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长坤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47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其结构包括存放槽、传动带防护壳、底座、衔接杆、抽动箱、吸粮槽、发动机、挡板、管道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在吸附的时候,会推动进料口上的受压滑块向左进行移动,从而拉动抽板在推气槽上进行水平滑动,当设备停止吸附的时候,受压滑块会在滑动槽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向右快速平移,从使抽板在推气槽上快速移动,推动气体经由连接管道推送到散气口上,使气体经由隔网推送到流通管道上,对其上停留的吸附物进行吹动清理,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吸粮停止使用的时候,能够对管道起到一个反向的吹动力,将停留在管道上粮食吹动出管道中,使工作人员便于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属于农业设备

技术介绍
吸粮机是一种新型农业、工业机械,通过气动输送颗粒物料,适用于粮食、塑料等各种小颗粒物料的散装输送作业,利用管道布局可以水平、倾斜、垂直输送物料,具有大小行走轮,操作简单便捷,能够单机独立完成输送任务,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吸粮机在使用完毕停止吸附后,一些粮食往往会停留在管道上没有吸入到存放槽内,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吸粮机在使用完毕停止吸附后,一些粮食往往会停留在管道上没有吸入到存放槽内,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其结构包括存放槽、传动带防护壳、底座、衔接杆、抽动箱、吸粮槽、发动机、挡板、管道连接口,所述存放槽的底端与挡板的顶端相焊接,所述传动带防护壳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衔接杆与底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抽动箱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吸粮槽与抽动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发动机的顶端与挡板的底端中部相焊接,所述管道连接口包括外壳、进料口、受压滑块、抽板、推气槽、连接管道、散气口、流通管道、隔网,所述进料口与外壳的中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受压滑块的右端与抽板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抽板水平嵌入在推气槽上,所述连接管道的左端与推气槽的右端相焊接,所述散气口的底端与隔网相焊接,所述流通管道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嵌入安装在吸粮槽的前端上。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的底端与抽动箱的顶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管道连接口嵌入安装在吸粮槽的前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抽动箱位于挡板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散气口为圆环空槽结构,其外圈左部分设有开口,内圈部分设有开口,用于嵌入安装隔网。进一步地,所述抽板为直径3cm,厚度0.5cm的圆板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通过将管道嵌入安装在管道连接口上,使发动机发动,让管道产生吸力,进行吸附,在吸附的时候,会推动进料口上的受压滑块向左进行移动,从而拉动抽板在推气槽上进行水平滑动,当设备停止吸附的时候,受压滑块会在滑动槽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向右快速平移,从使抽板在推气槽上快速移动,推动气体经由连接管道推送到散气口上,使气体经由隔网推送到流通管道上,对其上停留的吸附物进行吹动清理,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吸粮停止使用的时候,能够对管道起到一个反向的吹动力,将停留在管道上粮食吹动出管道中,使工作人员便于进行清理。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粮槽左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粮槽左视图运行后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散气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存放槽-1、传动带防护壳-2、底座-3、衔接杆-4、抽动箱-5、吸粮槽-6、发动机-7、挡板-8、管道连接口-9、外壳-91、进料口-92、受压滑块-93、抽板-94、推气槽-95、连接管道-96、散气口-97、流通管道-98、隔网-9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存放槽1、传动带防护壳2、底座3、衔接杆4、抽动箱5、吸粮槽6、发动机7、挡板8、管道连接口9,所述存放槽1的底端与挡板8的顶端相焊接,所述传动带防护壳2的底端与底座3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衔接杆4与底座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抽动箱5的底端与底座3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吸粮槽6与抽动箱