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083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涉及卷绕机技术领域。卷绕过程产生的缺陷尤其是磁芯卷绕的松紧度将严重影响磁芯最终的性能,并且在卷绕过程中还要保持带材不跑偏,这就对磁芯卷绕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于卷绕机侧面的放料盘、放膜盘及卷绕盘,所述放料盘与卷绕盘之间设有张力装置,所述张力装置包括两个辅助辊及设于两辅助辊中间的张力辊,所述张力辊下部设有移动座,所述张力辊两端分别设有设于移动座上的张力传感器,所述移动座滑动设于卷绕机侧面,卷绕机内对应设有驱动移动座滑动的驱动源,张力传感器可检测带材的张力,驱动源可驱动移动座升降用以调节带材的张力,使带材在输送过程中具有合适的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
涉及卷绕机
,具体涉及一种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
技术介绍
非晶磁芯在软磁材料领域已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在电流互感器领域几乎完全替代了传统材料,非晶磁芯的制作过程是将非晶带材卷绕成定制的环形,然后对制成的环形磁芯进行热处理以获得优良的软磁性能。因此卷绕工序对磁芯的最终软磁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卷绕过程产生的缺陷尤其是磁芯卷绕的松紧度将严重影响磁芯最终的性能,并且在卷绕过程中还要保持带材不跑偏,这就对磁芯卷绕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可对带材张力进行调节的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本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包括设于卷绕机侧面的放料盘、放膜盘及卷绕盘,所述放料盘与卷绕盘之间设有张力装置,所述张力装置包括两个辅助辊及设于两辅助辊中间的张力辊,所述张力辊下部设有移动座,所述张力辊两端分别设有设于移动座上的张力传感器,所述移动座滑动设于卷绕机侧面,卷绕机内对应设有驱动移动座滑动的驱动源,张力传感器可检测带材的张力,驱动源可驱动移动座升降用以调节带材的张力,使带材在输送过程中具有合适的张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张力装置对带材进行张力检测及调节,使带材保持合适的张力,纠偏装置可对带材及膜进行纠偏,防止两者跑偏后影响卷绕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张力装置结构图;图3为纠偏装置滑杆结构图;图4为纠偏装置调节辊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包括设于卷绕机侧面的放料盘1、放膜盘7及卷绕盘8,所述放料盘1与卷绕盘8之间设有张力装置4,所述张力装置4包括两个辅助辊40及设于两辅助辊40中间的张力辊41,所述张力辊41下部设有移动座43,所述张力辊41两端分别设有设于移动座43上的张力传感器42,所述移动座43滑动设于卷绕机侧面,卷绕机内对应设有驱动移动座43滑动的驱动源,张力传感器42可检测带材的张力,驱动源可驱动移动座43升降用以调节带材的张力,使带材在输送过程中具有合适的张力。具体地,放料盘1设于卷绕机侧面,所述放料盘1将带材放料,由放料盘1输出的带材依次经过设于卷绕机侧面的第一过辊2、第二过辊3及第三过辊5,最终由第三过辊5进入卷绕盘8,放膜盘7输出的膜送入卷绕盘8与带材卷绕。第二过辊3与第三过辊5之间的卷绕机侧面上设有张力装置4,所述张力装置4包括两个设于同一水平面的辅助辊40,两个所述辅助辊40之间的上部设有张力辊41,所述张力辊41两端分别设有张力传感器42,所述张力传感器42设于移动座43上,所述移动座43设于张力辊41下部,所述移动座43承载张力辊41,所述移动座43也设于卷绕机侧面,所述移动座43与卷绕机的侧面滑动连接,卷绕机侧面设有竖直布置的滑轨44,所述移动座43的端部位于滑轨44内并与滑轨44滑动连接,移动座43可在卷绕机侧面上竖直升降,卷绕机侧面内对应设有驱动移动座43竖直升降的驱动源,可采用电机45及螺杆作为驱动源,电机45设于滑轨44底部,螺杆与电机45传动连接并竖直设于滑轨44内,使与电机45传动连接的螺杆竖直布置并穿过移动座43位于滑轨44内的端部,电机45上设有相应的减速机构,电机45驱动螺杆,使螺杆驱使移动座43升降,带材经过张力辊41后,张力辊41两端的张力传感器42进行张力测量,通过与张力传感器42连接的数字式张力读出器可示出张力,可设定相应参数,使电机45驱动移动座43对张力实现调节,张力过大时,电机45可驱动移动座43下移,相应的,张力较小时,电机45驱动移动座43上移即可实现对张力的调节。