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37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机结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包括上盖、下盖、喇叭、第一耳塞、第二耳塞和耳套,上盖和下盖连接形成容置喇叭的容置腔体,上盖设置有若干个透音孔,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可交替安装于上盖,耳套与下盖连接形成隔音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交替安装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耳塞,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的需求,另外通过连接有耳套,使得耳套与下盖之间形成隔音腔体,可以起到有效的隔音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
本技术涉及耳机结构
,尤指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耳机除去头戴式耳机之外,入耳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两种耳机。两种耳机虽各有优点,但是现存的耳机不具备将入耳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结合到一起的功能,导致耳机结构固定,使用感差;而且现有市场上这两类产品的耳壳机构均采用单耳壳设计,单耳壳难以达到隔声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可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且隔音降噪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包括上盖、下盖、喇叭、第一耳塞、第二耳塞和耳套,所述上盖和下盖连接形成容置喇叭的容置腔体,所述上盖设置有若干个透音孔,所述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可交替安装于上盖,所述耳套与下盖连接形成隔音腔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耳塞/第二耳塞的内部装设有磁铁,所述上盖为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第一耳塞/第二耳塞通过磁铁与上盖磁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耳塞/第二耳塞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耳塞/第二耳塞与上盖螺纹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耳塞为入耳式耳塞,所述第二耳塞为常规的耳塞式耳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耳塞包括橡胶耳塞、连接管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上盖连接形成出音腔体,所述连接管与第一壳体连接、并与出音腔体连通,所述橡胶耳塞套设于连接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橡胶耳塞为蘑菇状结构,所述橡胶耳塞贯穿设置有出音通道,所述连接管插设于出音通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为中空的金属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耳塞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中间设置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嵌设有防尘网。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套与下盖螺纹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套为双层壳体结构,所述耳套包括第一耳套和第二耳套,所述第一耳套套设于第二耳套、且第一耳套与第二耳套之间留有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耳壳满足使用者对入耳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的两种需求,通过将两种耳塞以可拆卸连接方式安装于上盖,使得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可交替安装于上盖;另外,下盖与耳套形成隔音腔体,配合上盖与下盖形成容置腔体,形成多腔体的双重降噪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耳塞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耳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耳套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上盖;2-下盖;3-喇叭;4-第一耳塞;5-第二耳塞;6-耳套;7-透音孔;8-橡胶耳塞;9-连接管;10-第一壳体;11-出音通道;12-第二壳体;13-防尘网;14-第一耳套;15-第二耳套;16-间隙;17-内螺纹;18-外螺纹;19-磁铁;20-容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6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包括上盖1、下盖2、喇叭3、第一耳塞4、第二耳塞5和耳套6,所述上盖1和下盖2连接形成容置喇叭3的容置腔体,所述上盖1设置有若干个透音孔7,所述第一耳塞4和第二耳塞5可交替安装于上盖1,所述耳套6与下盖2连接形成隔音腔体。本技术的耳壳满足使用者对入耳式耳机和耳塞式耳机的两种需求,通过将两种耳塞以可拆卸连接方式安装于上盖1,使得第一耳塞4和第二耳塞5可交替安装于上盖1;另外,下盖2与耳套6形成隔音腔体,配合上盖1与下盖2形成容置腔体,形成多腔体的双重降噪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耳塞4为入耳式耳塞,所述第一耳塞4包括橡胶耳塞8、连接管9和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10与上盖1连接形成出音腔体,所述连接管9与第一壳体10连接、并与出音腔体连通,所述橡胶耳塞8为蘑菇状结构,所述橡胶耳塞8贯穿设置有出音通道11,所述连接管9插设于出音通道11。喇叭3的声音通过上盖1的透音孔7传出,再经过出音腔体、连接管9、出音通道11导出。优选地,所述连接管9为中空的金属管,金属的连接管9能更好的传导声音,使得音效更好。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耳塞5为常规的耳塞式耳塞,所述第二耳塞5包括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中间设置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嵌设有防尘网13。如图4所示,所述耳套6为双层壳体结构,所述耳套6包括第一耳套14和第二耳套15,所述第一耳套14套设于第二耳套15、且第一耳套14与第二耳套15之间留有间隙16,所述第二耳套15与下盖2螺纹连接。耳套6本身为双层壳体结构,且耳套6留有间隙16使得耳套6本身存在隔音腔体,可以起到双重隔音降噪效果。下面通过两个具体实施例来介绍本技术中第一耳塞4/第二耳塞5与上盖1的连接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纹式连接结构,所述上盖1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8,所述第一耳塞4/第二耳塞5设置有与外螺纹18相匹配的内螺纹17,所述第一耳塞4/第二耳塞5与上盖1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以第二耳塞5的常规的耳塞式耳塞为例,具体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耳塞5在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7,所述上盖1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8,所述第二耳塞5与上盖1螺纹连接。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吸式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耳塞4/第二耳塞5的内部装设有磁铁19,所述上盖1为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第一耳塞4/第二耳塞5通过磁铁19与上盖1磁吸连接。所述上盖1为铁、镍、钴等其中一种的铁磁金属制成,第一耳塞4/第二耳塞5通过磁铁19与上盖1之间的磁力吸附作用来实现装配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包括上盖、下盖和喇叭,所述上盖和下盖连接形成容置喇叭的容置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耳塞、第二耳塞和耳套,所述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可交替安装于上盖,所述上盖设置有若干个透音孔,所述耳套与下盖连接形成隔音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包括上盖、下盖和喇叭,所述上盖和下盖连接形成容置喇叭的容置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耳塞、第二耳塞和耳套,所述第一耳塞和第二耳塞可交替安装于上盖,所述上盖设置有若干个透音孔,所述耳套与下盖连接形成隔音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塞/第二耳塞的内部装设有磁铁,所述上盖为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第一耳塞/第二耳塞通过磁铁与上盖磁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耳塞/第二耳塞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耳塞/第二耳塞与上盖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塞为入耳式耳塞,所述第二耳塞为耳塞式耳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耳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塞包括橡胶耳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拓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