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54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开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棘轮开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开瓶器外壳,所述的开瓶器外壳内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开塞螺杆,所述的开瓶器外壳周向内侧设有单向转动的棘轮架,所述的棘轮架上设有若干沿棘轮架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棘轮滚珠,所述的棘轮滚珠设置在开瓶器外壳周向内侧和棘轮架周向外侧之间,所述的开塞螺杆穿设在棘轮架周向内侧且开塞螺杆与棘轮架螺接,所述的开塞螺杆底部设有开塞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杠杆与螺旋传动结合将开塞钩垂直刺入橡木塞内,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能简单、快速与有效的拔出红酒瓶的橡木塞,避免开塞钩扎歪橡木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棘轮开瓶器
本技术属于开瓶器
,涉及一种棘轮开瓶器。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若想饮用红酒必须先将封口的橡木塞取下,但使用常规的开瓶器进行开瓶的过程中因为操作问题容易将开瓶器的钩子扎歪,导致拔出的时候橡木塞的断裂或无法拔开,费时费力,橡木塞被破幻后不利于红酒的二次密封,也容易将橡木塞的颗粒落入红酒中,影响饮酒体验。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红酒开瓶器[申请号:201220195736.5],该红酒开瓶器包括用于插入红酒瓶口内壁和软木塞之间间隙的拨叉、压紧块和手柄,拨叉固定在手柄上,压紧块与手柄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红酒开瓶器,其拨叉和压紧块固定在手柄上,通过将拨叉插入到红酒瓶口内壁和软木塞之间的间隙中,并通过压紧块和软木塞顶部接触,可以很容易地将红酒的软木塞完整拔出,并不会破坏软木塞本身。但是该方案在开瓶过程中仍然容易扎歪橡木塞,导致拔出的时候橡木塞的断裂或无法拔开,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棘轮开瓶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棘轮开瓶器,包括开瓶器外壳,所述的开瓶器外壳内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开塞螺杆,所述的开瓶器外壳周向内侧设有单向转动的棘轮架,所述的棘轮架上设有若干沿棘轮架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棘轮滚珠,所述的棘轮滚珠设置在开瓶器外壳周向内侧和棘轮架周向外侧之间,所述的开塞螺杆穿设在棘轮架周向内侧且开塞螺杆与棘轮架螺接,所述的开塞螺杆底部设有开塞钩,所述的开瓶器外壳上设有与开塞螺杆周向转动相连的开塞拉杆,所述的开塞拉杆与开瓶器外壳活动连接。在上述的棘轮开瓶器中,所述的开塞拉杆呈S形,所述的开瓶器外壳上设有受力支架,所述的开塞拉杆与受力支架转动连接。在上述的棘轮开瓶器中,所述的开塞钩呈螺旋状,所述的开瓶器外壳内设有棘轮槽,所述的棘轮架位于棘轮槽内,所述的棘轮滚珠与棘轮架转动配合,所述的棘轮槽内还设有棘轮顶盖,所述的棘轮顶盖位于棘轮架上方且棘轮顶盖与开瓶器外壳固定连接。在上述的棘轮开瓶器中,所述的受力支架呈弧形,所述的开塞螺杆顶部可转动的设有铰接接头座,所述的铰接接头座与开塞拉杆之间设有连接铰杆。在上述的棘轮开瓶器中,所述的连接铰杆一端与铰接接头座铰接,所述的连接铰杆另一端与开塞拉杆铰接。在上述的棘轮开瓶器中,所述的开瓶器外壳内设有开塞槽,所述的开塞钩位于开塞槽内,所述的开塞钩底部呈尖刺状。在上述的棘轮开瓶器中,所述的连接铰杆内设有第一转轴孔,所述的铰接接头座内设有接头座转轴孔,所述的第一转轴孔与接头座转轴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所述的第一转轴孔与接头座转轴孔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在上述的棘轮开瓶器中,所述的连接铰杆内还设有第二转轴孔,所述的开塞拉杆内设有开塞拉杆转轴孔,所述的开塞拉杆转轴孔与第二转轴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所述的开塞拉杆转轴孔与第二转轴孔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在上述的棘轮开瓶器中,所述的受力支架远离开瓶器外壳一端设有受力支架转轴孔,所述的开塞拉杆内还设有受力转孔,所述的受力支架转轴孔与受力转孔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杠杆与螺旋传动结合将开塞钩垂直刺入橡木塞内,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能简单、快速与有效的拔出红酒瓶的橡木塞,避免开塞钩扎歪橡木塞。2、本技术无需使用传统方式一直转动开塞钩,更加省时省力,开瓶效率较高。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棘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开瓶器外壳1、开塞螺杆3、开塞钩4、开塞拉杆5、棘轮槽6、棘轮架7、棘轮滚珠8、受力支架9、铰接接头座10、连接铰杆11、棘轮顶盖12、开塞槽13、第一转轴孔14、接头座转轴孔15、第二转轴孔16、开塞拉杆转轴孔17、受力支架转轴孔18、受力转孔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棘轮开瓶器,包括开瓶器外壳1,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内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开塞螺杆3,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周向内侧设有单向转动的棘轮架7,所述的棘轮架7上设