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58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涉及污水处理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抛洒絮凝剂的方式对于投加效果不利的问题。所述蓄雨箱的一侧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下端安装有抽水管,所述抽水泵的一侧安装有送水总管,所述蓄雨箱的前端安装有混合机构,混合机构与送水总管之间安装有送水分管,所述蓄雨箱另一侧的上端安装有蓄水管,所述蓄雨箱另一侧的下端安装有絮凝剂存储箱,所述絮凝剂存储箱的上端安装有粉末输送专用泵,所述粉末输送专用泵上安装有粉末抽取管和粉末输送总管,所述粉末输送总管与混合机构之间安装有粉末输送分管,所述混合机构的下端安装有投加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污水处理中基本都是过滤后投放絮凝剂进行沉淀,后曝气,后续还会有微生物处理等步骤。因絮凝剂为白色固体粉末,基本选择的投加方式为直接抛洒絮凝剂进入污水处理池中,但是其溶解需要时间,且絮凝剂在有限范围内溶解,依靠处理池的搅拌设备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扩散,对于絮凝剂投加效果不利;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直接抛洒絮凝剂的方式对于投加效果不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包括蓄雨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包括蓄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雨箱(1)的一侧安装有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的下端安装有抽水管(5),且抽水管(5)延伸至蓄雨箱(1)内部,所述抽水泵(4)的一侧安装有送水总管(6),所述蓄雨箱(1)的前端安装有混合机构(10),混合机构(10)与送水总管(6)之间安装有送水分管(7),所述蓄雨箱(1)另一侧的上端安装有蓄水管(2),所述蓄雨箱(1)另一侧的下端安装有絮凝剂存储箱(11),所述絮凝剂存储箱(11)的上端安装有粉末输送专用泵(12),所述粉末输送专用泵(12)上安装有粉末抽取管和粉末输送总管(13),粉末抽取管延伸至絮凝剂存储箱(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包括蓄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雨箱(1)的一侧安装有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的下端安装有抽水管(5),且抽水管(5)延伸至蓄雨箱(1)内部,所述抽水泵(4)的一侧安装有送水总管(6),所述蓄雨箱(1)的前端安装有混合机构(10),混合机构(10)与送水总管(6)之间安装有送水分管(7),所述蓄雨箱(1)另一侧的上端安装有蓄水管(2),所述蓄雨箱(1)另一侧的下端安装有絮凝剂存储箱(11),所述絮凝剂存储箱(11)的上端安装有粉末输送专用泵(12),所述粉末输送专用泵(12)上安装有粉末抽取管和粉末输送总管(13),粉末抽取管延伸至絮凝剂存储箱(11)的内部,所述粉末输送总管(13)与混合机构(10)之间安装有粉末输送分管(15),所述混合机构(10)的下端安装有投加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10)的内部安装有螺旋件(17),螺旋件(17)的外边缘焊接在混合机构(10)的内壁上,且螺旋件(17)的上下两端与混合机构(10)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剂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雨箱(1)上端面的前端设置有蓄水槽(18),所述蓄雨箱(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抽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晓卿廖志广吴如杰宗慧慧张彦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紫鑫汇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