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雷达红外双模融合的抗雷达型干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干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雷达红外双模融合的抗雷达型干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干扰技术快速发展,普遍装备于F-22、F-35等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斗机上,并且随着技术的突破,射频干扰发射装置小型化,新型的机载电子干扰设备对目标探测系统威胁迅速增大。对下一代探测系统的目标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探测系统不能有效对干扰进行识别,抗干扰能力弱,探测精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雷达红外双模融合的抗雷达型干扰方法,能有效对干扰进行识别,抗干扰能力强,具有高的探测精度。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雷达红外双模融合的抗雷达型干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产品开机后,由雷达子系统、红外子系统分别完成对目标的搜索定位,建立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2)对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进行时间配准;3)对时间配准后的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进行关联判断得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雷达红外双模融合的抗雷达型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雷达子系统、红外子系统分别完成对目标的搜索定位,建立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n2)对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进行时间配准;/n3)对时间配准后的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进行关联判断得到关联航迹;/n4)对关联航迹进行干扰检测;/n5)分别对雷达子系统和红外子系统进行干扰识别与对抗;/n6)对抗干扰后的雷达红外航迹进行融合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雷达红外双模融合的抗雷达型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雷达子系统、红外子系统分别完成对目标的搜索定位,建立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
2)对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进行时间配准;
3)对时间配准后的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进行关联判断得到关联航迹;
4)对关联航迹进行干扰检测;
5)分别对雷达子系统和红外子系统进行干扰识别与对抗;
6)对抗干扰后的雷达红外航迹进行融合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雷达红外双模融合的抗雷达型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11)用第一次扫描得到的点迹作为航迹根节点,用速度法建立初始相关波门,对落入初始相关波门内的第二次扫描点迹均建立可能航迹;
(12)对每个可能航迹进行外推,以外推点为中心,后续相关波门的大小由航迹外推误差协方差确定,相关波门内与外推点距离最近的第三次扫描点迹作为该航迹关联点迹;
(13)重复步骤(11)和步骤(12),直到形成稳定航迹,航迹起始才完成;
(14)在历次扫描中,未落入相关波门的点迹均作为新的航迹头,转步骤(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雷达红外双模融合的抗雷达型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采用拉格郎日三点插值法对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进行时间配准;其中,采用拉格郎日三点插值法对雷达目标航迹和红外目标航迹进行时间配准包括:在同一时间片内将雷达目标航迹的观测数据和红外目标航迹的观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覃燕,印剑飞,杨俊彦,曹熙卿,张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