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1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一种悬挑平台结构,包括楼面结构和悬挑平台,钢丝拉绳的中部套在第三层楼面结构的内侧高粱上,钢丝拉绳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环固定连接在悬挑梁的悬挑端端部,第一连接节点共设置两道,分别位于内侧高梁和内侧楼板的上侧,第二连接节点共设置一道,位于外侧矮梁的上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钢丝拉绳对悬挑平台进行拉接,钢丝拉绳穿过PVC护管对内侧高粱进行抱箍式连接,各个方向抗拔的安全性完全不需要依赖其它锚固结构,对悬挑平台的悬挑梁采用两种节点与首层楼面结构锚固,增强了加强筋与楼板钢筋连接,底部垫特制支撑钢件,保证受力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平台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台结构,特别是一种悬挑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传统悬挑平台结构与楼板固定连接时,均采用平台梁穿过与楼面直接预埋的螺栓锚固,并且预埋螺栓锚入楼面的结构形式一般为U型螺栓配合螺母和型钢,U型螺栓与楼板钢筋通过加强筋固定连接。加强筋与螺栓固定连接,作为加强使用。加强筋一般的设置位置位于U型螺栓的阴角内侧,此加强方式对于双向板来说加固强度有限,特别是加强筋主要作用为与楼板钢筋连接增强抗拔力,一旦荷载过大容易破坏楼板钢筋本身。特别是当同层楼板悬挑部分具有设计高差台阶时,位于标高交底位置的楼板处,需要更长的U型螺栓,加载时更加容易倾覆,抗拔能力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悬挑平台结构通过钢丝绳悬吊固定连接时,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在最外侧梁或者楼面外侧进行钢板或者螺栓的预埋,然后将钢丝绳的顶端与其固定连接。这两种做法均需要设置水平向孔洞,其水平向抗拔的安全性需要依赖钢板预埋和螺栓预埋的可靠性。有时候为了保证锚固强度,会在每层楼面均设置到连接点,导致每层均需要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挑平台结构,要解决悬挑平台结构U型螺栓与楼面加固存在加固强度有限,抗拔能力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并要解决最外侧梁或者楼面上的水平向预埋孔无法保证钢丝绳的可靠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挑平台结构,包括楼面结构和悬挑平台,所述楼面结构包括首层楼面结构、第二层楼面结构和第三层楼面结构,所述悬挑平台包括悬挑梁和围栏架体,所述围栏架体固定连接在悬挑梁的悬挑端上侧,悬挑梁的悬挑端通过钢丝拉绳与第三层楼面结构连接,所述悬挑梁的固定端与首层楼面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首层楼面结构包括外侧矮梁、外侧平台、内侧高梁和内侧楼板,所述外侧平台的一端与内侧高梁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侧矮梁的上侧,悬挑梁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连接节点与内侧高梁的上侧固定连接,悬挑梁的固定端通过第二连接节点与外侧矮梁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钢丝拉绳的中部套在第三层楼面结构的内侧高粱上,钢丝拉绳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环固定连接在悬挑梁的悬挑端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共设置两道,分别位于内侧高梁和内侧楼板的上侧,悬挑梁落置在楼面结构的上侧,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包括第一U型螺栓、第一螺母、第一卡固角钢、第一附加纵筋和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U型螺栓的下部埋入楼面结构,第一U型螺栓的两肢位于楼面结构的两侧,两肢与悬挑梁之间塞有第一木方垫块,两肢穿出楼面结构,通过第一卡固角钢和第一螺母限位锁紧在悬挑梁的上侧,所述第一附加纵筋共设置两道,紧贴第一U型螺栓的底横筋的阴角处,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与底横筋分别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横筋,第一加强横筋的下侧紧贴第一附加纵筋的上侧表面并与其垂直,所述第一加强横筋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弯钩,该弯钩勾住楼面结构钢筋,所述第二连接节点共设置一道,位于外侧矮梁的上侧,所述第二连接节点包括支撑钢件、第二U型螺栓、第二螺母、第二卡固角钢、第二附加纵筋和第二加强件,所述支撑钢件固定连接在位于外侧矮梁的上侧,该位置悬挑梁落置在支撑钢件上侧,所述第二U型螺栓的下部埋入楼面结构,第二U型螺栓的两肢位于楼面结构的两侧,两肢与悬挑梁之间塞有第二木方垫块,两肢穿出楼面结构,通过第二卡固角钢和第一螺母限位锁紧在悬挑梁的上侧,所述第二附加纵筋共设置两道,紧贴第二U型螺栓的底横筋的阴角处,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与底横筋分别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横筋,第二加强横筋的下侧紧贴第二附加纵筋的上侧表面并与其垂直,所述第二加强横筋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弯钩,该弯钩勾住楼面结构钢筋。