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发动机7的顶端与挡板8的底端中部相焊接,所述管道连接口9包括外壳91、进料口92、受压滑块93、抽板94、推气槽95、连接管道96、散气口97、流通管道98、隔网99,所述进料口92与外壳91的中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受压滑块93的右端与抽板94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抽板94水平嵌入在推气槽95上,所述连接管道96的左端与推气槽95的右端相焊接,所述散气口97的底端与隔网99相焊接,所述流通管道98与外壳9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91嵌入安装在吸粮槽6的前端上,所述发动机7的底端与抽动箱5的顶端相焊接,所述管道连接口9嵌入安装在吸粮槽6的前端上,所述抽动箱5位于挡板8的下方,所述散气口97为圆环空槽结构,其外圈左部分设有开口,内圈部分设有开口,用于嵌入安装隔网99,所述抽板94为直径3cm,厚度0.5cm的圆板结构。例如:农作人员龙先生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通过将管道嵌入安装在管道连接口9上,使发动机7发动,让管道产生吸力,进行吸附,在吸附的时候,会推动进料口92上的受压滑块93向左进行移动,从而拉动抽板94在推气槽95上进行水平滑动,当设备停止吸附的时候,受压滑块93会在滑动槽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向右快速平移,从使抽板94在推气槽95上快速移动,推动气体经由连接管道96推送到散气口97上,使气体经由隔网99推送到流通管道98上,对其上停留的吸附物进行吹动清理。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吸粮机在使用完毕停止吸附后,一些粮食往往会停留在管道上没有吸入到存放槽内,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通过将管道嵌入安装在管道连接口9上,使发动机7发动,让管道产生吸力,进行吸附,在吸附的时候,会推动进料口92上的受压滑块93向左进行移动,从而拉动抽板94在推气槽95上进行水平滑动,当设备停止吸附的时候,受压滑块93会在滑动槽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向右快速平移,从使抽板94在推气槽95上快速移动,推动气体经由连接管道96推送到散气口97上,使气体经由隔网99推送到流通管道98上,对其上停留的吸附物进行吹动清理,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吸粮停止使用的时候,能够对管道起到一个反向的吹动力,将停留在管道上粮食吹动出管道中,使工作人员便于进行清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其结构包括存放槽(1)、传动带防护壳(2)、底座(3)、衔接杆(4)、抽动箱(5)、吸粮槽(6)、发动机(7)、挡板(8)、管道连接口(9),其特征在于:/n所述存放槽(1)的底端与挡板(8)的顶端相焊接,所述传动带防护壳(2)的底端与底座(3)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衔接杆(4)与底座(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抽动箱(5)的底端与底座(3)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吸粮槽(6)与抽动箱(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管道连接口(9)嵌入安装在吸粮槽(6)的前端上,所述发动机(7)的顶端与挡板(8)的底端中部相焊接,所述管道连接口(9)包括外壳(91)、进料口(92)、受压滑块(93)、抽板(94)、推气槽(95)、连接管道(96)、散气口(97)、流通管道(98)、隔网(99),所述进料口(92)与外壳(91)的中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受压滑块(93)的右端与抽板(94)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抽板(94)水平嵌入在推气槽(95)上,所述连接管道(96)的左端与推气槽(95)的右端相焊接,所述散气口(97)的底端与隔网(99)相焊接,所述流通管道(98)与外壳(91)为一体化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麦田的吸粮机,其结构包括存放槽(1)、传动带防护壳(2)、底座(3)、衔接杆(4)、抽动箱(5)、吸粮槽(6)、发动机(7)、挡板(8)、管道连接口(9),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槽(1)的底端与挡板(8)的顶端相焊接,所述传动带防护壳(2)的底端与底座(3)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衔接杆(4)与底座(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抽动箱(5)的底端与底座(3)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吸粮槽(6)与抽动箱(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管道连接口(9)嵌入安装在吸粮槽(6)的前端上,所述发动机(7)的顶端与挡板(8)的底端中部相焊接,所述管道连接口(9)包括外壳(91)、进料口(92)、受压滑块(93)、抽板(94)、推气槽(95)、连接管道(96)、散气口(97)、流通管道(98)、隔网(99),所述进料口(92)与外壳(91)的中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受压滑块(93)的右端与抽板(94)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坤
申请(专利权)人:吴长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