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21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涉及水箱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顶部的水箱、开设于水箱一侧的热量交换口、沿竖向与水箱靠近热量交换口一侧滑移连接的盖板以及驱动盖板沿竖向移动的两组连杆装置;盖板与水箱靠近热量交换口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盖板沿竖向移动的两组防脱组件;每组连杆装置包括开设于水箱侧壁的方形空腔、与盖板远离水箱一侧铰接的第一连杆以及与第一连杆远离盖板一端铰接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一端与方形空腔靠近第一连杆一侧铰接;方形空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连杆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可能会导致热能浪费的问题,提高对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箱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印刷机循环制冷水箱是润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对印刷机水墨平衡以及印刷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循环制冷水箱在制冷过程中,电机工作会排放大量热量。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23249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电磁加热装置的散热水箱和电气控制元件安装结构,包括散热水箱、电气控制元件,散热水箱设有侧壁和底壁,电气控制元件附着安装在散热水箱的底壁或其中一面侧壁的外表面,且该面散热水箱的侧壁或底壁为金属壁。通过避免电气控制元件与金属箱壁之间产生气隙,能够使电气控制元件很好地通过散热水箱的金属箱壁散热。但是,上述散热水箱通过水箱吸收电器控制元件产生的热能,没有继续公开对吸收的热能进行有效利用的后续操作,可能会导致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其通过设置向外排热的热量交换口,提高对热量的利用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顶部的水箱、开设于所述水箱一侧的热量交换口、沿竖向与所述水箱靠近热量交换口一侧滑移连接的盖板以及驱动所述盖板沿竖向移动的两组连杆装置;所述盖板与水箱靠近热量交换口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盖板沿竖向移动的两组防脱组件;每组连杆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水箱侧壁的方形空腔、与所述盖板远离水箱一侧铰接的第一连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盖板一端铰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方形空腔靠近第一连杆一侧铰接;所述方形空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连杆转动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连杆向上转动,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之间的夹角变大,第一连杆向上推动盖板从而使盖板盖合热量交换口,通过设置可开合的盖板,当厂房需要供暖时,通过打开盖板向外界释放热量,同时也可以通过盖合盖板阻隔热量向厂房内传递,从而便于可选择性的对电机排放的热量进行利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二连杆远离盖板一侧铰接的第三连杆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一端铰接的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连杆一端与方形空腔靠近第一连杆一侧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连杆向远离第二连杆一侧转动时,第三连杆随第四连杆向远离第二连杆一侧移动,第三连杆拖动第二连杆向靠近第四连杆一侧转动。通过转动第四连杆,便于对盖板的上下移动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热量交换口的开合。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连杆一端垂直固定有第五连杆;所述水箱远离盖板一侧固定有U形架;所述U形架内沿水箱宽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个夹板;每个所述夹板与U形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板向靠近第五连杆一侧移动的弹性组件;每个所述夹板与U形架之间设置有驱动夹板沿水箱宽度方向移动的导向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连杆带动第五连杆向远离第二连杆一侧转动,第五连杆转动至两个夹板之间,两个夹板分别在弹性组件作用下抵压第五连杆,从而将第五连杆固定于U形架内,通过设置夹板,便于通过夹板对第五连杆进行固定,降低盖板处于盖合状态时向下滑动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于夹板远离第五连杆一侧的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夹板一端与U形架内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夹板处于分离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向夹板施加向靠近第五连杆一侧的弹力,便于通过弹簧对第五连杆进行抵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夹板靠近弹簧一侧的两个导向轴以及开设于U形架靠近弹簧一侧的两个导向通孔,每个所述导向轴沿水箱宽度方向滑移设置于一个所述导向通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通孔为导向轴提供导向作用,降低夹板沿水箱宽度方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夹板顶部分别倾斜固定有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向