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战征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79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气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包括三角支架、连接底板和固定帽,连接底板顶部且靠近中央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对接孔,三角支架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纹柱,连接底板底部的中央开设有对接槽,连接底板顶部的中央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与第一对接孔相连通,螺纹柱的顶部贯穿对接槽的中央并延伸至连接槽的内部,固定帽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螺纹槽,固定帽螺纹连接于螺纹柱的顶部,连接底板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内部固定插接有防护板;该装置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一直用手提着大气检测装置,降低工作人员对大气检测装置安装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气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大气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自然污染源是由于自然现象造成的,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人为污染源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有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如粉尘、S02、NO2、CO、CO2等.其次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多种有机和无机的污染物质,人们常用大气检测装置,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以及数量进行实时监测。传统的大气检测装置仅通过螺丝与三角支架进行连接,工作人员在对大气监测装置进行连接时,需要用一只手将大气检测装置提着,使大气检测装置上的连接螺柱对准三角支架的连接孔,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用另一只手将螺帽拧入连接螺柱上,安装过程存在很多不便之处,且费时费力,另外传统的三角支架上没有对检测装置的防护装置,当三角支架意外倒塌时,检测装置会直接砸落在地面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具备安装方便、省时省力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安装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的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包括三角支架、连接底板和固定帽,所述连接底板顶部且靠近中央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对接孔,所述三角支架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连接底板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对接孔,所述连接底板顶部的中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第一对接孔相连通,所述螺纹柱的顶部贯穿第一对接孔的中央并延伸至连接槽的内部,所述固定帽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固定帽螺纹连接于螺纹柱的顶部,所述连接底板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固定插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凸块,所述防护板远离连接底板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撞板。本技术的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其中固定帽的形状结构与连接槽的形状结构相契合,所述固定帽的底部与连接槽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固定帽的顶部与连接底板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该结构设置,使得固定帽可以放置于连接槽的内部,避免固定帽影响大气检测装置的安装。本技术的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其中固定帽顶部的中央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把手,该结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拧动固定帽,同时能够对把手进行收纳。本技术的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其中防护板底部且靠近正面合背面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插柱,所述插槽内壁底部且与限位插柱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限位插孔,所述限位插柱活动插接于限位插孔的内部,该结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防护板与连接底板进行对接。本技术的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其中连接底板底部且与限位插孔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的顶部与限位插孔相连通,所述限位插柱的中央均匀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的顶部螺纹连接于限位插柱的内部,该结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防护板与连接底板进行固定。本技术的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其中防撞凸块远离防护板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垫,所述防撞板远离防护板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垫,该结构设置,降低了防护板与地面碰撞后所受到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对大气检测装置的保护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三角支架顶部设置的螺纹柱,配合连接底板上设置的连接槽以及第一对接孔,便于工作人员将三角支架与连接底板进行对接,通过在固定帽底部设置的第二螺纹槽,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固定帽将三角支架与连接底板相固定连接起来,通过在连接底板顶部设置的四个第二对接孔,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大气检测装置上放置在连接底板上后再对检测装置进行固定,避免工作人员一直用手提着大气检测装置,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对大气检测装置安装的难度,提高了安装效率。2、本技术通过在连接底板上设置的插槽、限位插孔以及第一螺纹槽,配合防护板底部设置的限位插柱,便于工作人员将防护板与连接底板进行连接,通过在防护板正面和背面设置的防撞凸块,配合防护板侧面设置的防撞板,使得三角支架倒塌时,防撞凸块与防撞板能够先与地面进行接触,避免了检测装置直接与地面发生碰撞,对检测装置起到了保护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护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底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底板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帽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帽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连接底板与检测装置连接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三角支架;2、螺纹柱;3、连接底板;31、连接槽;32、第一对接孔;33、第二对接孔;34、插槽;35、限位插孔;36、第一螺纹槽;4、固定帽;41、收纳槽;42、转轴;43、把手;44、第二螺纹槽;5、防护板;51、限位插柱;6、防撞凸块;61、第一减震垫;7、防撞板;71、第二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7,本技术的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包括三角支架1、连接底板3和固定帽4,连接底板3顶部且靠近中央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对接孔33,三角支架1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连接底板3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对接孔32,连接底板3顶部的中央开设有连接槽31,连接槽31与第一对接孔32相连通,螺纹柱2的顶部贯穿第一对接孔32的中央并延伸至连接槽31的内部,固定帽4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螺纹槽44,固定帽4螺纹连接于螺纹柱2的顶部,连接底板3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槽34,插槽34的内部固定插接有防护板5,防护板5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凸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包括三角支架(1)、连接底板(3)和固定帽(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板(3)顶部且靠近中央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对接孔(33),所述三角支架(1)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所述连接底板(3)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对接孔(32),所述连接底板(3)顶部的中央开设有连接槽(31),所述连接槽(31)与第一对接孔(32)相连通,所述螺纹柱(2)的顶部贯穿第一对接孔(32)的中央并延伸至连接槽(31)的内部,所述固定帽(4)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螺纹槽(44),所述固定帽(4)螺纹连接于螺纹柱(2)的顶部,所述连接底板(3)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槽(34),所述插槽(34)的内部固定插接有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凸块(6),所述防护板(5)远离连接底板(3)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撞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包括三角支架(1)、连接底板(3)和固定帽(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板(3)顶部且靠近中央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对接孔(33),所述三角支架(1)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所述连接底板(3)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对接孔(32),所述连接底板(3)顶部的中央开设有连接槽(31),所述连接槽(31)与第一对接孔(32)相连通,所述螺纹柱(2)的顶部贯穿第一对接孔(32)的中央并延伸至连接槽(31)的内部,所述固定帽(4)底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螺纹槽(44),所述固定帽(4)螺纹连接于螺纹柱(2)的顶部,所述连接底板(3)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插槽(34),所述插槽(34)的内部固定插接有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凸块(6),所述防护板(5)远离连接底板(3)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撞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大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4)的形状结构与连接槽(31)的形状结构相契合,所述固定帽(4)的底部与连接槽(31)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固定帽(4)的顶部与连接底板(3)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战征
申请(专利权)人:陈战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