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49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子研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微电机壳体、连接件、输出轴、第一传动组、第二传动组、定子、转子和转轴;输出轴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组设置在连接板上并与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组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并与第二传动组传动连接;转轴与微电机壳体转动连接,且转轴与第一传动组传动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优势在于:输出侧传动齿轮结构,扭力大,使用效果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研发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机一般而言指的是电动机,电动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微电机属于电机的一种,全称"微型电动机",是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小于750mW的电机,微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或传动机械负载中,用于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析运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微电机门类繁多,大体可分为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自态角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旋转变压器、轴角编码器、交直流两用电动机、测速发电机、感应同步器、直线电机、压电电动机、电机机组、其他特种电机;现有微电机的扭力小,使用效果不佳,并且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及时的散去,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有待提高,而且现有微电机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会给附近人员带来不适,有待进行改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电机壳体(1)、连接件(2)、输出轴(3)、第一传动组(7)、第二传动组(8)、定子(9)、转子(10)、转轴(11)、扇叶(12)、吸热板(13)、导热板(14)、导热柱(15)、集热板(16)和散热片(17);/n连接件(2)上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和连接板(6),且第一固定板(4)与微电机壳体(1)连接,连接板(6)位于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输出轴(3)横向设置并与第二固定板(5)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组(8)转动设置在连接板(6)上并与输出轴(3)连接,第一传动组(7)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上并与第二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扭矩变速结构及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电机壳体(1)、连接件(2)、输出轴(3)、第一传动组(7)、第二传动组(8)、定子(9)、转子(10)、转轴(11)、扇叶(12)、吸热板(13)、导热板(14)、导热柱(15)、集热板(16)和散热片(17);
连接件(2)上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和连接板(6),且第一固定板(4)与微电机壳体(1)连接,连接板(6)位于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输出轴(3)横向设置并与第二固定板(5)转动连接,第二传动组(8)转动设置在连接板(6)上并与输出轴(3)连接,第一传动组(7)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上并与第二传动组(8)啮合传动连接;
定子(9)和转子(10)设置于微电机壳体(1)内,转轴(11)横向设置并与转子(10)连接;转轴(11)与微电机壳体(1)转动连接,且转轴(11)与第一传动组(7)传动连接;扇叶(12)设置在转轴(11)上并位于微电机壳体(1)内,微电机壳体(1)上对应设有进气口(18)和排气口(19),扇叶(12)的吹风方向朝向定子(9);吸热板(13)设置在定子(9)上,导热板(14)设置在吸热板(13)上并与微电机壳体(1)连接,且吸热板(13)位于定子(9)的前、后两侧;集热板(16)设置在微电机壳体(1)的前、后两侧,导热柱(15)设置在微电机壳体(1)上并连接导热板(14)和集热板(16),且集热板(16)上设有散热片(17);
微电机壳体(1)的内部设有吸音垫(21),顶部设有降噪装置(20);降噪装置(20)包括固定柱(22)、网格盘(27)、弹性件(28)、消音环(30)和消音塞(31);固定柱(22)上设有第一降噪腔(23)、第二降噪腔(24)和管道(29),且第一降噪腔(23)与微电机壳体(1)内连通,第二降噪腔(24)与外界连通,管道(29)连通第一降噪腔(23)和第二降噪腔(24);网格盘(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广庆黄伟娜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弘嘉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