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周边漂移错觉原理实现3D动态视觉效果的汽车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周边漂移错觉原理实现3D动态视觉效果的汽车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车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在需要设计出来的车灯能严格地满足法规要求外,整车客户对车灯的外观要求特别是点亮效果越来越重视,许多客户都有需求车灯在汽车启动或者关闭时能产生丰富的氛围效果。对于汽车尾灯来说,客户都喜欢新颖的设计,非常完美的点亮效果。所以越来越多的光导及厚壁件用于汽车尾灯,已达到透亮、均匀、造型多变的要求。当前车灯照明设计中多以静态的点亮效果呈现,许多客户希望能有生动的动态效果,尤其在汽车启动或者熄火时客户希望能有酷炫的氛围效果,为了实现这样的动态效果一般是通过复杂的电路设计达到控制LED有规则的亮灭实现,这往往需要昂贵且复杂的电子元器件来实现对光源的智能控制这样的设计不仅造价昂贵且需要很大的PCB板子支撑,尤其对于空间紧凑且要求性价比高的车来说,无疑是非常棘手的难题。如何既能满足客户对动态的需求又能用低成本的方法实现,这成了鱼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周边漂移错觉原理实现3D动态视觉效果的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1)、第一LED光源(2)、第二LED光源(3)、反射装置(4)、透明导光板(5)和透明覆罩薄层(6),所述第一LED光源(2)和第二LED光源(3)设置在PCB板(1)上,透明导光板(5)设置在PCB板(1)前方,反射装置(4)和透明覆罩薄层(6)分别设置在透明导光板(5)的两侧,所述第一LED光源(2)和第二LED光源(3)的数量一致且分别为两种不同颜色,所述透明导光板(5)上设置有入光面(5a)、下表面(5b)、上表面(5c)和光学微结构(5d),上表面(5c)位于透明导光板(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周边漂移错觉原理实现3D动态视觉效果的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1)、第一LED光源(2)、第二LED光源(3)、反射装置(4)、透明导光板(5)和透明覆罩薄层(6),所述第一LED光源(2)和第二LED光源(3)设置在PCB板(1)上,透明导光板(5)设置在PCB板(1)前方,反射装置(4)和透明覆罩薄层(6)分别设置在透明导光板(5)的两侧,所述第一LED光源(2)和第二LED光源(3)的数量一致且分别为两种不同颜色,所述透明导光板(5)上设置有入光面(5a)、下表面(5b)、上表面(5c)和光学微结构(5d),上表面(5c)位于透明导光板(5)的上端,下表面(5b)位于透明导光板(5)的下端,入光面(5a)位于透明导光板(5)的入光端,光学微结构(5d)位于下表面(5b),透明导光板(5)的入光面(5a)是具有锯齿形的入射面,所述透明导光板(5)的下表面(5b)分布着按非等宽度的椭圆图形排列的光学微结构(5d),所述光学微结构(5d)为微米级别的微结构,其形状为类半球结构,所述透明导光板(5)的形状为渐变的长方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周边漂移错觉原理实现3D动态视觉效果的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装置(4)为具有漫反射效果的非镀铝白色反射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周边漂移错觉原理实现3D动态视觉效果的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结构(5d)由至少上下两排并且至少左右两列的发光组组成,每个所述发光组中包含两个左右对称的发光单位,所述发光单位包含至少3个发光分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周边漂移错觉原理实现3D动态视觉效果的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发光组中相对左侧的发光单位的发光分量的宽度从左到右依次递增,对称的所述发光组中相对右侧的发光单位的发光分量的宽度从右到左依次递增,以营造所述发光机制从中间不断向两边延伸和旋转的发光视觉效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林亮,徐欢,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