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和接线端子模组及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33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以及跨接于两者之间的二极管;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隔离槽,接线端子上包括二极管连接区;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上设置有二极管散热片,散热片与该接线端子一体成型;二极管的两只引脚分别与两个接线端子的连接区焊接连接,且所述的二极管的管体部分置于所述散热片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应用上述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的接线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接线端子上设置二极管散热片,且二极管散热片与二极管紧密贴合,提高了散热能力,接线盒电气性能大大提升;散热片是接线端子的自身延长结构,中间无转接模块,整体连接紧凑,节约体积,使接线盒变得小巧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和接线端子模组及接线盒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接线盒。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最近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光生伏特效应进行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备受世人关注。太阳能电池是由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如硅、砷化镓、铟硒铜等材料制成,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目前,由多片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光伏组件被大量用于建设各种光伏发电系统,或用于作为建筑物幕墙来建成节能环保型建筑。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光伏组件接线盒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引出与外部的负载连接。因此,光伏组件接线盒是光伏组件构建各种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在接线盒中一般要使用二极管,第一可以起到作用,保护太阳能组件正常发电,不会因为某一块电池板损坏而影响整个发电系统;第二可以起到使电流顺流的作用,不会因为蓄电池的逆流而击穿电池板。因为二极管是个发热器件,而出于安全性考虑,二极管内部一般都是密封的,因此,为了保证接线盒的使用寿命,如何给接线盒内部的二极管散热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最近越来越广泛用用的高效组件如叠瓦组件、双玻组件等,由于电流更大,需要更多的使用过大电流能力强的轴向二极管,相比贴片式二极管,轴向二极管的散热能力比较差,接线盒设计时,更加要注意散热问题;另外,相比于传统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光伏组件背面使用的面积较大的接线盒,对于一些光伏组件来说,比如薄膜组件、双玻组件等,接线盒的体积需要越小越好,避免占用太多的组件空间或者对组件的有效发电面进行遮挡,接线盒的体积越小,组件的外观更漂亮、整洁,就具有更广的使用场合,但接线盒的体积越小,散热又会产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应用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可以使接线盒体积变小,散热快,而且过电流能力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其应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中,所述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以及跨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的二极管;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隔离槽,第一接线端子上包括二极管第一连接区,第二接线端子上包括二极管第二连接区;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上设置有二极管散热片,所述的散热片与该接线端子一体成型;二极管的两只引脚分别与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焊接连接,且所述的二极管的管体部分置于所述散热片上。优选的,所述的二极管管体与散热片紧密贴合。再优选的,所述的散热片为半圆弧构造,所述的二极管为圆轴型二极管。再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和/或所述的第二接线端子的端部还包括U型构造的电缆连接区。再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上均至少设有两个定位通孔。再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的侧边具有翻边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的光伏组件接线盒,所述的接线盒包括盒体、盒盖以及设置于盒体中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优选的,所述的接线盒为单体接线盒或分体式接线盒。再优选的,所述的分体式接线盒包括负极接线盒、中间接线盒以及正极接线盒,各接线盒中均包括上述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接线端子上设置二极管散热片,且二极管散热片与二极管紧密贴合,提高了散热能力,接线盒电气性能大大提升;二极管散热片是第二接线端子的自身延长结构,中间无转接模块,整体连接紧凑,节约体积,使接线盒变得小巧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接线端子1、第二接线端子2以及跨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2之间的二极管4,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2之间设置有隔离槽3,第一接线端子1包括二极管第一连接区11,第二接线端子2包括二极管第二连接区21和二极管散热片22,所述的散热片22与第二接线端子2一体成型,其是从第二接线端子2的局部延伸出来的铜板材料经冲压而成,在成型时与第二接线端子一起压制成型;二极管的两只引脚分别与第一连接区11和第二连接区21焊接连接,且所述的二极管的管体部分置于所述散热片22上。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二极管4与散热片22紧密贴合。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片22为半圆弧构造,所述的二极管4为圆轴型二极管,相较于体积较小的贴片式二极管,圆轴型二极管适合大功率组件使用需求,过电流能力强;二极管4与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2的连接采用电阻焊接方式,以使固定更加牢固,同时提高散热能力。优选地,第一接线端子1和/或所述的第二接线端子的端部还包括U型构造的电缆连接区12,用以连接电能输出电缆。优选地,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2上均至少设有两个定位通孔,以能够将接线端子模组固定在接线盒上。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接线端子模组的第一接线端子1的侧边具有翻边结构13,所述的第二接线端子2的侧边具有翻边结构23;翻边结构的设置,可以尽可能利用盒体的空间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接线盒整体散热能力,适应大功率组件接线盒的散热要求。本技术的应用于大功率光伏组件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在二极管连接的一组接线端子的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上,通过延伸出来的铜片,在接线端子冲压成型时一起成型二极管散热片,二极管与接线端子焊接后,二极管的管体与散热片紧密贴合,增加二极管的散热能力;接线端子一般为通过切割或冲压等工艺形成的铜片,不仅起到连通接线盒内电路的作用,还对焊接其上的二极管起散热作用,在接线端子的两侧设置翻边结构,紧贴接线盒的壳体,进一步提高接线盒的散热能力,接线盒电气性能如过大电流能力大大提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的光伏组件接线盒,特别适用于大功率组件,所述的接线盒包括盒体、盒盖以及设置于盒体中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所述的接线盒可以是单独使用的单体接线盒或组合使用的分体式接线盒。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分体式接线盒包括负极接线盒、中间接线盒以及正极接线盒,各接线盒中均包括上述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在二极管连接的一组接线端子的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上,通过延伸出来的铜片,在接线端子冲压成型时一起成型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其应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以及跨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的二极管;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隔离槽,第一接线端子上包括二极管第一连接区,第二接线端子上包括二极管第二连接区;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上设置有二极管散热片,所述的散热片与该接线端子一体成型;二极管的两只引脚分别与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焊接连接,且所述的二极管的管体部分置于所述散热片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其应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以及跨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的二极管;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隔离槽,第一接线端子上包括二极管第一连接区,第二接线端子上包括二极管第二连接区;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上设置有二极管散热片,所述的散热片与该接线端子一体成型;二极管的两只引脚分别与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焊接连接,且所述的二极管的管体部分置于所述散热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管体与散热片紧密贴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为半圆弧构造,所述的二极管为圆轴型二极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及接线端子模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