两个夹板的相对外侧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连杆与导向板接触时,第五连杆向下抵压导向板,从而便于第五连杆向两侧推动导向板,进而使第五连杆移动至两个夹板之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夹板底部分别垂直固定有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连杆转动至两个夹板底部时,挡板为夹板提供阻挡,降低第五连杆向上转动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组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固定于盖板靠近水箱一侧的燕尾块以及开设于水箱靠近盖板一侧的燕尾槽;所述燕尾块沿竖向滑移设置于燕尾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为燕尾块提供导向作用,降低盖板沿竖向移动过程中脱离水箱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厂房需要供暖时,通过打开盖板向外界释放热量,同时也可以通过盖合盖板阻隔热量向厂房内传递,从而便于可选择性的对电机排放的热量进行利用;2.通过夹板对第五连杆进行固定,降低盖板处于盖合状态时向下滑动的可能性;3.通过设置多个连杆,便于对盖板的上下滑动进行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凸显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水箱;21、热量交换口;22、盖板;3、连杆装置;31、方形空腔;32、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4、第一条形通孔;35、第二条形通孔;4、防脱组件;41、挡板;42、燕尾槽;5、驱动机构;51、第三连杆;52、第四连杆;53、第五连杆;54、U形架;55、夹板;6、弹性组件;61、弹簧;7、导向组件;71、导向轴;72、导向通孔;73、导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顶部的水箱2、开设于水箱2一侧的热量交换口21、沿竖向与水箱2靠近热量交换口21一侧滑移连接的盖板22以及驱动盖板22沿竖向移动的两组连杆装置3。盖板22与水箱2靠近热量交换口21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盖板22沿竖向移动的两组防脱组件4。每组连杆装置3包括开设于水箱2侧壁的方形空腔31、与盖板22远离水箱2一侧铰接的第一连杆32以及与第一连杆32远离盖板22一端铰接的第二连杆33;第二连杆33远离第一连杆32一端与方形空腔31靠近第一连杆32一侧铰接。方形空腔31靠近盖板22一侧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34,方形空腔31远离盖板22一侧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35;第一连杆32穿设于第一条形通孔34内。方形空腔3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连杆33转动的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驱动第二连杆33向上转动,第二连杆33与第一连杆32之间的夹角变大,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水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水箱(2)一侧的热量交换口(21)、沿竖向与所述水箱(2)靠近热量交换口(21)一侧滑移连接的盖板(22)以及驱动所述盖板(22)沿竖向移动的两组连杆装置(3);所述盖板(22)与水箱(2)靠近热量交换口(21)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盖板(22)沿竖向移动的两组防脱组件(4);每组连杆装置(3)包括开设于所述水箱(2)侧壁的方形空腔(31)、与所述盖板(22)远离水箱(2)一侧铰接的第一连杆(32)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杆(32)远离盖板(22)一端铰接的第二连杆(33);所述第二连杆(33)远离第一连杆(32)一端与所述方形空腔(31)靠近第一连杆(32)一侧铰接;所述方形空腔(3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连杆(33)转动的驱动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水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水箱(2)一侧的热量交换口(21)、沿竖向与所述水箱(2)靠近热量交换口(21)一侧滑移连接的盖板(22)以及驱动所述盖板(22)沿竖向移动的两组连杆装置(3);所述盖板(22)与水箱(2)靠近热量交换口(21)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盖板(22)沿竖向移动的两组防脱组件(4);每组连杆装置(3)包括开设于所述水箱(2)侧壁的方形空腔(31)、与所述盖板(22)远离水箱(2)一侧铰接的第一连杆(32)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杆(32)远离盖板(22)一端铰接的第二连杆(33);所述第二连杆(33)远离第一连杆(32)一端与所述方形空腔(31)靠近第一连杆(32)一侧铰接;所述方形空腔(3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连杆(33)转动的驱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与第二连杆(33)远离盖板(22)一侧铰接的第三连杆(51)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杆(51)远离第二连杆(33)一端铰接的第四连杆(52);所述第四连杆(52)远离第三连杆(51)一端与方形空腔(31)靠近第一连杆(32)一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箱热能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杆(52)远离第三连杆(51)一端固定有第五连杆(53);所述水箱(2)远离盖板(22)一侧固定有U形架(54);所述U形架(54)内沿水箱(2)宽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两个夹板(55);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世丰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