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错位焊接的混合配筋混凝土构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错位焊接的混合配筋混凝土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与不断进步,为了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人们逐渐具备了在极端地质条件下进行建筑施工的技术,在建筑设计上出现许多海拔高、跨度大的工程建筑,在一些海拔较高的施工作业中,因制造条件或运输条件问题,受压构件需要使用的配筋大多无法经过一次成型,而是采用分节段加工后,再使用栏机进行分阶段吊装焊接,并通过特定的结构以及施工工艺保证结构强度的要求,完成骨架组装后通过灌注混凝土成型,随着近些年多层多道错位焊接技术的成熟,以该焊接技术为基础的管桩、方桩等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及送桩高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高海拔的基于错位焊接的混合配筋混凝土构件,通过多层多道错位焊接技术和混凝土构件的结构配合,解决高海拔分段组合桩的结构强度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错位焊接的混合配筋混凝土构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错位焊接的混合配筋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筋,所述配筋包括若干沿环形排列的竖筋(1),若干所述竖筋(1)间互相平行,所述竖筋(1)由预应力钢筋(12)以及非预应力钢筋(11)组成,所述预应力钢筋(12)沿扇形呈轴对称状均匀分布,所述非预应力钢筋(11)沿扇形呈轴对称状均匀分布于预应力钢筋(12)间,所述竖筋(1)的外周呈螺旋状缠绕有螺旋筋(2);/n所述预应力钢筋(12)和非预应力钢筋(11)均由若干分段部分焊接而成,所述预应力钢筋(12)和非预应力钢筋(11)的焊接点(13)处于不同水平截面,所述预应力钢筋(12)的焊接点(13)处于同一水平截面,所述非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错位焊接的混合配筋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筋,所述配筋包括若干沿环形排列的竖筋(1),若干所述竖筋(1)间互相平行,所述竖筋(1)由预应力钢筋(12)以及非预应力钢筋(11)组成,所述预应力钢筋(12)沿扇形呈轴对称状均匀分布,所述非预应力钢筋(11)沿扇形呈轴对称状均匀分布于预应力钢筋(12)间,所述竖筋(1)的外周呈螺旋状缠绕有螺旋筋(2);
所述预应力钢筋(12)和非预应力钢筋(11)均由若干分段部分焊接而成,所述预应力钢筋(12)和非预应力钢筋(11)的焊接点(13)处于不同水平截面,所述预应力钢筋(12)的焊接点(13)处于同一水平截面,所述非预应力钢筋(11)的焊接点(13)处于同一水平截面,所述预应力钢筋(12)焊接点(13)的上方部分焊接有向外下方倾斜的斜护筋(3),所述斜护筋(3)的底端弯折成竖直的立护筋(4),所述预应力钢筋(12)焊接点(13)的下方部分与立护筋(4)之间焊接有向立护筋(4)下方倾斜的帮护筋(5)。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刘永超,刘洁,陆鸿宇,季振华,王照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