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涉及沥青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包括上盛样皿、上垫片、下垫片、上圆筒、下圆筒以及下盛样皿,上盛样皿与上垫片通过弯折卡扣连接,上垫片与下垫片通过凸起卡扣连接,下垫片边缘与上圆筒上部开口处相互抵顶,上盛样皿与上圆筒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上圆筒和下圆筒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下圆筒与下盛样皿通过上下垫片连接。该装置不仅能简便地制备新旧沥青融合试件,还使目标试件不必反复加热导致老化,能准确模拟出现场路面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状态,提高试验精确度,同时该装置安全可靠且可反复利用,节约试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属于沥青性能测试
技术介绍
随着路面养护工程的增多,石油资源的短缺,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道路工作者越来越重视旧料的利用,厂拌热再生作为沥青路面旧料高效回收利用的可靠途径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目前用于面层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旧料的掺量一般在10%~30%之间,且很少用于上面层,一方面说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难以满足高性能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旧料的再生利用率还比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旧料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道路工作者开始致力于研究新旧沥青界面融合时的渗透行为及机理。在进行新旧沥青融合渗透行为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时,有一个关键步骤是制备新旧沥青融合渗透试件。一般均是先将新旧沥青分别在施工温度下加热至流动状态,然而在提取处于融合状态下的沥青试件时所采用的装置则不尽相同。有的研究方法是将流动状态下的旧沥青直接浇入到目标试验所需试模一半位置处,待冷却后再将流动状态下的新沥青浇入到剩余一半试模中,随即放入指定温度烘箱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保温,最后根据相应规范标准直接对试模中的沥青进行各项性能试验。此种方法的不足是在进行性能测试时,无法保证仪器测试的沥青试件部位就是新旧沥青发生融合渗透的区域。例如对其进行针入度试验时,测试针一般是先进入新沥青,再进入到融合沥青,因此其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存在疑问。还有的研究方法是先在铝箔管内加入旧沥青,冷却后再加入新沥青,然后将试管口折叠密封,在室温下静置,待沥青冷却后将其切割成三等分,中间部位即认定为新旧沥青发生界面融合的区域,将中间部位的融合沥青放到大小适中的盛样皿中,在施工温度下将其加热到可流动状态,然后将其浇入到相应试验所需试模中,最后根据相应规范标准对其进行各项性能试验。该方法的不足是对铝箔管需要进行人工切割,无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并且还要对融合后的沥青进行再次加热浇模,反复加热易引起沥青老化,影响测试结果。因此,亟需建立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装置来制备符合现场路面新旧沥青界面融合渗透状态的模拟试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不仅能简便地制备新旧沥青融合试件,还使目标试件不必反复加热导致老化,能准确模拟出现场路面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状态,提高试验精确度,同时该装置安全可靠且可反复利用,节约试验成本。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包括上盛样皿1、上垫片2、下垫片3、上圆筒4、下圆筒5以及下盛样皿6,上盛样皿1与上垫片2通过弯折卡扣10连接,上垫片2与下垫片3通过凸起卡扣11连接,下垫片3边缘与上圆筒4上部开口处相互抵顶,上盛样皿1与上圆筒4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上圆筒4和下圆筒5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下圆筒5与下盛样皿6通过上下垫片连接。进一步地,上盛样皿1和下盛样皿6均为高30mm、内径60mm、外径64mm一端封闭的圆环形金属材质物,上盛样皿1开口边缘处每隔90°设置一个长4mm、宽2mm、高4mm的缺口7,该缺口7数量有四个。进一步地,上圆筒4和下圆筒5均为高30mm、内径60mm、外径64mm的圆环形金属材质物,两个圆筒下部开口边缘处每隔90°均设置一个长4mm、宽2mm、高4mm的缺口7,两个圆筒上的缺口7数量均为四个。进一步地,上垫片2为直径60mm、厚3mm的金属材质物,上垫片2包含四个圆心角45°、半径28mm的扇形孔8,四个圆心角45°、半径30mm的实心扇形9,四个厚3mm的扇形把手13,四个长4mm、宽2mm、高4mm的弯折卡扣10,一个直径6mm、高3mm的圆柱形凸起卡扣11。进一步地,上垫片2中每隔90°设置一个扇形孔8,上垫片2沿实心扇形9顶面边缘向外延伸8mm设置扇形把手13,上垫片2中每个实心扇形9顶面边缘设置一个弯折卡扣10,上垫片2底面圆心处设置圆柱形凸起卡扣11。进一步地,下垫片3为直径60mm、厚5mm的金属材质物,下垫片3包含四个圆心角45°、半径28mm的扇形孔8,四个圆心角45°、半径30mm的实心扇形9,四个厚3mm的扇形把手13,一个直径6mm、高3mm的圆柱形缺口12。