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及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927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及充电系统,所述电路包括直流电源A、直流电源B、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开关K1,所述直流电源A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A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K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B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B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A的正极和直流电源B的负极均作为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两个直流电源的便捷、稳定的串并联切换,且经济性高,并能够实现不同额定电压的电源之间的串并联切换,防止电流倒灌,避免电路环流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及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
,具体是一种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未来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采用新型的功率器件实现小型、高效率的电源模块化,通过串并联进行扩容是一个有效实现组合大功率电源系统的方案。而电源系统中,对于直流电源如何安全、稳定可靠、经济地进行串并联切换,一直是困扰实际应用的一个难题。例如,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应用中,当一个电源模块的功率无法满足要求时,往往会考虑用开关或接触器将两个电源手动的串联或是并联起来使用。但因为两个电源输出电压不一样,两个电源并联会导致并联失效或产生一个环流而损坏电源,电压差越大,环流就越大。所以就需要一个安全、可靠有效的自动串并联切换电路来实电源系统的扩容,并基于此串并联切换电路,可以实现充电系统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其能够解决两个电源串并联切换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其能够解决基于串并联切换电路实现充电系统的问题。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包括直流电源A、直流电源B、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开关K1,所述直流电源A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A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K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B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B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A的正极和直流电源B的负极均作为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开关K1为常开继电器。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的额定电压相同或相异。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之二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电系统,包括所述的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控制器、通讯接口T1和通讯接口T2,所述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的开关K1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T1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的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通讯连接,用于分别读取直流电源A的额定电压VA和额定电流IA,以及读取直流电源B的额定电压VB和额定电流IB,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T2读取负载所需要的充电电压V充和充电电流I充,所述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读取到的VA、IA、VB、IB、V充和I充控制所述开关K1的断开和闭合。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读取到的VA、IA、VB、IB、V充和I充控制所述开关K1的断开和闭合,其通过比较电路实现,并得出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若比较结果为第一种情况,则控制器控制开关K1闭合,若比较结果为第二中情况,则控制器控制开关K1断开,第一种情况:V充大于等于VA和VB中的最大值,且I充小于等于IA和IB中的最小值,第二种情况:V充小于VA和VB中的最小值,且I充大于IA和IB中的最大值。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关S1,所述开关S1与控制器连接,开关S1用于接收手动操作,并向控制器发出断开信号和闭合信号,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断开信号和闭合信号,分别控制所述开关K1断开和闭合。进一步地,还包括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电压检测器件,电压检测器件用于实时检测向负载充电的充电电压,霍尔电流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向负载充电的充电电流。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接口T1为RS485通讯接口,通讯接口T2为CAN通讯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实现两个直流电源的便捷、稳定的串并联切换,且经济性高,仅用一个开关,就能够实现不同额定电压的电源之间的串并联切换,防止电流倒灌,避免电路环流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开关断开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开关闭合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包括直流电源A、直流电源B、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开关K1,所述直流电源A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A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K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B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B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A的正极和直流电源B的负极均作为输出端,也即直流电源A的正极和直流电源B的负极分别连接负载的一端。其中,为了便于控制所述开关K1处于断开或闭合状态,优选地,开关K1为常开继电器,当然,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继电器或具有类似功能(可控的断开和闭合)的电控器件。当开关K1处于断开,直流电源A的正极输出电流I1,电流I1依次经过负载和二极管D2后,回流至直流电源A的负极,也即,直流电源A、负载和二极管D2依次形成一个闭环回路,同样的,直流电源B的正极输出电流I2,电流I2依次经过二极管D1和负载后,回流至直流电源B的负极,直流电源A、二极管D1和负载依次形成一个闭环回路。此时,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为并联输出,输出端输出的最大电流为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的两个额定电流之和,也即输出最高电压等于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中的最小电压。此时,电流的流向如图2所示,图中的箭头表示电流I(电流I包括电流I1和I2)的流向。当开关K1处于闭合,直流电源A的正极输出电流I,电流I依次经过负载、直流电源B和开关K1后,回流至直流电源A的负极,直流电源A的负极通过开关K1与直流电源B的正极连接,也即,直流电源A、负载、直流电源B和开关K1依次形成一个闭环回路。此时,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为串联输出,输出端输出的最大电压为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的两个额定电压之和。此时,电流的流向如图3所示,图中的箭头表示电流I的流向。通过二极管D1将直流电源A的正极和直流电源B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将直流电源A的负极和直流电源B的负极连接,能够有效防止电流倒灌,也即,即使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的额定电压不同,也不会使得额定电压高的电源向另外一个电源倒灌电流,避免额定电压高的电源向额定电压低的电源充电,也即,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的额定电压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通过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避免了电路环流危害,从而实现不同额定电压的两个电源之间的串并联切换。使用一个开关K1即可实现两组电源的串并联,方便快捷且提升经济性和稳定可靠性,同时不需要改动线路的接线。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实施例一所述的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的充电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控制器、通讯接口T1、通讯接口T2、开关S1、霍尔电流传感器和电压检测器件,所述开关S1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的开关K1与控制器连接,电压检测器件、霍尔电流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A、直流电源B、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开关K1,所述直流电源A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A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K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B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B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A的正极和直流电源B的负极均作为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A、直流电源B、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开关K1,所述直流电源A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A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K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B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B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A的正极和直流电源B的负极均作为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K1为常开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的额定电压相同或相异。


4.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控制器、通讯接口T1和通讯接口T2,所述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的开关K1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T1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的直流电源A和直流电源B通讯连接,用于分别读取直流电源A的额定电压VA和额定电流IA,以及读取直流电源B的额定电压VB和额定电流IB,
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T2读取负载所需要的充电电压V充和充电电流I充,
所述直流电源串并联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传东伍方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