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格锯的压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07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规格锯的压梁组件,其包括位于锯片上方的集尘罩、沿着集尘罩的高度方向上下活动调节地设置在集尘罩相对两侧的压梁,压梁自底部压设在板垛上,且在压梁靠近锯片的下部形成有入风口,在集尘罩的顶部开设有与负压风机相连通的出风口,其中负压风机工作时,自入风口进入集尘罩的气流贴着板垛表面朝锯片表面流动并将粉尘和锯屑向上扬起,且上扬的粉尘和锯屑自出风口送出集尘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进风口的设置,将板垛和锯片表面所形成锯屑和粉尘向上吹扫并通过吸风机抽出集尘罩外,无需在锯切后对板垛和锯片进行清洁处理;另一方面在压梁抬升过程,最上层板面也不会吸附在压梁底部,避免破坏板垛的堆垛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规格锯的压梁组件
本技术属于人造板规格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格锯的压梁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人造板生产线中,为将人造板锯切成所需规格。特研制一种可锯切任意规格人造板的锯组件,简称规格锯。而规格锯的压梁组件,主要是用于压紧所锯板垛,以便于规格锯锯片对板垛的锯切。然而,在锯切过程中,肯定有锯屑和粉尘飞散,若不进行收集处理,不仅污染车间环境,而且在锯切完成后,还需要对锯片和板垛表面清洁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规格锯的压梁组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规格锯的压梁组件,其包括位于锯片上方的集尘罩、沿着集尘罩的高度方向上下活动调节地设置在集尘罩相对两侧的压梁,压梁自底部压设在板垛上,且在压梁靠近锯片的下部形成有入风口,在集尘罩的顶部开设有与负压风机相连通的出风口,其中负压风机工作时,自入风口进入集尘罩的气流贴着板垛表面朝锯片表面流动并将粉尘和锯屑向上扬起,且上扬的粉尘和锯屑自出风口送出集尘罩。优选地,压梁包括上下调节设置在集尘罩一侧的上梁体、固定在上梁体下方且压设在板垛上的下梁体,其中入风口设置在下梁体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下梁体包括内部中空的方形管材、固定在方形管材底部的垫块,其中入风口位于方形管材的外侧面上,且在方形管材内侧的底部形成与集尘罩内部连通的吹扫通道。便于气流的走向,有利于对板垛表面进行清扫。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方形管材的外侧面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入风口大小的流量调节器。以便于根据实施情况,调整进风量的大小,防止粉尘和锯屑在集尘罩内产生紊流。优选地,流量调节器为可转动调节在方形管材外侧面上的挡风板、以及用于将所述挡风板和所述方形管材外侧面相锁定的锁定螺母,其中外部的气流自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入风口处所形成的缝隙进入所述方形管材内。具体的,入风口包括相连通且以所述挡风板的转动中心为圆心的第一扇形口和第二扇形口,其中所述第一扇形口和第二扇形口关于所述挡风板的转动中心堆成设置。进一步的,挡风板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方形管材外侧面上的板本体、位于所述板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扇形口和第二扇形口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遮挡扇叶和第二遮挡扇叶。此外,沿着方形管材长度方向延伸的侧面设置多个入风口,在每个入风口处分别设有一个流量调节器。优选地,位于两侧压梁上的所述入风口一一对应设置,并每相对的两个入风口构成一组,出风口有多个,且每一组入风口之间形成一个出风口。优选地,上梁体与下梁体形状相同,且上梁体与下梁体上下对齐的焊接成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一方面通过进风口的设置,将板垛和锯片表面所形成锯屑和粉尘向上吹扫并通过吸风机抽出集尘罩外,无需在锯切后对板垛和锯片进行清洁处理;另一方面在压梁抬升过程,最上层板面也不会吸附在压梁底部,避免破坏板垛的堆垛状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本技术的规格锯的压梁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箭头表示气流走向);其中:1、集尘罩;10、出风口;2、压梁;20、上梁体;21、下梁体;210、方形管材;211、垫块;a、入风口;a1、第一扇形口;a2、和第二扇形口;s、吹扫通道;3、流量调节器;30、挡风板;300、板本体;301、第一遮挡扇叶;302、第二遮挡扇叶;31、锁定螺母;J、锯片;B、板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规格锯的压梁组件,其包括位于锯片J上方的集尘罩1、沿着集尘罩1的高度方向上下活动调节地设置在集尘罩1相对两侧的压梁2,压梁2自底部压设在板垛B上,且在压梁2靠近锯片J的下部形成有入风口a,在集尘罩1的顶部开设有与负压风机相连通的出风口10,其中负压风机工作时,自入风口a进入集尘罩的气流贴着板垛B表面朝锯片J表面流动并将粉尘和锯屑向上扬起,且上扬的粉尘和锯屑自出风口10送出集尘罩1。也就是说,本例中的压梁组件,在锯切的同时,能够对所产生的锯屑和粉尘进行收集,不需要锯切完成后板垛表面和锯片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具体的,压梁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规格锯的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梁组件包括位于锯片上方的集尘罩、沿着所述集尘罩的高度方向上下活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集尘罩相对两侧的压梁,所述压梁自底部压设在板垛上,且在所述压梁靠近锯片的下部形成有入风口,在所述集尘罩的顶部开设有与负压风机相连通的出风口,其中负压风机工作时,自所述入风口进入所述集尘罩的气流贴着板垛表面朝锯片表面流动并将粉尘和锯屑向上扬起,且上扬的粉尘和锯屑自所述出风口送出所述集尘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格锯的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梁组件包括位于锯片上方的集尘罩、沿着所述集尘罩的高度方向上下活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集尘罩相对两侧的压梁,所述压梁自底部压设在板垛上,且在所述压梁靠近锯片的下部形成有入风口,在所述集尘罩的顶部开设有与负压风机相连通的出风口,其中负压风机工作时,自所述入风口进入所述集尘罩的气流贴着板垛表面朝锯片表面流动并将粉尘和锯屑向上扬起,且上扬的粉尘和锯屑自所述出风口送出所述集尘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格锯的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梁包括上下调节设置在所述集尘罩一侧的上梁体、固定在所述上梁体下方且压设在板垛上的下梁体,其中所述的入风口设置在所述下梁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规格锯的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梁体包括内部中空的方形管材、固定在所述方形管材底部的垫块,其中所述入风口位于所述方形管材的外侧面上,且在所述方形管材内侧的底部形成与所述集尘罩内部连通的吹扫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规格锯的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方形管材的外侧面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入风口大小的流量调节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规格锯的压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调节器为可转动调节在所述方形管材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涛丁增胜韩新王世英周通候高望沈晨亮郝龙彪刘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福马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