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亮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025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包括安装在墙体内的窗框及窗体,所述窗框与墙体之间填充有防水胶,所述窗框的内底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窗体的阻水棱,所述阻水棱为中空结构,所述阻水棱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通水口,所述窗框的内部设有排水槽,所述窗框内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将排水槽、阻水棱内部连通,所述窗框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排水槽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窗框与墙体接触的端面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密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水通过通水口导流至排水槽内,在通过排水口排出,有效防水避免水进入室内,并设置密封机构,可保持长期、有效的密封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门窗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门窗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要很大的影响,而建筑外门窗则是一边面向室外,一边面向室内结构的门窗,建筑外门窗存在安装缝隙,雨天缝隙容易渗水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环境,因此需要对缝隙进行防水措施。现有的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其排水的能力较差,且窗框与墙体之间密封一般通过单一填充密封胶,密封胶在后期使用出现老化、龟裂,防水变差,而重新打胶又较为繁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包括安装在墙体内的窗框及窗体,所述窗框与墙体之间填充有防水胶,所述窗框的内底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窗体的阻水棱,所述阻水棱为中空结构,所述阻水棱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通水口,所述窗框的内部设有排水槽,所述窗框内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将排水槽、阻水棱内部连通,所述窗框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排水槽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窗框与墙体接触的端面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密封机构。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放置槽内的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过窗框并连接有充气嘴,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位于膨胀气囊的下方,且密封垫与墙体接触,所述窗框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放置槽连通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塞。优选地,所述排水口内设有纱网。优选地,所述排水槽的内底壁为斜面结构。优选地,所述阻水棱与窗框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密封垫材质为橡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阻水棱、通水口、连接通道、排水槽、排水口,可有效将雨水阻挡,并将水通过通水口导流至排水槽内,在通过排水口排出,有效防水避免水进入室内。通过设置密封机构,随着使用时间延长,窗框与墙体之间填充的防水胶会出现老化开裂的现象,防水能力下降,通过设置密封垫可起到二次阻水的效果,通过膨胀气囊膨胀产生的抵压力,使得密封垫与窗框、墙体严密贴合,提高防水效果,且密封垫通过密封槽取出、更换较为方便,传统重新打密封胶较为繁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窗体、2连接通道、3排水槽、4排水口、5窗框、6防水胶、7墙体、8通水口、9阻水棱、10膨胀气囊、11密封垫、12密封槽、13密封塞、14充气嘴、15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包括安装在墙体7内的窗框5及窗体1,窗框5与墙体7之间填充有防水胶6,窗框5的内底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窗体1的阻水棱9,阻水棱9为中空结构,阻水棱9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通水口8,窗框5的内部设有排水槽3,窗框5内设有连接通道2,连接通道2将排水槽3、阻水棱9内部连通,窗框5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排水槽3连通的排水口4,窗框5与墙体7接触的端面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密封机构。本技术中,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放置槽内的膨胀气囊10,膨胀气囊10上设有进气管15,进气管15的另一端穿过窗框5并连接有充气嘴14,放置槽内设有密封垫11,密封垫11位于膨胀气囊10的下方,且密封垫11与墙体7接触,窗框5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放置槽连通的密封槽12,密封槽12内设有密封塞13,通过设置密封机构,随着使用时间延长,窗框5与墙体7之间填充的防水胶6会出现老化开裂的现象,防水能力下降,通过设置密封垫11可起到二次阻水的效果,通过膨胀气囊10膨胀产生的抵压力,使得密封垫11与窗框5、墙体7严密贴合,提高防水效果,且密封垫11通过密封槽12取出、更换较为方便,传统重新打密封胶较为繁琐。具体的,排水口4内设有纱网,放置杂物进入排水槽3造成堵塞。具体的,排水槽3的内底壁为斜面结构,导流排水更快。具体的,阻水棱9与窗框5一体成型、结构更牢固。具体的,密封垫11材质为橡胶,质地软可与墙体7充分贴合,密封效果好。本技术通过设置阻水棱9、通水口8、连接通道2、排水槽3、排水口4,可有效将雨水阻挡,并将水通过通水口8导流至排水槽3内,在通过排水口4排出,有效防水避免水进入室内。随着使用时间延长,窗框5与墙体7之间填充的防水胶6会出现老化开裂的现象,防水能力下降,通过设置密封垫11可起到二次阻水的效果,通过膨胀气囊10膨胀产生的抵压力,使得密封垫11与窗框5、墙体7严密贴合,提高防水效果,且密封垫11通过密封槽12取出、更换较为方便,传统重新打密封胶较为繁琐。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包括安装在墙体(7)内的窗框(5)及窗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5)与墙体(7)之间填充有防水胶(6),所述窗框(5)的内底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窗体(1)的阻水棱(9),所述阻水棱(9)为中空结构,所述阻水棱(9)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通水口(8),所述窗框(5)的内部设有排水槽(3),所述窗框(5)内设有连接通道(2),所述连接通道(2)将排水槽(3)、阻水棱(9)内部连通,所述窗框(5)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排水槽(3)连通的排水口(4),所述窗框(5)与墙体(7)接触的端面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密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包括安装在墙体(7)内的窗框(5)及窗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5)与墙体(7)之间填充有防水胶(6),所述窗框(5)的内底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窗体(1)的阻水棱(9),所述阻水棱(9)为中空结构,所述阻水棱(9)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通水口(8),所述窗框(5)的内部设有排水槽(3),所述窗框(5)内设有连接通道(2),所述连接通道(2)将排水槽(3)、阻水棱(9)内部连通,所述窗框(5)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排水槽(3)连通的排水口(4),所述窗框(5)与墙体(7)接触的端面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密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门窗用缝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放置槽内的膨胀气囊(10),所述膨胀气囊(10)上设有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李康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