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智能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918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是BIM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应用,设有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数据上传工具和云端服务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监测设备和监测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监测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的监测数据;所述监测数据上传工具用于将监测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设有云管理模块,所述云管理模块设有项目模型、信息管理模块、安全预警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管理系统解决了传统的基坑监测在数据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的效率低、准确性差、直观性差等问题,可实现全生命周期信息的跟踪、传递与分享,具有可追溯性,解决了实际工程难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智能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智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基坑监测工作主要还停留在人工作业阶段,首先通过对基坑工程使用全站仪、水平仪等仪器在现场对测量点位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纸质或者电子数据报告的形式保留存档;最后由监测管理人员对所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风险分析。这样就导致了以下几点问题:1、监测数据的分析是通过人工判断抄录的数据,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工抄录错误、人工分析不准确等失误行为;2、监测数据为监测单位整理后才能对建设其余单位进行传递。这就导致了基坑监测数据无法在建设单位各方之间无缝对接;3、监测数据以表格形式体现,无法直观看到整个基坑的变形情况,而基坑工程监测作为深基坑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基坑质量安全和信息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导致无法快速发现基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影响工程的进度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基坑监测对象及监测结果的三维可视化、基坑监测技术的信息化的一种基坑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管理系统设有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数据上传工具和云端服务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监测设备和监测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监测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监测设备获取的监测数据;所述监测数据上传工具用于将监测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设有云管理模块,所述云管理模块为建立在BIM模型基础上具备Revit插件功能的管理模块;所述云管理模块设有项目模型、信息管理模块、安全预警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分别用于BIM建模、基坑监测数据的分类管理、基坑的安全预警评估和基坑监测数据的存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管理系统设有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数据上传工具和云端服务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监测设备和监测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监测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监测设备获取的监测数据;所述监测数据上传工具用于将监测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设有云管理模块,所述云管理模块为建立在BIM模型基础上具备Revit插件功能的管理模块;所述云管理模块设有项目模型、信息管理模块、安全预警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分别用于BIM建模、基坑监测数据的分类管理、基坑的安全预警评估和基坑监测数据的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信息采集模块使用监测设备获取监测数据并生成监测报表,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土压力盒、测斜仪、全站仪、水准仪、孔隙水压力计和轴力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管理模块为可升级管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数据上传工具为可将监测数据根据程序需要进行转化匹配并上传云端数据库的上传工具。


5.一种基于BIM的基坑监测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基坑监测点处布置相应的监测设备,利用基坑监测信息采集模块在测量点进行监测数据的采集,记录形成每天的监测报表;
步骤二:项目模型根据项目图纸进行BIM建模,建立BIM模型,使模型中的坐标点位与监测设备测量点的点位坐标一一对应;
步骤三:在监测数据上传工具中进行常规设置、监测类型设置和测斜设置;
步骤四:利用监测数据上传工具将采集到的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月红刘松玉许盈辰邹志沣李翠
申请(专利权)人: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