有若干沿棘轮架7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棘轮滚珠8,所述的棘轮滚珠8设置在开瓶器外壳1周向内侧和棘轮架7周向外侧之间,所述的开塞螺杆3穿设在棘轮架7周向内侧且开塞螺杆3与棘轮架7螺接,所述的开塞螺杆3底部设有开塞钩4,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上设有与开塞螺杆3周向转动相连的开塞拉杆5,所述的开塞拉杆5与开瓶器外壳1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红酒瓶木塞进行拔出时,将开瓶器外壳1套设于红酒瓶顶部,固定住红酒瓶与开瓶器外壳1,将开塞拉杆5向上拉动,棘轮架7不发生转动,带动开塞螺杆3与开塞钩4螺旋向下运动,在螺旋用向下运动的作用下开塞钩4可垂直刺入红酒瓶的橡木塞,当开塞钩4完全刺入橡木塞后再向下按压开塞拉杆5,在超越离合的作用下,棘轮架7将会旋转,开塞螺杆3则会垂直抬升,实现了取出橡木塞的过程,采用杠杆与螺旋传动结合将开塞钩4垂直刺入橡木塞内,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能简单、快速与有效的拔出红酒瓶的橡木塞,避免开塞钩扎歪橡木塞,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超越离合器是利用主、从动部分的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具有自行离合功能的装置。当开塞螺杆3和棘轮架7间无相对运动,转向相同,转速相等,才能传递转矩,否则均为相对滑动,这种不传递转矩的滑动状态称为超越。结合图2、图4所示,所述的开塞拉杆5呈S形,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上设有受力支架9,所述的开塞拉杆5与受力支架9转动连接。具体的说,开塞拉杆5呈S形,受力较好,使用人员能更容易的施加力,受力支架9起到支点的作用。结合图1、图4所示,所述的开塞钩4呈螺旋状,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内设有棘轮槽6,所述的棘轮架7位于棘轮槽6内,所述的棘轮滚珠8与棘轮架7转动配合,所述的棘轮槽6内还设有棘轮顶盖12,所述的棘轮顶盖12位于棘轮架7上方且棘轮顶盖12与开瓶器外壳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开塞钩4呈螺旋状,扎入橡木塞的效果较好,棘轮槽6用以放置棘轮架7,当开塞螺杆3与开塞钩4螺旋向下运动时,在棘轮架7与棘轮滚珠8形成的超越离合作用下,棘轮架7不会转动,当将开塞拉杆5向下压时,在超越离合的作用下,棘轮架7将会旋转,开塞螺杆3则会垂直抬升,棘轮顶盖12与棘轮架7相抵接配合,棘轮架7与棘轮滚珠8在开瓶器外壳1与棘轮顶盖12的密封下起到超越离合的作用,棘轮顶盖12对棘轮架7起到阻挡作用,确保棘轮架7只可单向转动,防止棘轮架7发生滑动。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受力支架9呈弧形,所述的开塞螺杆3顶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棘轮开瓶器,包括开瓶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内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开塞螺杆(3),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周向内侧设有单向转动的棘轮架(7),所述的棘轮架(7)上设有若干沿棘轮架(7)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棘轮滚珠(8),所述的棘轮滚珠(8)设置在开瓶器外壳(1)周向内侧和棘轮架(7)周向外侧之间,所述的开塞螺杆(3)穿设在棘轮架(7)周向内侧且开塞螺杆(3)与棘轮架(7)螺接,所述的开塞螺杆(3)底部设有开塞钩(4),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上设有与开塞螺杆(3)周向转动相连的开塞拉杆(5),所述的开塞拉杆(5)与开瓶器外壳(1)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轮开瓶器,包括开瓶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内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开塞螺杆(3),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周向内侧设有单向转动的棘轮架(7),所述的棘轮架(7)上设有若干沿棘轮架(7)中心点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棘轮滚珠(8),所述的棘轮滚珠(8)设置在开瓶器外壳(1)周向内侧和棘轮架(7)周向外侧之间,所述的开塞螺杆(3)穿设在棘轮架(7)周向内侧且开塞螺杆(3)与棘轮架(7)螺接,所述的开塞螺杆(3)底部设有开塞钩(4),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上设有与开塞螺杆(3)周向转动相连的开塞拉杆(5),所述的开塞拉杆(5)与开瓶器外壳(1)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塞拉杆(5)呈S形,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上设有受力支架(9),所述的开塞拉杆(5)与受力支架(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塞钩(4)呈螺旋状,所述的开瓶器外壳(1)内设有棘轮槽(6),所述的棘轮架(7)位于棘轮槽(6)内,所述的棘轮滚珠(8)与棘轮架(7)转动配合,所述的棘轮槽(6)内还设有棘轮顶盖(12),所述的棘轮顶盖(12)位于棘轮架(7)上方且棘轮顶盖(12)与开瓶器外壳(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力支架(9)呈弧形,所述的开塞螺杆(3)顶部可转动的设有铰接接头座(10),所述的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玮王笑陈世怡沈依唐雨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