所述支撑钢件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腹件,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平行,所述腹件为一段工字钢,所述工字钢在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居中立起设置,并且工字钢的顶端与上底板固定连接,工字钢的底端与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梁在支撑钢件的外侧设有限位钢件。所述钢丝拉绳共四道,外侧两道悬挑梁为受力主绳,内侧两道悬挑梁为保险绳,钢丝拉绳贯穿第三层楼面结构的内侧高粱位置处预埋有PVC护管。所述钢丝拉绳与第三层楼面结构的内侧高粱的接触处垫有防摩擦垫块。所述防摩擦垫块共设置三个角,分别为背向钢丝拉绳的三个角。所述防摩擦垫块在每个角共设置两块,为竖向块和水平块,竖向块紧贴内侧高粱的竖向表面,水平块紧贴内侧高粱的水平表面。所述防摩擦垫块为木方块或者塑料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对第三层楼面结构的改进预埋PVC护管,采用钢丝拉绳对悬挑平台进行拉接,钢丝拉绳穿过PVC护管对内侧高粱进行抱箍式连接,各个方向抗拔的安全性完全不需要依赖其它锚固结构,也不需要每层均需要施工,施工简便。本技术对悬挑平台的悬挑梁采用两种节点与首层楼面结构锚固,同时对节点进行局部加固,增强了加强筋与楼板钢筋连接,增强抗拔力,当同层楼板悬挑部分具有设计高差台阶时,底部垫特制支撑钢件,保证受力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第三层楼面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1或图2的A节点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或图2的B节点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C节点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首层楼面结构、2-第二层楼面结构、3-第三层楼面结构、4-悬挑梁、5-围栏架体、6-钢丝拉绳、7-内侧高梁、8-内侧楼板、9-第一U型螺栓、10-第一螺母、11-第一卡固角钢、12-第一附加纵筋、13-第一加强件、14-第一木方垫块、15-第二加强件、16-第一弯钩、17-防摩擦垫块、18-支撑钢件、19-第二U型螺栓、20-第二螺母、21-第二卡固角钢、22-第二附加纵筋、23-第二弯钩、24-第二木方垫块、25-下底板、26-腹件、27-限位钢件、28-PVC护管、29-外侧矮梁、30-外侧平台、31-上底板、32-楼面结构钢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7所示,一种悬挑平台结构,包括楼面结构和悬挑平台,所述楼面结构包括首层楼面结构1、第二层楼面结构2和第三层楼面结构3,所述悬挑平台包括悬挑梁4和围栏架体5,所述围栏架体5固定连接在悬挑梁4的悬挑端上侧,悬挑梁4的悬挑端通过钢丝拉绳6与第三层楼面结构3连接,所述悬挑梁4的固定端与首层楼面结构1固定连接。所述首层楼面结构包括外侧矮梁29、外侧平台30、内侧高梁7和内侧楼板8,所述外侧平台的一端与内侧高梁7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侧矮梁29的上侧,悬挑梁4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连接节点与内侧高梁7的上侧固定连接,悬挑梁4的固定端通过第二连接节点与外侧矮梁29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钢丝拉绳6的中部套在第三层楼面结构的内侧高梁7上,钢丝拉绳6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环固定连接在悬挑梁4的悬挑端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共设置两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面结构和悬挑平台,所述楼面结构包括首层楼面结构(1)、第二层楼面结构(2)和第三层楼面结构(3),所述悬挑平台包括悬挑梁(4)和围栏架体(5),所述围栏架体(5)固定连接在悬挑梁(4)的悬挑端上侧,悬挑梁(4)的悬挑端通过钢丝拉绳(6)与第三层楼面结构(3)连接,所述悬挑梁(4)的固定端与首层楼面结构(1)固定连接,/n所述首层楼面结构包括外侧矮梁(29)、外侧平台(30)、内侧高梁(7)和内侧楼板(8),所述外侧平台的一端与内侧高梁(7)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