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材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54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材上料装置,涉及上料设备领域。包括底座、供电装置、电动葫芦、升降装置和支起框架,其中升降装置套在支起框架中,可沿支起框架上下移动,通过电动葫芦的正反操作实现挑竿的上下运动,将包材卷挑起后推到指定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料装置简单,安全可靠,上料率高,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材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材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工序上料,通常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通过人工将包材放入内包机上,这种上料方式至少需要两个人进行搬运,存在安全隐患,且效率低,在自动化连续生产过程中,时间的累计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降低上料环节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上料效率的包材上料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包材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供电装置2、电动葫芦3、升降装置4和支起框架5,还包括挑竿6,其中升降装置4套在支起框架5中,可沿支起框架5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的支起框架5上设有升降装置4,通过轨道滑轮组7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动葫芦3与升降装置4通过滑轮8钢丝绳连接,优选挂钩式连接,更优选为闭合式挂钩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支起框架5的直径为8-40mm。进一步的,所述的轨道滑轮组7由每组各两个抱紧支起框架5轨道的滑轮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挑竿与升降装置可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或焊接方式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进一步的,上料装置下部安装有轮子9,包括但不限于定向轮和万向轮。进一步的,上料装置的材质为全不锈钢。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动力部分,上料装置下部是电源,上部是电动葫芦,用不锈钢管支起框架,支起框架固定有不锈钢滑轮,将电动葫芦的钢丝绳穿过勾住升降系统的固定挂钩,通过电动葫芦的正反转操作实现挑竿的上下运动。将包材卷挑起后调整高度对齐,推到靠近内包机指定轴,滑到内包机上,包材安装完成。在本装置下面还可以安装轮子,包括但不限于定向轮、万向轮。数量不限,优选为4个,定向轮、万向轮各2个,定向轮控制行进方向,万向轮便于转向。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上料机装置的结构立体图图2本技术上料机装置的结构侧视图图3本技术上料机装置轨道滑轮组结构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材上料机在工作时,将包材放在挑竿6上,电动葫芦3利用供电装置2提供的电源,通过滑轮8的钢丝绳调节升降装置合适的高度,使得升降装置4通过轨道滑轮组7在支起框架5上下来回移动,利用上料装置下部安装有轮子9移动装置到内包机位置,将包材卷挑起后推到靠近内包机指定轴,将包材推滑到内包机上,包材安装完成。不需要人工手动将成卷的安装到内包机中,可以避免人力的损耗。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供电装置(2)、电动葫芦(3)、升降装置(4)和支起框架(5),其中升降装置(4)套在支起框架(5)中,可沿支起框架(5)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供电装置(2)、电动葫芦(3)、升降装置(4)和支起框架(5),其中升降装置(4)套在支起框架(5)中,可沿支起框架(5)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起框架(5)上设有升降装置(4),通过轨道滑轮组(7)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葫芦(3)与升降装置(4)的连接是通过滑轮(8)钢丝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为挂钩式连接,最优为闭合式挂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起框架(5)的直径为8-40mm。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陈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