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43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包括温湿记录仪、控制机组、调节机组,其中调节机组包括室内箱体和室外机箱,室内箱体包括底座和顶箱,底座内置电机、备用蓄电池、风扇和蓄水空间,后侧左下角与自来水系统连接,用于蓄水空间蓄水,蓄水空间中设置有液位调节器,内部通过PVC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设置超声波加湿器,前端设置有自来水净化器,净化器末端用毛细管与底座内蓄水空间相连,将净化后的水雾化为超微粒子后底座通过风扇将其扩散到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采用超声波加湿器将水雾化,避免了水汽直接喷射造成档案污染,底座风扇加速了雾化水汽的散播,避免短时间内某一区域湿度超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室内环境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大中型机关一般都设有档案机构,是为了集中统一管理单位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而建立起来的一个部门,具备多项防护措施,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防潮和防高温措施。在防潮工作方面,设置湿度计掌握库房内湿度变化情况,将湿度保持在45-60%,且日变化不大于±5%;在防高温工作方面,注意掌握库房的温度变化情况,当库房温度超出规定界限时,采取空调机升降温度,使库内温度保持在14-24℃,且日变化不大于±2℃。现有的档案室主要依靠人工开关空调和洒水等措施来调控温湿度,不能进行实时的检测和控制,且当温度过高而未发现并进行调节时极易引发火灾,威胁着档案室内资料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包括温湿记录仪、控制机组、调节机组,其中:温湿记录仪位于档案室一角,设置温度通用探头和湿度探头;控制机组位于档案室入口处,包括温湿度数据存储设备和控制主机;调节机组包括室内箱体和室外机箱两部分,室内箱体包括底座和顶箱,室外机箱为空调机外置设备;底座内置电机、备用蓄电池、风扇和蓄水空间,后侧左下角与自来水系统连接,用于蓄水空间蓄水,蓄水空间中设置有液位调节器,顶箱外部罩有PVC材质网状外壳,内部通过PVC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设置超声波加湿器,前端设置有自来水净化器,净化器末端用毛细管与底座内蓄水空间相连,将净化后的水雾化为超微粒子后底座通过风扇将其扩散到室内;顶箱右侧部分为空调系统,包括室内蒸发器,四通阀和毛细管件,通过管路线路与室外箱体连接共同组成空调系统用于室内温度调节。优选的,蓄水空间位于底座最下端,为L型中空PVC结构,后侧左下角开口通过PVC水管与档案室外自来水管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组与调节机组均为自带电源独立控制型装置组,设置有断电保护装置。本技术的所取得的技术优势:本技术提供的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采用超声波加湿器将水雾化,避免了水汽直接喷射造成档案污染,底座风扇加速了雾化水汽的散播,避免短时间内某一区域湿度超限。蓄水池内安装有液位调机装置控制档案室外自来水阀门,可以自动为蓄水空间蓄水,且避免了水溢出。附图说明图1为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温湿记录仪结构示意图;图3为控制机组结构示意图;图4为调节机组结构概图;图5为调节机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调节机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空调室内机与室外机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温湿度数据存储端、2-显示屏、3-CPU主机、4-室外机箱、5-调节机组室内箱体、6-备用蓄电池、7-抽水机、8-蓄水空间、9-液位调节器、10-风扇、11-超声波加湿器、12-自来水净化器、13-空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包括温湿记录仪、控制机组、调节机组,分为记录系统、控制系统和调节系统三大主要部分,以数据线连接三个独立运行的系统。温湿记录仪用于记录实时温湿度并传递给控制机组,控制机组对传递来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后控制调节机组对档案室温湿度进行实时调节。温湿记录仪位于档案室一角,内置NTC温度通用探头和海旭系列湿度探头等,以数据线与控制机组连接,将档案室温湿度实时数据传递给温湿度数据存储端。控制机组位于档案室入口处,包括温湿度数据存储设备、CPU主机和显示屏三部分。温湿度数据存储设备一端与温湿记录仪连接,用于接收温湿度数据,另一端与CPU主机连接,用于将数据传递给CPU控制系统。