侧矮梁(29)的上侧,悬挑梁(4)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连接节点与内侧高梁(7)的上侧固定连接,悬挑梁(4)的固定端通过第二连接节点与外侧矮梁(29)的上侧固定连接,/n所述钢丝拉绳(6)的中部套在第三层楼面结构的内侧高梁(7)上,钢丝拉绳(6)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环固定连接在悬挑梁(4)的悬挑端端部,/n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共设置两道,分别位于内侧高梁(7)和内侧楼板(8)的上侧,悬挑梁(4)落置在楼面结构的上侧,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包括第一U型螺栓(9)、第一螺母(10)、第一卡固角钢(11)、第一附加纵筋(12)和第一加强件(13),所述第一U型螺栓(9)的下部埋入楼面结构,第一U型螺栓(9)的两肢位于楼面结构的两侧,两肢与悬挑梁(4)之间塞有第一木方垫块(14),两肢穿出楼面结构,通过第一卡固角钢(11)和第一螺母(10)限位锁紧在悬挑梁(4)的上侧,/n所述第一附加纵筋(12)共设置两道,紧贴第一U型螺栓(9)的底横筋的阴角处,所述第一加强件(13)包括与底横筋分别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横筋,第一加强横筋的下侧紧贴第一附加纵筋(12)的上侧表面并与其垂直,所述第一加强横筋的端部向下弯折形第一弯钩(16),该第一弯钩勾住楼面结构钢筋(32),/n所述第二连接节点共设置一道,位于外侧矮梁(29)的上侧,所述第二连接节点包括支撑钢件(18)、第二U型螺栓(19)、第二螺母(20)、第二卡固角钢(21)、第二附加纵筋(22)和第二加强件(15),所述支撑钢件(18)固定连接在位于外侧矮梁(29)的上侧,该位置悬挑梁(4)落置在支撑钢件(18)上侧,所述第二U型螺栓(19)的下部埋入楼面结构,第二U型螺栓(19)的两肢位于楼面结构的两侧,两肢与悬挑梁(4)之间塞有第二木方垫块(24),两肢穿出楼面结构,通过第二卡固角钢(21)和第二螺母(20)限位锁紧在悬挑梁(4)的上侧,/n所述第二附加纵筋(22)共设置两道,紧贴第二U型螺栓(19)的底横筋的阴角处,所述第二加强件(15)包括与底横筋分别固定连接的第二加强横筋,第二加强横筋的下侧紧贴第二附加纵筋(22)的上侧表面并与其垂直,所述第二加强横筋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第二弯钩(23),该第二弯钩勾住楼面结构钢筋(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面结构和悬挑平台,所述楼面结构包括首层楼面结构(1)、第二层楼面结构(2)和第三层楼面结构(3),所述悬挑平台包括悬挑梁(4)和围栏架体(5),所述围栏架体(5)固定连接在悬挑梁(4)的悬挑端上侧,悬挑梁(4)的悬挑端通过钢丝拉绳(6)与第三层楼面结构(3)连接,所述悬挑梁(4)的固定端与首层楼面结构(1)固定连接,
所述首层楼面结构包括外侧矮梁(29)、外侧平台(30)、内侧高梁(7)和内侧楼板(8),所述外侧平台的一端与内侧高梁(7)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侧矮梁(29)的上侧,悬挑梁(4)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连接节点与内侧高梁(7)的上侧固定连接,悬挑梁(4)的固定端通过第二连接节点与外侧矮梁(29)的上侧固定连接,
所述钢丝拉绳(6)的中部套在第三层楼面结构的内侧高梁(7)上,钢丝拉绳(6)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环固定连接在悬挑梁(4)的悬挑端端部,
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共设置两道,分别位于内侧高梁(7)和内侧楼板(8)的上侧,悬挑梁(4)落置在楼面结构的上侧,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包括第一U型螺栓(9)、第一螺母(10)、第一卡固角钢(11)、第一附加纵筋(12)和第一加强件(13),所述第一U型螺栓(9)的下部埋入楼面结构,第一U型螺栓(9)的两肢位于楼面结构的两侧,两肢与悬挑梁(4)之间塞有第一木方垫块(14),两肢穿出楼面结构,通过第一卡固角钢(11)和第一螺母(10)限位锁紧在悬挑梁(4)的上侧,
所述第一附加纵筋(12)共设置两道,紧贴第一U型螺栓(9)的底横筋的阴角处,所述第一加强件(13)包括与底横筋分别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横筋,第一加强横筋的下侧紧贴第一附加纵筋(12)的上侧表面并与其垂直,所述第一加强横筋的端部向下弯折形第一弯钩(16),该第一弯钩勾住楼面结构钢筋(32),
所述第二连接节点共设置一道,位于外侧矮梁(29)的上侧,所述第二连接节点包括支撑钢件(18)、第二U型螺栓(19)、第二螺母(20)、第二卡固角钢(21)、第二附加纵筋(22)和第二加强件(15),所述支撑钢件(18)固定连接在位于外侧矮梁(29)的上侧,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富明韩友强李明科薛恒岩杨发兵赵华颖李军郑颖房世鹏张江伟苗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