第三过辊5与卷绕盘8之间以及放膜盘7与卷绕盘8之间皆设有纠偏装置6,所述纠偏装置6包括设于卷绕机侧面的直线滑台60,所述直线滑台60设于带材输送轨迹上部,所述直线滑台60垂直于带材输送轨迹,所述直线滑台60底部设有支架61,所述支架61为门形架,所述支架61与直线滑台60的执行元件连接,所述支架61上转动设有调节辊62,直线滑台60可驱动调节辊62沿垂直于带材输送轨迹的方向移动。纠偏装置6还包括设于直线滑台60侧面的上滑杆63和下滑杆64,所述上滑杆63和下滑杆64设于直线滑台60与卷绕盘8之间的卷绕机侧面,所述上滑杆63和下滑杆64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带材输送轨迹方向设置,所述上滑杆63底部和下滑杆64顶部分别滑动设有两个上基座65和两个下基座610,所述上基座65和下基座610通过结构杆69连接,所述上基座65和下基座610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光电开关66及反光板68,上基座65上还设有穿过上滑杆63的螺杆,上滑杆63上对应设有供螺杆滑动的滑槽,所述螺杆上设有旋钮67,上滑杆63上还设有刻度,调松旋钮67,可滑动上基座65,上基座65通过结构杆69带动与其对应的位于其正下方的下基座610在下滑杆64上滑动,根据带材或膜的宽度,通过刻度可调节两个上基座65之间的间距,旋紧旋钮67使上基座65及下基座610固定在上滑杆63和下滑杆64上,带材或膜由上滑杆63和下滑杆64之间穿过,若带材或膜发生跑偏,则会遮挡在对应侧的光电开关66与反光板68之间,对应侧的光电开关66的光信号断开,直线滑台60驱动调节辊62滑动,调节带材或膜的输送轨迹,直至对应侧的光信号恢复,直线滑台60停止驱动,实现对带材或膜的纠偏,提高卷绕机的卷绕质量。本技术通过张力装置4对带材进行张力检测及调节,使带材保持合适的张力,纠偏装置6可对带材及膜进行纠偏,防止两者跑偏后影响卷绕质量。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卷绕机侧面的放料盘、放膜盘及卷绕盘,所述放料盘与卷绕盘之间设有张力装置,所述张力装置包括两个辅助辊及设于两辅助辊中间的张力辊,所述张力辊下部设有移动座,所述张力辊两端分别设有设于移动座上的张力传感器,所述移动座滑动设于卷绕机侧面,卷绕机内对应设有驱动移动座滑动的驱动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卷绕机侧面的放料盘、放膜盘及卷绕盘,所述放料盘与卷绕盘之间设有张力装置,所述张力装置包括两个辅助辊及设于两辅助辊中间的张力辊,所述张力辊下部设有移动座,所述张力辊两端分别设有设于移动座上的张力传感器,所述移动座滑动设于卷绕机侧面,卷绕机内对应设有驱动移动座滑动的驱动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辅助辊设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张力辊设于两个辅助辊中间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侧面设有竖直布置的滑轨,所述移动座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内设有驱动源驱动移动座在滑轨内竖直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底部设有电机及减速机构,所述电机上设有与其传动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过移动座并传动连接,螺杆转动驱动移动座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晶夹膜磁芯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盘与卷绕盘之间的卷绕机侧面还设有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直线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堃方聪朱家雄向阳杨代杰
申请(专利权)人: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力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