进一步地,下垫片3中每隔90°设置一个扇形孔8,下垫片3沿实心扇形9顶面边缘向外延伸8mm设置扇形把手13,下垫片3圆心处设置圆柱形缺口12。进一步地,上垫片2上的扇形把手13和下垫片3上的扇形把手13重合时,装置为流通状态,上垫片2上的扇形把手13和下垫片3上的扇形把手13均匀分散时,装置为封闭状态。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通过采用分离的上盛样皿、上垫片、下垫片、上圆筒、下圆筒以及下盛样皿,实现了多功能的标准化叠装组合。该装置不仅能够简便地制备新旧沥青融合试件,也能同时获得相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新旧沥青试件,方便后期进行沥青性能对比试验。该装置不破坏沥青融合状态,保温结束后即可将融合沥青直接浇入相应试验试模中,无须反复加热,避免沥青过度老化,可准确模拟出现场路面新旧沥青界面融合状态,提高了试验准确性,为新旧沥青融合行为机理及研究提供可靠保证。该装置尺寸固定,无须人工切割,提高了试验安全性,也减少融合区域确定不当而产生的取样误差问题,并且该装置可反复利用,节约了试验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试验装置,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表述用附图进行简单地说明。图1为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结构爆炸图;图3为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中上垫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中下垫片示意图;图5是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主视图。图中标号:1-上盛样皿;2-上垫片;3-下垫片;4-上圆筒;5-下圆筒;6-下盛样皿;7-缺口;8-扇形孔;9-实心扇形;10-弯折卡扣;11-凸起卡扣;12-圆柱形缺口;13-扇形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施例采用的材料和仪器包括:1.70号基质沥青。2.旧沥青。3.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一台。4.烘箱一台。5.针入度仪一台。如图1-5所示,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包括上盛样皿1、上垫片2、下垫片3、上圆筒4、下圆筒5以及下盛样皿6。上盛样皿1和上垫片2通过弯折卡扣10连接固定,上垫片2与下垫片3通过凸起卡扣11连接固定,下垫片3边缘与上圆筒4上部开口处相互抵顶,上盛样皿1与上圆筒4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为一个整体,上圆筒4与下圆筒5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为一个整体,下圆筒5与下盛样皿6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为一个整体,以实现上盛样皿1、上垫片2、下垫片3、上圆筒4、下圆筒5以及下盛样皿6之间的可分离式组合安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盛样皿(1)、上垫片(2)、下垫片(3)、上圆筒(4)、下圆筒(5)以及下盛样皿(6),上盛样皿(1)与上垫片(2)通过弯折卡扣(10)连接,上垫片(2)与下垫片(3)通过凸起卡扣(11)连接,下垫片(3)边缘与上圆筒(4)上部开口处相互抵顶,上盛样皿(1)与上圆筒(4)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上圆筒(4)和下圆筒(5)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下圆筒(5)与下盛样皿(6)通过上下垫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盛样皿(1)、上垫片(2)、下垫片(3)、上圆筒(4)、下圆筒(5)以及下盛样皿(6),上盛样皿(1)与上垫片(2)通过弯折卡扣(10)连接,上垫片(2)与下垫片(3)通过凸起卡扣(11)连接,下垫片(3)边缘与上圆筒(4)上部开口处相互抵顶,上盛样皿(1)与上圆筒(4)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上圆筒(4)和下圆筒(5)通过上下垫片连接,下圆筒(5)与下盛样皿(6)通过上下垫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盛样皿(1)和下盛样皿(6)均为高30mm、内径60mm、外径64mm一端封闭的圆环形金属材质物,上盛样皿(1)开口边缘处每隔90°设置一个弧长4mm、宽2mm、高4mm的缺口(7),该缺口(7)数量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筒(4)和下圆筒(5)均为高30mm、内径60mm、外径64mm的圆环形金属材质物,两个圆筒下部开口边缘处每隔90°均设置一个弧长4mm、宽2mm、高4mm的缺口(7),两个圆筒上的缺口(7)数量均为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渗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片(2)为直径60mm、厚3mm的金属材质物,上垫片(2)包含四个圆心角45°、半径28mm的扇形孔(8),四个圆心角45°、半径30mm的实心扇形(9),四个厚3mm的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温华梦,高磊,马翔,罗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