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826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回火炉,所述回火炉的进料口一侧安装有上料机械手,所述回火炉的出料口一侧安装有卸料机械手,所述回火炉的内腔中安装有输送网带,所述输送网带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将长柄零部件的长柄卡接支撑的卡板,所述回火炉的底部安装有驱动所述输送网带运转的传动装置。本回火炉的上料和卸料作业均采用机械手自动完成,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员操作,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在平面输送网带的基础上,增加多排若干个连在一起的卡板,并通过卡板顶部的凹槽将长柄零部件支撑起来,避免长柄零部件在回火过程中变形,保证长柄零部件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火炉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回火炉主要用于中频淬火机床后面的回火热处理,国内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回火的这道工序仍然采用的是人工将工件放在回火炉上面进行回火。针对于长柄零部件的回火热处理,比如常见的:长柄三柱槽壳。对于这种长柄零部件工件,现在的回火炉结构仍然采用箱式回火炉,这种比较传统的结构,操作也是人工操作为主,搬运过程费时费力。有些长柄零部件工件的柄杆长度达到50-60cm,如果按照传统回火炉的摆放方式,工件站立起来摆放,那么炉内的高度太高,容易造成电能的浪费,回火炉整体的使用成本也变高。如果将长柄零部件工件横放在网带上,就会造成工件直径小的柄杆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变形,对长柄零部件工件后续加工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遇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回火炉,所述回火炉的进料口一侧安装有上料机械手,所述回火炉的出料口一侧安装有卸料机械手,所述回火炉的内腔中安装有输送网带,所述输送网带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将长柄零部件的长柄卡接支撑的卡板,所述回火炉的底部安装有驱动所述输送网带运转的传动装置。上述方案中,所述卡板在所述输送网带上竖直设置有多排,每排中的所述卡板均相互串连,所述卡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上述方案中,所述凹槽为半圆槽、弧形槽、V型槽、U型槽、斜边扩口槽中的任意一种。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经过中频淬火机床淬火完毕的长柄零部件被输送至回火炉的进料口时,上料机械手开启动作将长柄零部件横向放置在静止的输送网带上;S2:在每一纵向输送网带上工件摆放完毕后,通过PLC系统控制传动装置驱动输送网带运转,输送网带向前移动至下一工件放置工位,而后停止运行,等待上料机械手放置长柄零部件工件;S3:经过回火炉回火完毕的长柄零部件被输送至回火炉的出料口时,卸料机械手开启动作将长柄零部件从静止的输送网带上夹走,放置到下一道工序中。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在放置长柄零部件工件时,输送网带的静止时间为1~2分钟。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每一纵向输送网带上放置两个长柄零部件工件,其长柄杆位于输送网带的内侧。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在夹走长柄零部件工件时,输送网带的静止时间与放置长柄零部件工件时的时间相同,为共同作业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回火炉的上料和卸料作业均采用机械手自动完成,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员操作,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通过PLC全自动化的控制,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本回火炉中在平面输送网带的基础上,增加多排若干个连在一起的卡板,并通过卡板顶部的凹槽将长柄零部件支撑起来,避免长柄零部件在回火过程中变形,保证长柄零部件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回火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回火炉的内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输送网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回火炉;11-传动装置;12-输送网带;13-加热线圈;14-风机;15-卡板;2-上料机械手;3-卸料机械手;4-长柄零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回火炉1,在回火炉1的进料口一侧安装有上料机械手2,用于为回火炉1上料,在回火炉1的出料口一侧安装有卸料机械手3,用于为回火炉1下料。回火炉1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内壁中的加热线圈13将放置于内部的工件进行加热回火,回火完毕后,运出工件。在非工作状态时,打开炉门以及开启顶部的风机14与外界的空气置换,使其慢慢冷却下来。在回火炉1的内腔中安装有输送网带12,回火炉1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输送网带12运转的传动装置11。传动装置11一般采用电机带动链轮转动,再带动输送网带12在回火炉1中循环输送,传动装置11与输送网带12为现有的技术,在此不多复述。在输送网带12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将长柄零部件4的长柄卡接支撑的卡板15,实施时,卡板15在输送网带12上竖直设置有多排,每排中的卡板15均相互串连。若干个卡板15沿着输送网带12的输送方向相互串连在一起,按照输送网带12的宽度可以设置多排。长柄零部件4的长柄就是卡接在卡板15顶部的凹槽16内,一般至少需要两个卡板15将长柄零部件4支撑起来。请参阅图5,在卡板1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凹槽16为半圆槽、弧形槽、V型槽、U型槽、斜边扩口槽中的任意一种,均可以将长柄零部件4支撑起来,具体为长柄零部件4工件中直径小的柄杆搁在凹槽16内。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经过中频淬火机床淬火完毕的长柄零部件被输送至回火炉的进料口时,上料机械手开启动作将长柄零部件横向放置在静止的输送网带上。在放置长柄零部件工件时,输送网带的静止时间为1~2分钟,因为中频淬火机床的工作节拍大约在60秒输送出一件长柄零部件,输出两件工件需要2分钟左右,因此为了方便上料机械手放置工件,此时网带是停止不动的。S2:在每一纵向输送网带上工件摆放完毕后,通过PLC系统控制传动装置驱动输送网带运转,输送网带向前移动至下一工件放置工位,而后停止运行,等待上料机械手放置长柄零部件工件。每一纵向输送网带上放置两个长柄零部件工件,其长柄杆位于输送网带的内侧。S3:经过回火炉回火完毕的长柄零部件被输送至回火炉的出料口时,卸料机械手开启动作将长柄零部件从静止的输送网带上夹走,放置到下一道工序中。在夹走长柄零部件工件时,输送网带的静止时间与放置长柄零部件工件时的时间相同,为共同作业时间。因为出料口的出料方式是当进料口的上料机械手在放料的过程中,放置两个工件会有2分钟左右的网带停顿时间,在这个2分钟的时间内,出料口的卸料机械手将横向放置在输送网带上的工件夹走,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样就形成一个全自动化的生产模式。本回火炉的上料和卸料作业均采用机械手自动完成,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员操作,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通过PLC全自动化的控制,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本回火炉中在平面输送网带12的基础上,增加多排若干个连在一起的卡板15,并通过卡板15顶部的凹槽16将长柄零部件4支撑起来,避免长柄零部件4在回火过程中变形,保证长柄零部件4的生产质量。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包括回火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炉(1)的进料口一侧安装有上料机械手(2),所述回火炉(1)的出料口一侧安装有卸料机械手(3),所述回火炉(1)的内腔中安装有输送网带(12),所述输送网带(12)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将长柄零部件(4)的长柄卡接支撑的卡板(15),所述回火炉(1)的底部安装有驱动所述输送网带(12)运转的传动装置(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包括回火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炉(1)的进料口一侧安装有上料机械手(2),所述回火炉(1)的出料口一侧安装有卸料机械手(3),所述回火炉(1)的内腔中安装有输送网带(12),所述输送网带(12)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将长柄零部件(4)的长柄卡接支撑的卡板(15),所述回火炉(1)的底部安装有驱动所述输送网带(12)运转的传动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5)在所述输送网带(12)上竖直设置有多排,每排中的所述卡板(15)均相互串连,所述卡板(1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为半圆槽、弧形槽、V型槽、U型槽、斜边扩口槽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长柄零部件自动上料卸料的回火炉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经过中频淬火机床淬火完毕的长柄零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保华蒋桃华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丰华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