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注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54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水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注水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注水装置,包括注水管和第一夹具,第一夹具能够将待加工产品夹持使待加工产品注水口朝向注水管;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夹具沿注水管朝向方向滑动位移;机械手,用于取放待加工产品于第一夹具;所述注水管处于所述第一夹具的上方。效果:其一,提高散热片注水的效率,提高良品率。其二,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员投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其三,可通过第二夹持机构与导向块对散热片延展部调整,使自动注水机适配散热片延展部弯曲的散热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注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水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注水机。
技术介绍
散热片隶属于3C行业,散热片主要用于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承载整个手机或者电脑的散热作用。而待加工的散热片一般如图5中,沿散热片的一端设置有一延展部,散热片延展部设置有开口,延展部连通管于散热片内部与外部,延展部用于往散热片内部注水,散热片内部的空气一般通过注水的方式全部排出到散热片外部,因为假设散热片内部有空气容易发生热胀冷缩,容易导致散热片爆炸,所以需要利用注水方式将散热片内部的空气排出。目前行业采用的技术普遍效率低下、注水质量不高(良率低)、人员流动率高及人员工作强度大等缺点。所以需要提供一种自动注水机,解决对散热片注水效率低、注水质量不高、人员流动率高及人员工作强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注水机,具有可自动注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注水管和第一夹具,第一夹具将待加工产品夹持使待加工产品注水口朝向注水管;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夹具沿注水管朝向方向滑动位移;机械手,用于取放待加工产品于第一夹具;所述注水管处于所述第一夹具的上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水管竖直向下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夹具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注水管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注水管与所述第一夹具正对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械手还包括有两个吸料盘;以及视觉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散热片的位置控制机械手的位移和吸料盘的取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圆锥形导向块,设置于所述注水管与第一夹具间;所述导向块的尖端位置开口,且朝向于所述注水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设置有光传感器,设置于导向块的尖端开口位置,用于检测散热片延展部伸入导向块的尖端开口的长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水装置具有注水状态和装载状态,在所述装载状态,所述注水管处于导向块的上方,所述第一夹具设置于导向块的下方,且第一夹具与导向块间的距离足以使散热片延展部被夹持后处于导向块的正下方;在所述装载状态下,散热片延展部在第一夹具的夹持下向上位移插入至导向块的尖端开口,注水管向下位移插入到散热片延展部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导向块与第一夹具间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夹紧时,所述夹紧位置处于导向块的正下方范围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设置有U字形,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的U字形开口正对设置,且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处于不同水平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械手设置具有六个自由度的六轴机械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于所述注水管、驱动装置、机械手、光传感器和第二夹持机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提高散热片注水的效率,提高良率。其二,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员投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其三,可通过第二夹持机构与导向块对散热片延展部调整,使自动注水机适配散热片延展部弯曲的散热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自动注水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导向块的剖视图;图8是本实施例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施例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施例中吸料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施例中导向块和光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水装置;101、注水管;102、第一夹具;2、驱动装置;201、第一气缸;202、第二气缸;3、吸料盘;301、第一吸料盘;302、第二吸料盘;4、视觉传感器;5、机械手;6、导向块;7、光传感器;8、第二夹持机构;801、左夹持部;802、右夹持部;9、散热片;901、散热片延展部;902、散热片注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自动注水机,如图1所示,注水装置1包括注水管101和第一夹具102,注水管101竖直向下设置,注水管101处于第一夹具102的正上方。第一夹具102实际为设置有一可以容纳散热片9的容纳腔的夹具,可以通过将散热片9插置到第一夹具102容纳腔中对散热片9夹持,使散热片延展部901注水口朝上,使水落入到散热片9内部时,直接落到散热片9的底部,使空气被水挤出于散热片9内部。第一夹具102将待加工产品夹持使待加工产品注水口朝向注水管101,即是注水管101竖直向下,第一夹具102夹持状态的散热片延展部901竖直向上。设置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包括第一气缸201与第二气缸202,第一气缸201与所述第一夹具10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202与注水管10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01与第二气缸202可驱动所述注水管101与所述第一夹具102正对移动,使注水管101插入到散热片9延展部的注水口中。如图8和图9,还包括具有六个自由度的六轴机械手5,机械手5可以灵活活动。机械手5上设置有两个吸料盘3以及视觉传感器4,通过视觉传感器4抓取散热片9位置信息,再控制吸料盘3对散热片9进行吸取搬运。由于散热片9为精密元件,容易损坏,选择吸料盘3对散热片9进行吸取搬运,可有效保护散热片9的结构与形状,减小对散热片9的损坏。机械手5上设置有第一吸料盘301和第二吸料盘302,在自动注水机运行当中,机械手5会控制第一吸料盘301吸取待加工散热片9,然后机械手5位移到第一夹具102处控制第二吸料盘302吸取已加工完成的散热片9离开第一夹具102,机械手5再控制吸取有待加工散热片9的第一吸料盘301将待加工散热片9插置到第一夹具102中。如图6、图7和图2所示,还包括圆锥形导向块6,导向块6设置于所述注水管101与第一夹具102间。导向块6的圆锥形尖端位置(图7所示上开口)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大小仅仅可供散热片9延展部通过,且导向块6尖端开口正对朝向于所述注水管101,导向块6圆形开口(图7所示下开口)端朝向于第一夹具102。由于散热片延展部901是铜片制作的,导致散热片延展部901容易折弯,所以第一夹具102夹持散热片9后,散热片延展部901注水口不一定正对于注水管101,所以需要导向块6调整散热片9延展部的注水口正对于注水管101。当有散热片9的延展部有弯曲进入到导向块6后,散热片9延展部会顶置到导向块6的内壁,散热片9延展部受到导向块6的内壁的抵触力,使被第一夹具102带动向上位移的散热片9延展部受到第一夹具102提供的向上的力和导向块6内壁提供的靠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注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水装置、驱动装置和机械手;所述注水装置包括注水管和第一夹具,所述注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具的上方位置,第一夹具能够夹持待加工产品使待加工产品注水口朝向所述注水管;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可沿直线朝向所述注水管位移;所述第一夹具设置于所述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内,所述机械手设置有用于吸持待加工产品吸料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注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水装置、驱动装置和机械手;所述注水装置包括注水管和第一夹具,所述注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具的上方位置,第一夹具能够夹持待加工产品使待加工产品注水口朝向所述注水管;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可沿直线朝向所述注水管位移;所述第一夹具设置于所述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内,所述机械手设置有用于吸持待加工产品吸料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竖直向下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夹具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注水管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注水管与所述第一夹具正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还包括有两个所述吸料盘;
以及视觉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片的位置控制机械手的位移和吸料盘的取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注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锥形导向块,设置于所述注水管与第一夹具间;所述导向块的尖端位置开口,且导向块的尖端位置开口朝向于所述注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注水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光传感器,设置于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日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鑫笙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