16),且集热板(16)上设有散热片(17);/n微电机壳体(1)的内部设有吸音垫(21),顶部设有降噪装置(20);降噪装置(20)包括固定柱(22)、网格盘(27)、弹性件(28)、消音环(30)和消音塞(31);固定柱(22)上设有第一降噪腔(23)、第二降噪腔(24)和管道(29),且第一降噪腔(23)与微电机壳体(1)内连通,第二降噪腔(24)与外界连通,管道(29)连通第一降噪腔(23)和第二降噪腔(24);网格盘(27)在第一降噪腔(23)内水平设置多组,且网格盘(27)与固定柱(22)活动连接;相邻两网格盘(27)通过弹性件(28)连接;消音环(30)设置在第二降噪腔(24)内,消音塞(31)塞住第二降噪腔(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电机壳体(1)、连接件(2)、输出轴(3)、第一传动组(7)、第二传动组(8)、定子(9)、转子(10)、转轴(11)、扇叶(12)、吸热板(13)、导热板(14)、导热柱(15)、集热板(16)和散热片(17);
连接件(2)上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和连接板(6),且第一固定板(4)与微电机壳体(1)连接,连接板(6)位于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输出轴(3)横向设置并与第二固定板(5)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组(8)转动设置在连接板(6)上并与输出轴(3)连接,第一传动组(7)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上并与第二传动组(8)啮合传动连接;
定子(9)和转子(10)设置于微电机壳体(1)内,转轴(11)横向设置并与转子(10)连接;转轴(11)与微电机壳体(1)转动连接,且转轴(11)与第一传动组(7)传动连接;扇叶(12)设置在转轴(11)上并位于微电机壳体(1)内,微电机壳体(1)上对应设有进气口(18)和排气口(19),扇叶(12)的吹风方向朝向定子(9);吸热板(13)设置在定子(9)上,导热板(14)设置在吸热板(13)上并与微电机壳体(1)连接,且吸热板(13)位于定子(9)的前、后两侧;集热板(16)设置在微电机壳体(1)的前、后两侧,导热柱(15)设置在微电机壳体(1)上并连接导热板(14)和集热板(16),且集热板(16)上设有散热片(17);
微电机壳体(1)的内部设有吸音垫(21),顶部设有降噪装置(20);降噪装置(20)包括固定柱(22)、网格盘(27)、弹性件(28)、消音环(30)和消音塞(31);固定柱(22)上设有第一降噪腔(23)、第二降噪腔(24)和管道(29),且第一降噪腔(23)与微电机壳体(1)内连通,第二降噪腔(24)与外界连通,管道(29)连通第一降噪腔(23)和第二降噪腔(24);网格盘(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广庆黄伟娜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弘嘉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