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61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9
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安装箱、移动电源、第一侧夹持组件、第二侧夹持组件、下限位组件和支撑组件;检测仪和移动电源均设置在安装箱内部;第一侧夹持组件和第二侧夹持组件设置在安装箱的侧壁上;下限位组件设置在安装箱的下端;支撑组件设置在安装箱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第一侧夹持组件、第二侧夹持组件和下限位组件,对检测仪的固定牢固,保证了检测仪的安全,方便外出进行检测工作;设置支撑组件,一方面方便调节装置的高度,便于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检测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便于缩小装置体积,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大麻素又称大麻类物质,是从印度大麻里发现的,也自然地存在于动物神经和免疫系统里,大麻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对镇痛、脑外伤、缺血性脑卒中、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癫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睡眠障碍等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另外,大麻素还可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青光眼、抗哮喘、止吐、刺激食欲等。在对大麻素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其定量检测,然而现有的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移动、运输很不方便,造成了检测工作的局限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本技术设置第一侧夹持组件、第二侧夹持组件和下限位组件,对检测仪的固定牢固,保证了检测仪的安全,方便外出进行检测工作;设置支撑组件,一方面方便调节装置的高度,便于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检测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便于缩小装置体积,方便携带。(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安装箱、移动电源、第一侧夹持组件、第二侧夹持组件、下限位组件和支撑组件;检测仪和移动电源均设置在安装箱内部;第一侧夹持组件和第二侧夹持组件设置在安装箱的侧壁上;下限位组件设置在安装箱的下端;支撑组件设置在安装箱的底部;第一侧夹持组件包括主夹持板、侧夹持板和第一弹性推动件;主夹持板设置两组,水平移动的两组主夹持板滑动连接安装箱的后端内壁;侧夹持板转动连接主夹持板的上下端;用于推动主夹持板朝向检测仪移动的第一弹性推动件设置两组,每组第一弹性推动件的一端连接安装箱的侧壁,另一端连接同侧的主夹持板;第二侧夹持组件包括第一螺杆和推动板;第一螺杆水平设置在安装箱的两侧,且与其螺纹连接;推动板转动连接第一螺杆,且位于同侧的安装箱侧壁及主夹持板之间,推动板的夹持端对应侧夹持板位置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弹性推动件;下限位组件包括挡板、移动块和第二螺杆;前后移动的挡板滑动连接安装箱的底部;安装箱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挡板移动轨迹匹配的滑槽;移动块设置在挡板的左右两端,且与对应侧滑槽滑动连接;第二螺杆转动设置在滑槽内,且与移动块螺纹连接;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套、伸缩杆、安装板和减震座;安装箱的底端设置有两组收纳槽;安装板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收纳槽的槽壁;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安装板,另一端连接支撑套;减震座设置在支撑套远离伸缩杆的一端。优选的,安装箱的上端设置有保护柜;移动电源放置在保护柜内。优选的,下限位组件还包括旋钮;旋钮转动设置在安装箱外壁上,且与第二螺杆连接。优选的,伸缩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支撑套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伸缩杆螺纹连接支撑套。优选的,安装箱上设置有提手。优选的,安装箱上设置有移动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一、本技术设置第一侧夹持组件、第二侧夹持组件和下限位组件,对检测仪的固定牢固,保证了检测仪的安全,方便外出进行检测工作;二、本技术设置支撑组件,一方面方便调节装置的高度,便于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检测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便于缩小装置体积,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中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中推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检测仪;2、安装箱;3、移动电源;4、第一侧夹持组件;5、第二侧夹持组件;6、下限位组件;7、支撑组件;8、第一螺杆;9、推动板;10、安装槽;11、挡板;12、移动块;13、第二螺杆;14、旋钮;15、支撑套;16、伸缩杆;17、安装板;18、减震座;19、提手;20、保护柜;21、主夹持板;22、侧夹持板;23、第一弹性推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1、安装箱2、移动电源3、第一侧夹持组件4、第二侧夹持组件5、下限位组件6和支撑组件7;检测仪1和移动电源3均设置在安装箱2内部;第一侧夹持组件4和第二侧夹持组件5设置在安装箱2的侧壁上;下限位组件6设置在安装箱2的下端;支撑组件7设置在安装箱2的底部;第一侧夹持组件4包括主夹持