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37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其结构包括断线器、支撑座、接线机构、开关,支撑座嵌固于断线器的底部位置,开关与断线器活动卡合,接线机构与断线器为一体化结构,通过缠绕在螺旋杆上直径过大的线圈对伸缩板产生的挤压力,能够使伸缩板沿着导框向内滑动收缩,从而使螺旋杆上直径过大的线圈能全部进入接线端的内部,有效的避免了螺旋杆线圈直径过大,导致部分细铜丝会伸到接线端外端的情况,当固定条挤入螺旋杆上的线圈内部时,通过线圈对摆动板产生的挤压,能够使摆动板沿着结合杆向内摆动,从而使线圈能卡在顶置头的底部,且当线圈被螺旋杆转出时,失去伸缩板的挤压,则能够使助推杆推动摆动板进行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主要是用于对电路中的电流进行断开的设备,能够对电流进行承载,且能够在电路中的电流异常时,对电流进行紧急断开,是电路建设中的常见设备,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断路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断路器在进行接线时,电线是先缠绕在接线端上的螺纹杆上,再通过将螺纹杆旋入断路器的接线端内进行连接,若用于接线的电线内芯是由多根细铜丝组成,当细铜丝缠绕在螺纹杆上的线圈直径过大且不够紧绷,则会使螺纹杆在带动缠绕的线圈旋入接线端内部时,有部分细铜丝则会延伸到接线端外部,导致通电后电流容易对塑料制的断路器产生灼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断路器,其结构包括断线器、支撑座、接线机构、开关,所述支撑座嵌固于断线器的底部位置,所述开关与断线器活动卡合,所述接线机构与断线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外壳、导电线、接线端、内框,所述导电线与接线端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其结构包括断线器(1)、支撑座(2)、接线机构(3)、开关(4),所述支撑座(2)嵌固于断线器(1)的底部位置,所述开关(4)与断线器(1)活动卡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机构(3)与断线器(1)为一体化结构;/n所述接线机构(3)包括外壳(31)、导电线(32)、接线端(33)、内框(34),所述导电线(32)与接线端(33)电连接,所述接线端(33)嵌固于内框(34)的内部位置,所述内框(34)与外壳(31)为一体化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结构包括断线器(1)、支撑座(2)、接线机构(3)、开关(4),所述支撑座(2)嵌固于断线器(1)的底部位置,所述开关(4)与断线器(1)活动卡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机构(3)与断线器(1)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接线机构(3)包括外壳(31)、导电线(32)、接线端(33)、内框(34),所述导电线(32)与接线端(33)电连接,所述接线端(33)嵌固于内框(34)的内部位置,所述内框(34)与外壳(31)为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33)包括导框(a1)、衔接块(a2)、弹力环(a3)、伸缩板(a4)、螺旋杆(a5)、导电块(a7),所述导框(a1)与衔接块(a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力环(a3)安装于导框(a1)与伸缩板(a4)之间,所述伸缩板(a4)与导框(a1)活动卡合,所述螺旋杆(a5)与导框(a1)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a6)的一端与导框(a1)嵌固连接,且支撑杆(a6)的另一端与伸缩板(a4)间隙配合,所述导电块(a7)与导框(a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a5)包括杆帽(a51)、外接环(a52)、内接环(a53),所述外接环(a52)与内接环(a53)间隙配合,所述内接环(a53)与杆帽(a51)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堃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彩佳角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