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69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该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主体和侧边盖,侧边盖固定连接在配电箱主体的侧边,配电箱主体的内表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侧边盖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侧边盖一侧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外防尘网,侧边盖另一侧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内防尘网。该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散热风扇叶片转动,使得配电箱主体内部的热量沿散热孔方向向外发散,同时安装外防尘网和内防尘网,保证了配电箱主体的防尘效果,当配电箱主体不工作时,可以转动L形转杆,使得第一档板和第二挡板相向移动,从而挡住散热孔,防止配电箱主体内部进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为一种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
技术介绍
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盒,是所有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高压电大电流分配单元PDU。采用集中配电方案,结构设计紧凑,接线布局方便,根据不同客户的系统架构需求,高压配电盒还要集成部分电池管理系统智能控制管理单元,从而更进一步简化整车系统架构配电的复杂度。现有的高压配电箱散热效果都比较差,且高压配电箱内的电子元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无法合理地进行散热,则会对箱内的元器件造成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其次在给配电箱散热的同时,往往会将外部的灰尘带入到配电箱的内部,容易干扰配电箱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可以对配电箱内产生的热量进行合理的排出,同时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配电箱内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主体和侧边盖,所述侧边盖固定连接在配电箱主体的侧边,所述配电箱主体的内表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侧边盖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主体(1)和侧边盖(2),所述侧边盖(2)固定连接在配电箱主体(1)的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主体(1)的内表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7),所述侧边盖(2)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3),所述侧边盖(2)一侧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外防尘网(4),所述侧边盖(2)另一侧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内防尘网(5),所述侧边盖(2)的内部开设有主空腔(12),所述主空腔(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10),所述第一挡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9),所述第二挡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11),所述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1)之间啮合有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包括配电箱主体(1)和侧边盖(2),所述侧边盖(2)固定连接在配电箱主体(1)的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主体(1)的内表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7),所述侧边盖(2)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3),所述侧边盖(2)一侧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外防尘网(4),所述侧边盖(2)另一侧的外表壁固定连接有内防尘网(5),所述侧边盖(2)的内部开设有主空腔(12),所述主空腔(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10),所述第一挡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9),所述第二挡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11),所述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1)之间啮合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转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燃料电池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盖(2)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L形转杆(16)远离第一齿条(9)的一端穿过圆孔,且L形转杆(16)远离第一齿条(9)的一端延伸至侧边盖(2)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