板21、侧夹持板22和第一弹性推动件23;主夹持板21设置两组,水平移动的两组主夹持板21滑动连接安装箱2的后端内壁;侧夹持板22转动连接主夹持板21的上下端;用于推动主夹持板21朝向检测仪1移动的第一弹性推动件23设置两组,每组第一弹性推动件23的一端连接安装箱2的侧壁,另一端连接同侧的主夹持板21;第二侧夹持组件5包括第一螺杆8和推动板9;第一螺杆8水平设置在安装箱2的两侧,且与其螺纹连接;推动板9转动连接第一螺杆8,且位于同侧的安装箱2侧壁及主夹持板21之间,推动板9的夹持端对应侧夹持板22位置设置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内设置有第二弹性推动件;下限位组件6包括挡板11、移动块12和第二螺杆13;前后移动的挡板11滑动连接安装箱2的底部;安装箱2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挡板11移动轨迹匹配的滑槽;移动块12设置在挡板11的左右两端,且与对应侧滑槽滑动连接;第二螺杆13转动设置在滑槽内,且与移动块12螺纹连接;支撑组件7包括支撑套15、伸缩杆16、安装板17和减震座18;安装箱2的底端设置有两组收纳槽;安装板17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收纳槽的槽壁;伸缩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安装板17,另一端连接支撑套15;减震座18设置在支撑套15远离伸缩杆16的一端。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箱2的上端设置有保护柜20;移动电源3放置在保护柜20内。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下限位组件6还包括旋钮14;旋钮14转动设置在安装箱2外壁上,且与第二螺杆13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伸缩杆16上设置有外螺纹;支撑套15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伸缩杆16螺纹连接支撑套1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箱2上设置有提手1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箱2上设置有移动轮。携带装置外出时,拉开两组主夹持板21,将检测仪1放入安装箱2,第一弹性推动件23推动主夹持板21朝向检测仪1移动,完成初步固定,旋转第一螺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仪(1)、安装箱(2)、移动电源(3)、第一侧夹持组件(4)、第二侧夹持组件(5)、下限位组件(6)和支撑组件(7);检测仪(1)和移动电源(3)均设置在安装箱(2)内部;第一侧夹持组件(4)和第二侧夹持组件(5)设置在安装箱(2)的侧壁上;下限位组件(6)设置在安装箱(2)的下端;支撑组件(7)设置在安装箱(2)的底部;/n第一侧夹持组件(4)包括主夹持板(21)、侧夹持板(22)和第一弹性推动件(23);主夹持板(21)设置两组,水平移动的两组主夹持板(21)滑动连接安装箱(2)的后端内壁;侧夹持板(22)转动连接主夹持板(21)的上下端;用于推动主夹持板(21)朝向检测仪(1)移动的第一弹性推动件(23)设置两组,每组第一弹性推动件(23)的一端连接安装箱(2)的侧壁,另一端连接同侧的主夹持板(21);/n第二侧夹持组件(5)包括第一螺杆(8)和推动板(9);第一螺杆(8)水平设置在安装箱(2)的两侧,且与其螺纹连接;推动板(9)转动连接第一螺杆(8),且位于同侧的安装箱(2)侧壁及主夹持板(21)之间,推动板(9)的夹持端对应侧夹持板(22)位置设置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内设置有第二弹性推动件;/n下限位组件(6)包括挡板(11)、移动块(12)和第二螺杆(13);前后移动的挡板(11)滑动连接安装箱(2)的底部;安装箱(2)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挡板(11)移动轨迹匹配的滑槽;移动块(12)设置在挡板(11)的左右两端,且与对应侧滑槽滑动连接;第二螺杆(13)转动设置在滑槽内,且与移动块(12)螺纹连接;/n支撑组件(7)包括支撑套(15)、伸缩杆(16)、安装板(17)和减震座(18);安装箱(2)的底端设置有两组收纳槽;安装板(17)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收纳槽的槽壁;伸缩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安装板(17),另一端连接支撑套(15);减震座(18)设置在支撑套(15)远离伸缩杆(16)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麻素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仪(1)、安装箱(2)、移动电源(3)、第一侧夹持组件(4)、第二侧夹持组件(5)、下限位组件(6)和支撑组件(7);检测仪(1)和移动电源(3)均设置在安装箱(2)内部;第一侧夹持组件(4)和第二侧夹持组件(5)设置在安装箱(2)的侧壁上;下限位组件(6)设置在安装箱(2)的下端;支撑组件(7)设置在安装箱(2)的底部;
第一侧夹持组件(4)包括主夹持板(21)、侧夹持板(22)和第一弹性推动件(23);主夹持板(21)设置两组,水平移动的两组主夹持板(21)滑动连接安装箱(2)的后端内壁;侧夹持板(22)转动连接主夹持板(21)的上下端;用于推动主夹持板(21)朝向检测仪(1)移动的第一弹性推动件(23)设置两组,每组第一弹性推动件(23)的一端连接安装箱(2)的侧壁,另一端连接同侧的主夹持板(21);
第二侧夹持组件(5)包括第一螺杆(8)和推动板(9);第一螺杆(8)水平设置在安装箱(2)的两侧,且与其螺纹连接;推动板(9)转动连接第一螺杆(8),且位于同侧的安装箱(2)侧壁及主夹持板(21)之间,推动板(9)的夹持端对应侧夹持板(22)位置设置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内设置有第二弹性推动件;
下限位组件(6)包括挡板(11)、移动块(12)和第二螺杆(13);前后移动的挡板(11)滑动连接安装箱(2)的底部;安装箱(2)的两侧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圆圆张熠平白旭蔡森杨征帆黄敏沈汉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梓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