CPU主机和显示屏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一端与温湿度数据存储设备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机组连接,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存储设备传递来的温湿度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分析后,控制调节机组进行档案室温湿度实时调节。控制系统内置APP可以进行设备参数查询与修改、云平台上传和远程技术操作,除此之外还具有超限报警等功能。调节机组包括室内箱体和室外机箱两部分,室内箱体包括底座和顶箱,室外机箱为空调机外置设备,包括室外压缩机,冷凝器等。底座内置电机、备用蓄电池、风扇、蓄水空间等设备。后侧左下角与自来水系统连接,用于蓄水空间蓄水,蓄水空间中设有液位调节器,用以控制位于档案室外的自来水开关阀门,防止装置漏渗造成污染,右下角有电源接口和数据线接口,用于与控制机组连接。底座下方设置了万向轮和限位装置,有利于仪器搬运和固定。顶箱外部罩有PVC材质网状外壳,内部通过PVC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设置超声波加湿器,前端设有自来水净化器,净化器末端用毛细管与底座内蓄水空间相连,将净化后的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然后底座风扇开启将其扩散到室内;顶箱右侧部分为空调系统,包括室内蒸发器,四通阀,毛细管组件,通过管路线路与室外箱体连接共同组成空调系统用于室内温度调节。控制机组与调节机组均为自带电源独立控制型装置组,设有断电保护装置。正常情况下,两机组电源接普通供电回路工作,并对所带蓄电池充电;当正常电源突然切断时,备用蓄电池自动进行供电,保证了设备的不间断运行,有效确保了档案室温湿度的恒定。如图1至3中所示,温湿记录仪安装在档案室一角,记录的数据通过数据线传递给位于档案室入口处的控制机组部分的温湿度数据存储端1,温湿度数据存储端1通过数据线与CPU主机3连接,对传递来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接着,CPU主机3通过数据线与调节机组连接,控制调节机组工作,调节机组在接收到控制机组的指令后对档案室环境进行调节。如图4至6中所示调节机组先安装底座,再安装上部机箱,最后安装室外机箱。蓄水空间8位于底座最下端,为一“L”型中空PVC结构,后侧左下角开口通过PVC水管与档案室外自来水管道连接。蓄水空间8顶端中部安装液位调节器9,其中不锈钢空心浮球会随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当蓄水空间8内水位达到设计最高水位时,触动液位调节器中开关9,开关关闭位于档案室外的自来水阀门,蓄水空间8停止蓄水。当水位下降到设计最低水位时触动开关进行蓄水。蓄水空间8上侧左前方位安装抽水机7,抽水机7通过PVC毛细管一端连接蓄水空间,另一端连接上部机箱自来水净化器12,将蓄水空间中的水抽入上部机箱内。蓄水空间8上部右侧安装电动机,电动机上安装风扇10,主要作用是对上部机箱产生的水汽进行扩散。另外,备用蓄电池5安装在蓄水空间8的上部左侧,主要作用是当正常电源切断时,备用蓄电池5自动供电,保证仪器连续工作。上部机箱分为左右两部分,中间以PVC隔板相隔。左侧前端安装自来水净化器12,其一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湿记录仪、控制机组、调节机组,其中:/n温湿记录仪位于档案室一角,设置温度通用探头和湿度探头;/n控制机组位于档案室入口处,包括温湿度数据存储设备和控制主机;/n调节机组包括室内箱体和室外机箱两部分,室内箱体包括底座和顶箱,室外机箱为空调机外置设备;底座内置电机、备用蓄电池、风扇和蓄水空间,后侧左下角与自来水系统连接,用于蓄水空间蓄水,蓄水空间中设置有液位调节器,顶箱外部罩有PVC材质网状外壳,内部通过PVC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设置超声波加湿器,前端设置有自来水净化器,净化器末端用毛细管与底座内蓄水空间相连,将净化后的水雾化为超微粒子后底座通过风扇将其扩散到室内;顶箱右侧部分为空调系统,包括室内蒸发器,四通阀和毛细管件,通过管路线路与室外箱体连接共同组成空调系统用于室内温度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档案室温湿检测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湿记录仪、控制机组、调节机组,其中:
温湿记录仪位于档案室一角,设置温度通用探头和湿度探头;
控制机组位于档案室入口处,包括温湿度数据存储设备和控制主机;
调节机组包括室内箱体和室外机箱两部分,室内箱体包括底座和顶箱,室外机箱为空调机外置设备;底座内置电机、备用蓄电池、风扇和蓄水空间,后侧左下角与自来水系统连接,用于蓄水空间蓄水,蓄水空间中设置有液位调节器,顶箱外部罩有PVC材质网状外壳,内部通过PVC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设置超声波加湿器,前端设置有自来水净化器,净化器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孟秀梅殷娜赵果萍赵楠张晓婧刘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