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07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竹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包括机架、箱体、风机、电机、主轴和钻头;所述箱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箱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通孔和吸风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和吸风口后与钻头连接,所述吸风口的内径大于主轴的外径;所述吸风口在靠近钻头的一侧罩设有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口径自靠近吸风口的一端向靠近钻头的一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提高了竹棒加工过程中的木屑收集回收效率,保证了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
本技术涉及竹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
技术介绍
在竹棒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竹棒进行钻孔作业,竹棒钻孔作业过程会产生大量竹屑,竹屑不仅会降低加工质量、影响设备精度、缩短工具的使用寿命,而且会降低厂房的空气质量,危害工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尘效果好的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包括机架、箱体、风机、电机、主轴和钻头;所述箱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箱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通孔和吸风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和吸风口后与钻头连接,所述吸风口的内径大于主轴的外径;所述吸风口在靠近钻头的一侧罩设有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口径自靠近吸风口的一端向靠近钻头的一端逐渐增大。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主轴包括呈内外嵌套设置的连接轴和套筒。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套筒与通孔紧密连接。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吸风口在远离钻头的一侧罩设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的口径自靠近吸风口的一端向远离吸风口的一端逐渐增大。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材质均为尼龙防尘纤维。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与过滤组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包括机架、箱体、风机、电机、主轴和钻头,箱体上设置通孔、吸风口和出风口,电机驱动穿过通孔和吸风口的主轴转动,主轴端部的钻头进行钻孔作业,利用风机将钻孔作业产生的木屑自吸风口吸入并从出风口排出,吸风口处设置的第一罩体设计为喇叭状,在保证吸风风力的同时,提高了木屑收集效果,木屑从出风口排出后,可以通过滤袋或滤网等过滤组件进行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机架;2-箱体;21-通孔;22-吸风口;23-出风口;3-风机;4-电机;5-主轴;51-连接轴;52-套筒;6-第一罩体;7-第二罩体。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包括机架、箱体、风机、电机、主轴和钻头;所述箱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箱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通孔和吸风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和吸风口后与钻头连接,所述吸风口的内径大于主轴的外径;所述吸风口在靠近钻头的一侧罩设有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口径自靠近吸风口的一端向靠近钻头的一端逐渐增大。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包括机架、箱体、风机、电机、主轴和钻头,箱体上设置通孔、吸风口和出风口,电机驱动穿过通孔和吸风口的主轴转动,主轴端部的钻头进行钻孔作业,利用风机将钻孔作业产生的木屑自吸风口吸入并从出风口排出,吸风口处设置的第一罩体设计为喇叭状,在保证吸风风力的同时,提高了木屑收集效果,木屑从出风口排出后,可以通过滤袋或滤网等过滤组件进行回收利用。进一步的,所述主轴包括呈内外嵌套设置的连接轴和套筒。从上述描述可知,套筒起到保护支撑的作用,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电机和钻头连接,实现连接和驱动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与通孔紧密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套筒与通孔紧密连接,保证了箱体在吸风口处的吸风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吸风口在远离钻头的一侧罩设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的口径自靠近吸风口的一端向远离吸风口的一端逐渐增大。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二罩体起到利于木屑快速排入箱体内腔的作用,避免木屑量过多造成堵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材质均为尼龙防尘纤维。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与过滤组件连接。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包括机架1、箱体2、风机3、电机4、主轴5和钻头;所述箱体2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箱体2的内部中空,所述箱体2的相对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通孔21和吸风口22,所述箱体2的底部设有出风口23,所述风机3设置在出风口23处;所述电机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主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轴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21和吸风口22后与钻头连接,所述吸风口22的内径大于主轴5的外径;所述吸风口22在靠近钻头的一侧罩设有第一罩体6,所述第一罩体6的口径自靠近吸风口22的一端向靠近钻头的一端逐渐增大。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包括机架1、箱体2、风机3、电机4、主轴5和钻头;所述箱体2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箱体2的内部中空,所述箱体2的相对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通孔21和吸风口22,所述箱体2的底部设有出风口23,所述风机3设置在出风口23处;所述电机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主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轴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21和吸风口22后与钻头连接,所述吸风口22的内径大于主轴5的外径;所述吸风口22在靠近钻头的一侧罩设有第一罩体6,所述第一罩体6的口径自靠近吸风口22的一端向靠近钻头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主轴5包括呈内外嵌套设置的连接轴51和套筒52。所述套筒52与通孔21紧密连接。所述吸风口22在远离钻头的一侧罩设有第二罩体7,所述第二罩体7的口径自靠近吸风口22的一端向远离吸风口22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罩体6和第二罩体7的材质均为尼龙防尘纤维。所述出风口23与过滤组件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包括机架、箱体、风机、电机、主轴和钻头,箱体上设置通孔、吸风口和出风口,电机驱动穿过通孔和吸风口的主轴转动,主轴端部的钻头进行钻孔作业,利用风机将钻孔作业产生的木屑自吸风口吸入并从出风口排出,吸风口处设置的第一罩体设计为喇叭状,在保证吸风风力的同时,提高了木屑收集效果,木屑从出风口排出后,可以通过滤袋或滤网等过滤组件进行回收利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箱体、风机、电机、主轴和钻头;/n所述箱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箱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通孔和吸风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出风口处;/n所述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和吸风口后与钻头连接,所述吸风口的内径大于主轴的外径;/n所述吸风口在靠近钻头的一侧罩设有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口径自靠近吸风口的一端向靠近钻头的一端逐渐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箱体、风机、电机、主轴和钻头;
所述箱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箱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通孔和吸风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出风口处;
所述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和吸风口后与钻头连接,所述吸风口的内径大于主轴的外径;
所述吸风口在靠近钻头的一侧罩设有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口径自靠近吸风口的一端向靠近钻头的一端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棒钻孔用吸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治建
申请(专利权)人:邵武市意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