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耳道念珠菌细胞壁重构来评价中药单体抗真菌作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耳道念珠菌细胞壁重构来评价中药单体抗真菌作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耳道念珠菌(Candidaauris)自从2009年被发现至今,已对全球性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耳道念珠菌感染日益常见,特别是在长期住院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严重者可致死亡。目前,相比于耐药性细菌感染或病毒爆发,耳道念珠菌感染较少受重视,耳道念珠菌耐药性机制研究和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尚无可观性进展。在此情况下,耳道念珠菌对有限的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是一个当今社会必须面临的严重问题,多重耐药耳道念珠菌的出现是一种全球健康威胁。念珠菌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对全球卫生保健来说仍然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耳道念珠菌自2009年出现以来,因其对人类的致死性(总死亡率40-60%),导致它逐渐成为一种超级真菌致病菌。耳道念珠菌,据报道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对于更常见的合成抗真菌药物,其耐药性来自多药耐药(MDR)的比例占40%到≥2和4-10%。传统的中药单体或植物化合物是筛选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耳道念珠菌细胞壁重构来评价中药单体抗真菌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n步骤1:对保存的耳道念珠菌株进行活化培养培养12-16h,直至耳道念珠菌株达到指数生长阶段,然后离心后收集真菌细胞,用PBS洗涤后,将耳道念珠菌株细胞在RPMI-1640培养基中复苏,然后调节RPMI-1640培养基pH值为7.5,并将耳道念珠菌株细胞的浓度调节至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耳道念珠菌细胞壁重构来评价中药单体抗真菌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对保存的耳道念珠菌株进行活化培养培养12-16h,直至耳道念珠菌株达到指数生长阶段,然后离心后收集真菌细胞,用PBS洗涤后,将耳道念珠菌株细胞在RPMI-1640培养基中复苏,然后调节RPMI-1640培养基pH值为7.5,并将耳道念珠菌株细胞的浓度调节至1×103CFU/mL,得到评价菌液;
步骤2:将中药单体加入至评价菌液,孵育12h后用无菌PBS洗涤一次,再用无菌PBS配制的质量分数为2%的BSA封闭1小时,再然后用无菌PBS洗涤一次;接下来加入100ul的β-葡聚糖抗体,放在4°C冰箱进行染色4h,染色结束后,用无菌PBS洗涤2次,再用cy3单抗鼠标记IgG在室温下避光染色1小时,然后用无菌PBS避光洗涤3次后用1ml的无菌PBS进行避光重悬,避光震荡混匀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葡聚糖荧光暴露强度的检测;
步骤3:将100ul的浓度为100μg/mL的荧光染料AlexaFluor488conjugatedWGA、评价菌液和中药单体混合,孵育12h,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菁,刘娟娟,潘敏,陈梦丽,李倩倩,汪天明,吴大强,马克龙,颜贵明,汪长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