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色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4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变色墙体,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墙本体,上墙本体的左侧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接有加热板、内感温变色板与变色涂料层,通过在上墙本体的左侧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接有加热板、内感温变色板与变色涂料层,左侧的墙壁设置的变色涂料层,同样经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吸收紫外线或阳光后,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当失去紫外线或阳光照射时,即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在没有光照时,可以用加热板对内感温变色板进行加热,使上墙本体左右两侧的颜色都改变,并且改变的颜色不一致,右侧感温变色板是自然感温变色,左侧内感温变色板用加热板加热感温变色,给使用者带来美轮美奂视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变色墙体
本技术涉及筛沙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变色墙体。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的装饰越来越讲究,尤其是对室内墙壁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朝着高档、豪华、新颖、别致的方向发展,追求一种简单涂刷又能产生美轮美奂的多操效果的幻彩涂料。但是现有的变色墙体都是电致变色,不仅耗电而且经济价值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变色墙体,旨在解决现有的变色墙体都是电致变色,不仅耗电而且经济价值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变色墙体,包括上墙本体,所述上墙本体的内部中心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有轻钢龙骨架,所述轻钢龙骨架两个主杆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主杆骨,多个所述主杆骨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骨,所述上墙本体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保温砂浆层、感温变色板和变色涂料层,所述上墙本体的左侧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接有加热板、内感温变色板与变色涂料层,所述变色涂料层的内部设置有光吸收剂和抗氧化剂,所述上墙本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砂浆砖石层。为了利用加热电阻发热效果,使内感温变色板实现颜色变化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变色墙体优选的,所述加热板的左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加热电阻。为了使内感温变色板与加热板,便于将热能传到内感温变色板上,使内感温变色板发热达到改变颜色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变色墙体优选的,所述内感温变色板的右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螺栓。为防止固定螺栓造成加热板短路,使加热板不能作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变色墙体优选的,所述加热板的左侧贯穿开设有与多个固定螺栓相匹配的螺栓孔。为了防止内感温变色板挤压加热电阻,使加热电阻破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变色墙体优选的,所述内感温变色板的右侧开设有与多个加热电阻相匹配的热电阻孔。为了将内感温变色板和加热板与混凝土层固定在一起,防止使内感温变色板与加热板与混凝土层分离出现裂缝,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变色墙体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从左至右依次贯穿螺栓孔与混凝土层并延伸至混凝土层的内部。为了用橡胶泥将多个砂浆砖石固定,从而增强墙体抗潮湿性能,而且增加了墙体坚固性,使变色墙体更牢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变色墙体优选的,所述砂浆砖石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砂浆砖石和橡胶泥,多个所述砂浆砖石与多个橡胶泥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新型变色墙体,通过在上墙本体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保温砂浆层、感温变色板和变色涂料层,从而使变色涂料层经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吸收紫外线或阳光后,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当失去紫外线或阳光照射时,即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感温变色板内部含微胶囊变色颗粒,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使感温变色板实现颜色转变,因变色涂料层薄,感温变色板颜色转变时,使整个上墙本体右侧的颜色发生变化;2.该种新型变色墙体,通过在上墙本体的左侧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接有加热板、内感温变色板与变色涂料层,左侧的墙壁设置的变色涂料层,同样经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吸收紫外线或阳光后,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当失去紫外线或阳光照射时,即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在没有光照时,可以用加热板对内感温变色板进行加热,使上墙本体左右两侧的颜色都改变,并且改变的颜色不一致,右侧感温变色板是自然感温变色,左侧内感温变色板用加热板加热感温变色,给使用者带来美轮美奂视觉;3.该种新型变色墙体,通过在变色涂料层的内部设置有光吸收剂和抗氧化剂,变色涂料层由于紫外线光暴晒过度和湿度太高会造成的光疲劳,从而添加光吸收剂与抗氧化剂,可以增加变色涂料层抗光疲劳,将内感温变色板和加热板与混凝土层固定在一起,防止使内感温变色板与加热板与混凝土层分离出现裂缝,使变色墙体更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变色墙体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变色墙体的整体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轻钢龙骨架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加热板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内感温变色板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砂浆砖石层的剖视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变色涂料层的内部结构图;图中,1、上墙本体;101、混凝土层;102、保温砂浆层;103、变色涂料层;1031、光吸收剂;1032、抗氧化剂;104、加热板;1041、加热电阻;1042、螺栓孔;105、内感温变色板;1051、固定螺栓;1052、热电阻孔;106、感温变色板;2、轻钢龙骨架;201、主杆骨;202、分骨;3、砂浆砖石层;301、砂浆砖石;302、橡胶泥。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变色墙体,包括上墙本体1,上墙本体1的内部中心设置有混凝土层101,混凝土层101的内部设置有轻钢龙骨架2,轻钢龙骨架2两个主杆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主杆骨201,多个主杆骨201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骨202,上墙本体1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保温砂浆层102、感温变色板106和变色涂料层103,上墙本体1的左侧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04、内感温变色板105与变色涂料层103,变色涂料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光吸收剂1031和抗氧化剂1032,上墙本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砂浆砖石层3。在本实施案中:通过在上墙本体1的内部中心设置混凝土层101,并在混凝土层101的内部设置轻钢龙骨架2,混凝土层101中的混泥土与轻钢龙骨架2凝固之后,硬度比一般的石头都会大上好几倍,进一步增强墙体的强度,轻钢龙骨架2的强度高、具有防震、隔音、吸音、恒温等功效,在主杆骨20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多个分骨202,增强墙体抗潮湿的性能,通过在上墙本体1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保温砂浆层102、感温变色板106和变色涂料层103,进一步使变色涂料层103经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吸收紫外线或阳光后,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当失去紫外线或阳光照射时,即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感温变色板106内部含微胶囊变色颗粒,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使感温变色板106实现颜色转变,因变色涂料层103薄,感温变色板106颜色转变时,使整个上墙本体1右侧的颜色发生变化,通过在上墙本体1的左侧从右至左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变色墙体,包括上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本体(1)的内部中心设置有混凝土层(101),所述混凝土层(101)的内部设置有轻钢龙骨架(2),所述轻钢龙骨架(2)两个主杆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主杆骨(201),多个所述主杆骨(201)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骨(202),所述上墙本体(1)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保温砂浆层(102)、感温变色板(106)和变色涂料层(103),所述上墙本体(1)的左侧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04)、内感温变色板(105)与变色涂料层(103),所述变色涂料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光吸收剂(1031)和抗氧化剂(1032),所述上墙本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砂浆砖石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色墙体,包括上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本体(1)的内部中心设置有混凝土层(101),所述混凝土层(101)的内部设置有轻钢龙骨架(2),所述轻钢龙骨架(2)两个主杆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主杆骨(201),多个所述主杆骨(201)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骨(202),所述上墙本体(1)的右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保温砂浆层(102)、感温变色板(106)和变色涂料层(103),所述上墙本体(1)的左侧从右至左依次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04)、内感温变色板(105)与变色涂料层(103),所述变色涂料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光吸收剂(1031)和抗氧化剂(1032),所述上墙本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砂浆砖石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色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104)的左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加热电阻(10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守柱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市中普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