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44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包括结构板,所述结构板的底部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工字钢,且每两组工字钢的底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组钢结构轨道。该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通过预埋件、工字钢和钢结构轨道的设置,可以稳定有效的将工作平台悬挂在高大建筑空间的顶部,与现有的落地式搭设的施工平台相比,不在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的空间高度适时的进行调整,同时不再占用大量的室内地面空间,有效的提高了对高大空间建筑的施工进度,也不会出现因地面的不平整而对工作平台造成的倾斜现象,在高空作业时的风险系数较低,安全性及稳定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在对于一些综合性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施工作业时,时常会涉及高大空间的主体骨架二次安装施工作业,如吊顶、机械设备及各种管道的安装,而在以往类似工序的施工作业中,常用落地式钢管结构搭设的操作施工平台,但此类施工平台在制备时费时费力,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的空间高度适时的进行调整,不但需要占用大量的室内地面空间,进而极大的影响到了其它工序的正产施工,而且为了确保在该类操作平台上的安全施工,对于室内空间地面的平整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以防止其在搭设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但是又无可避免的出现搭设的操作平台过高而带来的安全风险,致使此类操作平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效果较差且安全性较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故,亟需一种新型的操作平台以解决现有的落地式钢管结构搭设的操作平台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具备加快了施工的进度、节省了周转材料且减少了施工风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常用落地式钢管结构搭设的操作施工平台,但此类施工平台在制备时费时费力,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的空间高度适时的进行调整,不但需要占用大量的室内地面空间,进而极大的影响到了其它工序的正产施工,而且为了确保在该类操作平台上的安全施工,对于室内空间地面的平整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以防止其在搭设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但是又无可避免的出现搭设的操作平台过高而带来的安全风险,致使此类操作平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效果较差且安全性较低,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包括结构板,所述结构板的底部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工字钢,且每两组工字钢的底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组钢结构轨道,所述钢结构轨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活动连接在钢结构轨道上的滑轮组传动连接。进一步,所述钢结构轨道采用的是工字钢滑动导轨系统,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高层区域的一跨。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的数目是设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工作平台顶部的两侧,同时两组工作平台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的传动实现同向转动。进一步,所述预埋件以四的倍数成矩形状布置,且每组预埋件之间的宽度设为3000毫米。有益效果1、该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通过预埋件、工字钢和钢结构轨道的设置,可以稳定有效的将工作平台悬挂在高大建筑空间的顶部,与现有的落地式搭设的施工平台相比,不在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的空间高度适时的进行调整,同时不再占用大量的室内地面空间,有效的提高了对高大空间建筑的施工进度,也不会出现因地面的不平整而对工作平台造成的倾斜现象,在高空作业时的风险系数较低,安全性及稳定性较高。2、该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通过钢结构轨道、滑轮组、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工作平台的水平移动施工,与现有的落地式搭设的施工平台相比,进而可以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对高大空间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二次施工作业,而不需要在地面上对操作平台进行移动作业,不用再占用地面来进行高空施工作业,从而有效的节省了周转材料的使用,进一步地加快了高空施工的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钢结构轨道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结构板;2、预埋件;3、工字钢;4、钢结构轨道;5、滑轮组;6、工作平台;7、驱动电机;8、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包括结构板1,结构板1的底部设有预埋件2,预埋件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工字钢3,且每两组工字钢3的底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组钢结构轨道4,钢结构轨道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轮组5,滑轮组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工作平台6,工作平台6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且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8与活动连接在钢结构轨道4上的滑轮组5传动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钢结构轨道4采用的是工字钢滑动导轨系统,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高层区域的一跨。其中,对于钢结构轨道4采用工字钢滑动导轨系统的设置,使得钢结构轨道4在带动滑轮组5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可以承受较大程度的载荷而不易发生变形。其中,对于钢结构轨道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高层区域的一跨的设置,以便于对工作平台6进行拆装作业,并为材料的储存及操作人员的上下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区域。本技术方案中,传动机构8的数目是设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工作平台6顶部的两侧,同时两组工作平台6之间通过传动机构8的传动实现同向转动。本技术方案中,预埋件2以四的倍数成矩形状布置,且每组预埋件2之间的宽度设为3000毫米。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搭设措施:首先,根据项目施工的要求进行对操作平台的钢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并计算工作平台6的钢构件受力,验算其本身钢构件的最大应力比和最大挠度,同时计算工作平台6四个拐点所需要的悬挂力,出具详细参数三维模型,并委托正规的工厂进行加工;其次,根据工作平台6及对各项荷载的要求,通过设计与沟通、验算,深化确定钢结构轨道4的主体结构预埋件2的位置并对主体进行一定地加强措施,使其满足平台的使用期荷载;然后,根据工作平台6及施工载荷的要求,具体深化设计预埋件2的位置验算并确定钢结构轨道4具体型号和尺寸等参数;之后,当需要安装工作平台6的区域主体结构强度达到100%后,利用主体结构施工模架平台安装钢结构轨道4,且导轨两端分别延伸至高层区域的一跨;最后,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验收及预启动试验,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险措施:a、在滑轮组5的内部设有紧急移动及停止限位等安全机构;b、施工过程中通过安全绳连接工人与结构板1底部的吊环,以防止意外的发生;c、在主体结构每层的边柱预埋有挂钩,且挂钩的锚入长度及直径是经过经验算并确定的,并张拉水平兜网挂钩锚固竖向间距及兜网数量是根据操作高度及规范要求布设的。拆除措施:在使用完毕后,在钢结构轨道4的顶部焊接吊环,采用逐步退让的方法分段割除钢结构轨道4,并以预埋件为支点通过电动葫芦和滑轮将分段的钢结构轨道4依次拆除至地面。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7与工作平台6之间的传动连接,利用驱动电机7的正反转来带动工作平台6沿着钢结构轨道4的轨迹水平移动施工,以实现对高大建筑空间内中的吊顶、机械设备及各种管道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包括结构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1)的底部设有预埋件(2),所述预埋件(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工字钢(3),且每两组工字钢(3)的底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组钢结构轨道(4),所述钢结构轨道(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轮组(5),所述滑轮组(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工作平台(6),所述工作平台(6)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且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8)与活动连接在钢结构轨道(4)上的滑轮组(5)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23 CN 20201032585801.一种用于吊顶施工的滑动导轨式操作平台,包括结构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1)的底部设有预埋件(2),所述预埋件(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工字钢(3),且每两组工字钢(3)的底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组钢结构轨道(4),所述钢结构轨道(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轮组(5),所述滑轮组(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工作平台(6),所述工作平台(6)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且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8)与活动连接在钢结构轨道(4)上的滑轮组(5)传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怀长刘翔宇祝德水张冬阳焦亮张亚龙高笃晓吴亚鹏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