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243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装置接线领域,公开了一种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包括切断件,所述切断件上设置有切断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置有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所述接触部于第一接触点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所述接触部带动所述切断部转动,所述切断部切断接线线头上的胶布;贴合件,所述贴合件上设置有夹紧部,所述夹紧部与所述接触部于所述第二接触点贴合;所述切断件上的接线线头通过时,所述第一复位件带动所述接触部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切断件与贴合件,工作人员只需要沿切断件上的切断件上第一接触点所在的方向按压包胶后的接线线头,切断件就可以切断多余胶布并与贴合件配合实现胶布与接线线头的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装置接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在对变电站、配电室、变压器台区综合柜和户表进行检修时,许多时候是不能对其停电工作的,但故障又必须排除,所以就只能带电作业。而在电气二次线施工中,我们目前应用于拆卸下来的带电的二次接线进行封闭式的套装,采用的是用绝缘胶布进行包胶。在对二次接线采用绝缘胶布进行包胶后,还需要对二次接线进行一定的处理,即需要对多余的胶布进行裁切,并将裁切后的未贴合在二次接线外壁上的胶布压迫贴合在二次接线上。而传统的处理方式,采用了人工裁切并人工按压贴合的方式,操作时间长,且工作效率相对较低,还容易造成人员触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其解决了传统的接线包胶后处理存在的操作时间长,且工作效率相对较低,还容易造成人员触电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包括切断件,所述切断件上设置有切断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置有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所述接触部于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切断件,所述切断件上设置有切断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置有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所述接触部于第三接触点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所述接触部带动所述切断部转动,所述切断部切断接线线头上的胶布;/n贴合件,所述贴合件上设置有夹紧部,所述夹紧部与所述接触部于所述第四接触点贴合;/n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与所述切断件连接;所述切断件上的接线线头通过时,所述第一复位件带动所述接触部复位,并压迫接线线头两侧的胶布粘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断件,所述切断件上设置有切断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置有第三接触点和第四接触点,所述接触部于第三接触点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所述接触部带动所述切断部转动,所述切断部切断接线线头上的胶布;
贴合件,所述贴合件上设置有夹紧部,所述夹紧部与所述接触部于所述第四接触点贴合;
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与所述切断件连接;所述切断件上的接线线头通过时,所述第一复位件带动所述接触部复位,并压迫接线线头两侧的胶布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包括第二拉簧,所述第二拉簧与所述切断件连接,所述接触部于第三接触点与接线线头接触时,所述第二拉簧压缩或拉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所述切断件上朝贴合件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三接触点位于所述凸起的一侧侧壁,所述第四接触点位于所述凸起的端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部包括所述切断件上的切断刀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包胶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贴合件连接;所述接触部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福琨罗谦陈小平杨洁民李宁潘建贺金宝徐鸿姬奎江钟昆禹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