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44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中部且嵌设于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的拉接板以及设置于连接杆两端的第一拉接杆和第二拉接杆,第一拉接杆远离拉接板一端周长大于第一拉接杆靠近拉接板一端周长,第二拉接杆远离拉接板一端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二拉接杆靠近拉接板一端的周长,拉接板两侧均开设有拉接凹槽,拉接凹槽的开口面积小于槽底面积。其采用二层叠加做法,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浇筑而成,无需保温层,不仅节省造价和生产工序,而且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保温层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得到加速发展,但传统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外叶板、保温层、内叶板的三层叠加做法,此种做法工序多,节点构造复杂,且预制板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中间的保温层,达不到整个建筑的保温隔热节能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其采用二层叠加做法,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浇筑而成,无需保温层,不仅节省造价和生产工序,而且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保温层容易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的中部且嵌设于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的拉接板以及设置于连接杆两端的第一拉接杆和第二拉接杆,所述第一拉接杆远离拉接板一端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一拉接杆靠近拉接板一端的周长,所述第二拉接杆远离拉接板一端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二拉接杆靠近拉接板一端的周长,所述拉接板两侧均开设有拉接凹槽,所述拉接凹槽的开口面积小于槽底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拉接杆远离拉接板一端的周长大于第一拉接杆靠近拉接板一端的周长,第二拉接杆远离拉接板一端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二拉接杆靠近拉接板一端的周长,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之间的拉接性能;连接杆使第一拉接杆和第二拉接杆建立力的传递关系,相互拉接。用于浇筑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的混凝土分别填充于拉接板的两侧拉接凹槽内腔并固化后,由于抗拉凹槽的开口直径小于槽底直径,所以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之间拉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增强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因此,本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浇筑而成,无需保温层,并且本技术的保温性能由保温混凝土外叶板提供,不仅节省造价和生产工序,而且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保温层容易损坏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接凹槽呈环状设置,且连接杆和拉接板的连接端位于拉接凹槽的中部环孔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拉接板的侧面面积,使拉接凹槽的覆盖率足够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接凹槽的槽底连接有拉接凸缘,所述拉接凸缘连接端的截面积小于抗拉凸缘拉接非连接端的截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抗拉凸缘连接端的截面积小于抗拉凸缘非连接端的截面积,抗拉凸缘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之间连接强度以及增强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分别与第一拉接杆、第二拉接杆以及拉接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连接简单,连接强度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拉接杆靠近拉接板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盲孔,所述第二拉接杆靠近拉接板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盲孔,所述拉接板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连接杆分别与第一螺纹盲孔、第二螺纹盲孔以及螺纹通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连接杆与第一拉接杆、第二拉接杆以及拉接板的螺纹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周向环形凹槽和第二周向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周向环形凹槽位于第一拉接杆的螺纹连接端的区域范围内,所述第二周向环形凹槽位于第二拉接杆的螺纹连接端的区域范围内,所述第一周向环形凹槽和第二周向环形凹槽内分别安装有遇水膨胀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水膨胀环的设置,在浇筑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时,遇水膨胀环遇水膨胀,增强第一拉接杆、第二拉接杆分别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强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之间连接强度,进而增强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遇水膨胀环包括具有开口的环体部,所述环体部的两端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遇水膨胀环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体部的一端连接有上舌部,所述环体部的另一端连接有下舌部,所述上舌部与环体部形成用于容纳下舌部的上嵌合槽,所述下舌部与环体部形成用于容纳上舌部的下嵌合槽,上舌部和下舌部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下舌部与下嵌合槽以及上舌部与上嵌合槽的配合,使得环体部的两端连接位置相对固定;另一方面环体部的具有上环口和下环口,上环口和下环口相错设置,提高了遇水膨胀环的连接强度和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舌部开设有上连接槽,所述环体部连接有与上连接槽相适配的上连接条,所述上连接条和上连接槽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舌部开设有下连接槽,所述环体部连接有与下连接槽相适配的下连接条,所述下连接条和下连接槽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浇筑而成,无需保温层,并且本技术的保温性能由保温混凝土外叶板提供,不仅节省造价和生产工序,而且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保温层容易损坏的问题。第二、用于浇筑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的混凝土分别填充于拉接板的两侧拉接凹槽内腔并固化后,由于抗拉凹槽的开口直径小于槽底直径,所以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之间拉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增强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第三、在浇筑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时,遇水膨胀环遇水膨胀,增强第一拉接杆、第二拉接杆分别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强钢筋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之间连接强度,进而增强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线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连接组件和遇水膨胀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遇水膨胀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筋混凝土内叶板;11、钢筋骨架;2、保温混凝土外叶板;3、连接组件;31、连接杆;311、第一周向环形凹槽;312、第二周向环形凹槽;32、拉接板;321、螺纹通孔;322、拉接凹槽;3221、拉接凸缘;33、第一拉接杆;331、第一螺纹盲孔;34、第二拉接杆;4、遇水膨胀环;41、环体部;42a、上舌部;43a、上连接槽;44a、下嵌合槽;45a、下连接条;42b、下舌部;43b、下连接槽;44b、上嵌合槽;45b、上连接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内叶板1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2,钢筋混凝土内叶板1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2的形状均为矩形设置。钢筋混凝土内叶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内叶板(1)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2),所述钢筋混凝土内叶板(1)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杆(31)、设置于连接杆(31)的中部且嵌设于钢筋混凝土内叶板(1)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2)的拉接板(32)以及设置于连接杆(31)两端的第一拉接杆(33)和第二拉接杆(34),所述第一拉接杆(33)远离拉接板(32)一端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一拉接杆(33)靠近拉接板(32)一端的周长,所述第二拉接杆(34)远离拉接板(32)一端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二拉接杆(34)靠近拉接板(32)一端的周长,所述拉接板(32)两侧均开设有拉接凹槽(322),所述拉接凹槽(322)的开口面积小于槽底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内叶板(1)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2),所述钢筋混凝土内叶板(1)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杆(31)、设置于连接杆(31)的中部且嵌设于钢筋混凝土内叶板(1)和保温混凝土外叶板(2)的拉接板(32)以及设置于连接杆(31)两端的第一拉接杆(33)和第二拉接杆(34),所述第一拉接杆(33)远离拉接板(32)一端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一拉接杆(33)靠近拉接板(32)一端的周长,所述第二拉接杆(34)远离拉接板(32)一端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二拉接杆(34)靠近拉接板(32)一端的周长,所述拉接板(32)两侧均开设有拉接凹槽(322),所述拉接凹槽(322)的开口面积小于槽底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接凹槽(322)呈环状设置,且连接杆(31)和拉接板(32)的连接端位于拉接凹槽(322)的中部环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接凹槽(322)的槽底连接有拉接凸缘(3221),所述拉接凸缘(3221)连接端的截面积小于抗拉凸缘拉接非连接端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1)分别与第一拉接杆(33)、第二拉接杆(34)以及拉接板(3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拉接杆(33)靠近拉接板(32)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盲孔(331),所述第二拉接杆(34)靠近拉接板(32)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盲孔,所述拉接板(32)开设有螺纹通孔(321);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志良杨晓慧刘国祥赵安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