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6942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采用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制成,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00份溶剂、92~97份固态隔膜活性物质、3~8份粘接剂、2~4份络合剂和2~4份稀释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固态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将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制成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制备出的隔膜的内部呈空穴散射状微孔能具有良好的锁液和抗冲击能力,相比于传统PP+PE+PP三层复合隔膜的电芯内无液态游离电解液存在,可阻止电池受物理撞击、挤压造成短路而引发起火,大大降低了电池漏液等引起的电芯失效等问题,采用该固态隔膜的电池性能好,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的隔膜为单层PP,PE,或PP+PE+PP三层复合,一般都是在聚烯烃隔膜表面涂覆一层在高温下可发生体积变形的纳米无机陶瓷材料,经烘箱烘烤后通过涂布收卷机构获得卷料。这种在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涂覆陶瓷层的处理工艺简称隔膜涂布,因单层PP,PE,或PP+PE+PP三层复合膜厚度在9~25μm,涂布烘烤和张力拉伸过程容易使隔膜产生形变,导致隔膜的厚度均匀性和内应力一致性难以保证,隔膜起皱、涂层厚薄不均等弊端将是引发电池安全性的致命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具有良好的锁液和抗冲击能力,可阻止电池受物理撞击、挤压造成短路而引发起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采用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制成,所述的锂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制成,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00份溶剂、92~97份固态隔膜活性物质、3~8份粘接剂、2~4份络合剂和2~4份稀释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制成,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00份溶剂、92~97份固态隔膜活性物质、3~8份粘接剂、2~4份络合剂和2~4份稀释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质量浓度为50%~70%的丙酮溶剂,所述的固态隔膜活性物质为结晶型SiO2,所述的粘接剂为PVDF或PVDF-HFP,所述的络合剂为二甲基乙酰胺,所述的稀释剂为领苯二甲酸二丁酯。


3.如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导入搅拌罐中进行抽真空并搅拌;
S2、在搅拌好的浆料中充入惰性气体进行置换,使搅拌罐内的压力恢复至常压;
S3、将步骤S2中所制得的浆料通过挤压涂布设备涂覆到托底基材上,制得15~100μm厚度的隔膜;
S4、将涂布成型的隔膜经过萃取釜,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艺进行萃取;
S5、将步骤S4中萃取完成的隔膜进行烘烤干燥,制得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搅拌罐内真空度≤-0.92Mpa,搅拌温度15~25℃,搅拌速度采用公转8~20r/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所述步骤S2中的惰性气体为氮气,置换压力为0~0.15Mpa,置换时间15~30min,所述步骤S3中的托底基材为厚度为20~50μm的PET膜或牛皮纸,所述步骤S3中,涂布速度为5~35m/min,涂布设备烘箱温度为20~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勇杨尚勇杨德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