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循环冷却型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22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3
一种高效循环冷却型配电箱,涉及电工工具领域。包括配电箱体及制冷系统,配电箱体顶部中间位置设置的风道与制冷系统连接,制冷系统内充有制冷剂,配电箱体顶部两侧还设有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丝杆穿过配电箱体顶部固定在配电箱体内部底座上,丝杆与支架螺纹连接,支架上设有旋转风管,旋转风管两端分别设有驱动旋转风管转动的第一电机,旋转风管中段与风道连接,旋转风管上还设有出风口;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制冷系统对配电箱体发热电力设备及元器件进行持续、有效降温处理,可满足大型或户外配电箱的安全需求,避免配电箱安全事故发生,结构简单,安全便捷,可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循环冷却型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循环冷却型配电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配电箱是用来安装容纳电气系统电气设备的箱体,用以对电气设备进行隔离保护,防止人员误碰发生触电事故,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为了确保配电箱内的电力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需要不断对配电箱内部进行冷却降温。目前常见的冷却降温方式是使用风扇进行空气对流散热,但这种散热方式,降温速度慢,冷却效果差,只能适用于小型或室内的配电箱,对于大型或户外配电箱的配电箱降温效果不明显,无法满足大型或户外配电箱的冷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循环冷却型配电箱,以持续、高效、循环地对配电箱体发热部件进行降温处理,满足大型或户外配电箱的安全需求,避免配电箱安全事故发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配电箱体及制冷系统,所述配电箱体顶部中间位置设置的风道与制冷系统连接,制冷系统内充有制冷剂;所述配电箱体顶部两侧还设有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丝杆穿过配电箱体顶部固定在配电箱体内部底座上;所述丝杆与支架螺纹连接,支架上设有旋转风管,所述旋转风管两端分别设有驱动旋转风管转动的第一电机,旋转风管中段与风道连接;旋转风管上还设有出风口。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所述蒸发器一端依次经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与冷凝器一端连接,冷凝器另一端依次经储液干燥器、膨胀阀与蒸发器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处设有第一风机,冷凝器处设有第二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系统内充有的制冷剂为二氟一氯甲烷。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与配电箱体连接处设有伸缩管。进一步的,所述配电箱体侧壁上设有散热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制冷系统内充有制冷剂,低压液态制冷剂从蒸发器流过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液态制冷剂转化为气态制冷剂,同时对空气降温,降温后冷空气通过风机吹送到旋转风管,从出风口排入配电箱体,对配电箱体内部进行冷却降温,且均衡受风,持续降温,多余的热空气从配电箱体侧壁的散热孔外排。本技术通过制冷系统对配电箱体内部的发热电力设备及元器件进行持续、有效的降温处理,可满足大型或户外配电箱的安全需求,避免配电箱安全事故发生,结构简单,安全便捷,可操作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冷凝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蒸发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蒸发器,2、气液分离器,3、压缩机,4、冷凝器,5、储液干燥器,6、膨胀阀,7、第一风机,8、旋转风管,9、出风口,10、配电箱体,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丝杆,14、支架,15、第二风机,16、风道,17、伸缩管,18、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配电箱体10及制冷系统,所述配电箱体10顶部中间位置设置的风道16与制冷系统连接,制冷系统内充有制冷剂;所述配电箱体10顶部两侧还设有驱动丝杆13转动的第二电机12,丝杆13穿过配电箱体10顶部固定在配电箱体10内部底座上;所述丝杆13与支架14螺纹连接,支架14上设有旋转风管8,所述旋转风管8两端分别设有驱动旋转风管转动的第一电机11,旋转风管8中段与风道16连接;旋转风管8上还设有出风口9。优先的,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1、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3、冷凝器4、储液干燥器5、膨胀阀6,所述蒸发器1一端依次经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3与冷凝器4一端连接,冷凝器4另一端依次经储液干燥器5、膨胀阀6与蒸发器1另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1处设有第一风机7,冷凝器4处设有第二风机15。优先的,所述制冷系统内充有的制冷剂为二氟一氯甲烷。优先的,所述风道16与配电箱体10连接处设有伸缩管17。伸缩管17为铁皮伸缩管,或者塑料蛇形软管,保证风道16与旋转风管8的有效连接。优先的,所述配电箱体10侧壁上设有散热孔18,可以保证配电箱体内空气流通,加强散热效果。为了保证更好的降温效果,可以选择把旋转风管8的出风口9对着发热量大的部件设置,也可以将出风口9沿旋转风管8轴向分布位置或出风口9口径大小与冷气流量配套,使转风管8中冷气流量大的中端的出风口9的口径小、出风口间距大,冷气流量小的尾端的出风口9的口径大、出风口间距小,以保证配电箱体10内部电器元件均衡受风,持续降温。使用时,本技术制冷系统内充有制冷剂,低压的液态制冷剂从蒸发器1流过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转化为低压气态的制冷剂,同时对空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空气通过第一风机7吹送到风道16、伸缩管17,并送入成对设置的旋转风管8,从出风口9排入配电箱体10内,对配电箱体10内部进行冷却。通过第一电机11可驱动旋转管8转动,从而改变出风口9的送风方向,通过第二电机12可驱动丝杆13转动,从而带动支架14和旋转管8上下移动,可实现单独对配电箱体10内发热量大的电力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冷却,进而大幅提高冷却效果。另一方面,低压气态的制冷剂从蒸发器1排出后,经气液分离器2进行气液分离后进入压缩机3内,通过压缩机3将低压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压气态的制冷剂。高压气态的制冷剂流经冷凝器4,通过第二风机15对冷凝器4进行冷却,使冷凝器4内的高压气态制冷剂转化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储液干燥器5的干燥和膨胀阀6的节流后,形成低压的液态制冷剂重新流回蒸发器1内。整个制冷系统可保证持续、有效的循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循环冷却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体(10)及制冷系统,所述配电箱体(10)顶部中间位置设置的风道(16)与制冷系统连接,制冷系统内充有制冷剂;所述配电箱体(10)顶部两侧还设有驱动丝杆(13)转动的第二电机(12),丝杆(13)穿过配电箱体(10)顶部固定在配电箱体(10)内部底座上;所述丝杆(13)与支架(14)螺纹连接,支架(14)上设有旋转风管(8),所述旋转风管(8)两端分别设有驱动旋转风管转动的第一电机(11),旋转风管(8)中段与风道(16)连接;旋转风管(8)上还设有出风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循环冷却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体(10)及制冷系统,所述配电箱体(10)顶部中间位置设置的风道(16)与制冷系统连接,制冷系统内充有制冷剂;所述配电箱体(10)顶部两侧还设有驱动丝杆(13)转动的第二电机(12),丝杆(13)穿过配电箱体(10)顶部固定在配电箱体(10)内部底座上;所述丝杆(13)与支架(14)螺纹连接,支架(14)上设有旋转风管(8),所述旋转风管(8)两端分别设有驱动旋转风管转动的第一电机(11),旋转风管(8)中段与风道(16)连接;旋转风管(8)上还设有出风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冷却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1)、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3)、冷凝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珍林金强陈肖晓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枣阳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