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10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U型上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旋转电机和气缸,所述的U型上板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的U型上板的左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的U型上板的右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的U型上板的两端下底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支撑圆柱,所述的支撑圆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盘;所述的旋转电机的下端连接有旋转扇叶,所述的旋转扇叶位于搅拌盘的正上方。通过侧翻低高度的搅拌盘完成一次性出料,操作简单,出料快速,且设备的残留混凝土少,便于清理和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国内外的混凝土搅拌设备都是先将砂子、石子、水、水泥及添加剂按配比直接混合在一起,然后再一次性通过搅拌设备将其搅拌开,即为混凝土搅拌设备,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均是通过电机驱动扇叶转动从而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其中混凝土设备具有开口式和封闭式的,开口式的混凝土搅拌设备通常采用深度较高的壳体放置混合物,避免在搅拌过程中发生飞溅现象,而封闭式的容易发生混凝土堵塞,两者均具有出料难度大,出料后混凝土残料较多,不易清洗,混凝土凝固后导致通道堵塞,设备内壁沾附,不能够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通过侧翻低高度的搅拌盘完成一次性出料,操作简单,出料快速,且设备的残留混凝土少,便于清理和重复使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U型上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旋转电机和气缸,所述的U型上板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的U型上板的左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的U型上板的右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的U型上板的两端下底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支撑圆柱,所述的支撑圆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盘;所述的旋转电机的下端连接有旋转扇叶,所述的旋转扇叶位于搅拌盘的正上方,所述的旋转扇叶包括直杆、圆形挡板和弧形扇叶,所述的直杆的上端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的直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圆形挡板,所述的圆形挡板的下方设有弧形扇叶;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结构一致,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外侧设有线性滑轨,所述的第一侧板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滑轨。进一步地,所述的U型上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杆,气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气缸。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盘为上端开口的圆柱筒体,筒体侧壁高度为10cm-20cm。进一步地,所述的U型上板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外壁上的线性滑轨。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圆柱共有两根,一根所述的支撑圆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另一根所述的支撑圆柱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弧形滑轨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10-20cm高度的搅拌盘放置待混凝土,开口大,高度低,进料难度低,搅拌过程中便于观察,且搅拌范围广,结构简单,搅拌结束后设备上残留的混凝土少,便于整体清理,同时,通过气缸驱动电机移动,能够调节旋转扇叶所在高度,进出料的过程中将旋转扇叶提高,便于操作,搅拌完成后,旋转扇叶提起,人工推动支撑圆柱沿弧形滑轨滑动,将搅拌盘侧翻,能够一次性整体出料,残留少,无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初始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转扇叶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侧板结构图。图中:1、U型上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旋转电机;5、气缸;6、支撑圆柱;7、搅拌盘;8、旋转扇叶;81、直杆;82、圆形挡板;83、弧形扇叶;9、线性滑轨;10、气杆;11、滑块;12、弧形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从图1-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U型上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旋转电机4和气缸5,U型上板1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旋转电机4,U型上板1的左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板2,U型上板1的右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侧板3,U型上板1的两端下底面固定连接有气缸5;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之间连接有支撑圆柱6,支撑圆柱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盘7;旋转电机4的下端连接有旋转扇叶8,旋转扇叶8位于搅拌盘7的正上方,旋转扇叶8包括直杆81、圆形挡板82和弧形扇叶83,直杆81的上端连接有旋转电机4,直杆8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圆形挡板82,圆形挡板82的下方设有弧形扇叶83;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结构一致,第一侧板2的外侧设有线性滑轨9,第一侧板2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滑轨12。在上述实施例中,U型上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杆10,气杆10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气缸5。在上述实施例中,搅拌盘7为上端开口的圆柱筒体,筒体侧壁高度为10cm-20cm。在上述实施例中,U型上板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外壁上的线性滑轨9。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圆柱6共有两根,其中一根支撑圆柱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另一根支撑圆柱6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弧形滑轨12。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向搅拌盘7中倒入一定比例的水和水泥、砂砾灯混合物,将U型上板1两端的气缸5同步驱动,在气压的作用下将气杆10向下缩回同等高度,旋转电机4和旋转扇叶8同步下降,旋转扇叶8位于搅拌盘7中时停止下降,旋转电机4带动旋转扇叶8转动进行搅拌,其中直杆81转动带动圆形挡板82和弧形扇叶83同步转动,弧形扇叶83旋转将搅拌盘7边缘的混合物向中部聚拢拨动,达到搅拌的效果,水平状态的圆形挡板82用于阻挡,防止混凝土飞溅,搅拌完成后,将U型上板1两端的气缸5同步驱动,在气压的作用下将气杆10向上顶出同等高度,旋转电机4和旋转扇叶8同步上升,脱离搅拌盘7,人工推动支撑圆柱6沿弧形滑轨12滑动,将搅拌盘7侧翻,完成一次性出料,结构简单,出料后残留少,直接采用水管喷洗即可,清洁简单快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采用10-20cm高度的搅拌盘7放置待混凝土,开口大,高度低,进料难度低,搅拌过程中便于观察,且搅拌范围广,结构简单,搅拌结束后设备上残留的混凝土少,便于整体清理;通过气缸5驱动电机移动,能够调节旋转扇叶8所在高度,进出料的过程中将旋转扇叶8提高,便于操作,搅拌完成后,旋转扇叶8提起,人工推动支撑圆柱6沿弧形滑轨12滑动,将搅拌盘7侧翻,能够一次性整体出料,残留少,无堵塞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U型上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旋转电机(4)和气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上板(1)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旋转电机(4),所述的U型上板(1)的左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板(2),所述的U型上板(1)的右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侧板(3),所述的U型上板(1)的两端下底面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之间连接有支撑圆柱(6),所述的支撑圆柱(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盘(7);所述的旋转电机(4)的下端连接有旋转扇叶(8),所述的旋转扇叶(8)位于搅拌盘(7)的正上方,所述的旋转扇叶(8)包括直杆(81)、圆形挡板(82)和弧形扇叶(83),所述的直杆(81)的上端连接有旋转电机(4),所述的直杆(8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圆形挡板(82),所述的圆形挡板(82)的下方设有弧形扇叶(83);所述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结构一致,所述的第一侧板(2)的外侧设有线性滑轨(9),所述的第一侧板(2)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滑轨(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料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U型上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旋转电机(4)和气缸(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上板(1)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旋转电机(4),所述的U型上板(1)的左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板(2),所述的U型上板(1)的右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侧板(3),所述的U型上板(1)的两端下底面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之间连接有支撑圆柱(6),所述的支撑圆柱(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盘(7);所述的旋转电机(4)的下端连接有旋转扇叶(8),所述的旋转扇叶(8)位于搅拌盘(7)的正上方,所述的旋转扇叶(8)包括直杆(81)、圆形挡板(82)和弧形扇叶(83),所述的直杆(81)的上端连接有旋转电机(4),所述的直杆(8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圆形挡板(82),所述的圆形挡板(82)的下方设有弧形扇叶(83);所述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结构一致,所述的第一侧板(2)的外侧设有线性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苗苗邹开平骆源杨雪源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中鑫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