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99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除尘领域,具体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包括包括外壳体、安装支架、除尘水箱、除尘水管、进气管道、排气管道、除尘装置、脱硫装置;除尘装置包括锥形壳体、除尘吸附腔体、面齿轮、第一转动齿轮、连接杆、第二传动齿轮、喷淋接头、电控箱、驱动电机、第一转动杆、水轮、第二转动杆;脱硫装置包括原料存放盒、原料进料管、进料口、破碎球、第三转动杆、球型反应管道、球型分液腔、接料管,可以使得在进行喷淋除尘的时候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得气体充分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提高气体脱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除尘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电站锅炉、工业窑炉、电弧炉、特别是燃煤工业锅炉越来越多,相应地,对环境负担加重以致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为此,各种环保法律法规也逐渐出台,且呈现越来越严苛的趋势,以适应日渐恶劣的环境防治需求。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与之伴生的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煤炭燃烧产生的硫、氯、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它除了破坏生态环境还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类健康。国内外对于脱硫除尘装置有一定研究,但由于现有设备存在造价高,加工复杂,脱硫除尘综合效能不佳等情况,在除尘过程中,湿法除尘往往导致水资源消耗过大,脱硫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反应过慢,导致脱硫不完全等问题,直接影响脱硫除尘的综合效能,导致脱硫脱硝除尘问题至今尚未彻底解决,因此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包括外壳体、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下方两端的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除尘水箱、固定设置在所述除尘水箱上的除尘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侧面上端的进气管道、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侧面中间位置处的排气管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上端的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下端的脱硫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上端的锥形壳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锥形壳体内的除尘吸附腔体、固定设置在所述除尘吸附腔上端的面齿轮、与所述面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转动齿轮、贯穿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端面的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一端的第二传动齿轮、固定所述除尘水管另一端下侧的喷淋接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侧面上端的电控箱、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内的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的水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水轮另一端的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圆周表面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于锥形壳体并转动连接在外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锥形壳体的内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转动槽,所述除尘吸附腔体的外侧壁上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滑杆,所述连接滑杆与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除尘吸附腔体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脱硫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且位于除尘装置后端的原料存放盒、固定设置在所述原料存放盒外侧的原料进料管、开设在所述原料存放盒内部底端的进料口、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进料口正上方的破碎球、转动连接在所述破碎球上端的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侧壁上且位于锥形壳体正下方的球型反应管道、固定设置在所述球型反应管道正下方的球型分液腔,、固定设置在所述球型反应管道上端侧面处的接料管,所述接料管与原料进料管固定连接。所述球型分液腔下端开设有尘埃出料口,所述球型分液腔侧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通过管道与水箱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能提高除尘及脱硫效率的具有节水功能的工业除尘脱硫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1.通过设置锥形壳体、除尘吸附腔体、面齿轮、第一转动齿轮、连接杆、第二传动齿轮、喷淋接头、第一转动杆、水轮、第二转动杆,可以使得在进行喷淋除尘的时候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使得单位体积的水源能更多地结合固定颗粒以达到除尘的效果,除尘吸附腔体的旋转同时避免了固定颗粒在除尘吸附腔体上的堆积。2.通过设置原料存放盒、原料进料管、进料口、破碎球、第三转动杆、球型反应管道、球型分液腔、接料管,使得生石灰不易在进料口发生堵塞,且能有效地破碎生石灰表面的结块,还能使得气体充分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提高气体脱硫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等轴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图4为图2中C-C处剖视图;图5为图4中F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7为图6中B-B处剖视图;图8为图7中G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包括外壳体1、安装支架2、除尘水箱3、除尘水管5、进气管道6、排气管道7、除尘装置、脱硫装置,所述安装支架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的下方两侧,所述除尘水箱3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安装支架2上,所述除尘水管5固定设置在所述除尘水箱3上且贯穿于除尘水箱3与除尘水箱3内部的抽水泵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道6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侧面的上端且一端通向外壳体1内部,另一端与其他设备相连,这里的其他设备可以是电站锅炉、工业窑炉、电弧炉等,所述排气管道7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侧面中间位置处且贯穿与外壳体1,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外壳体1内部上端,所述脱硫装置设置在外壳体1内部的下端;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锥形壳体101、除尘吸附腔体102、面齿轮103、第一转动齿轮104、连接杆1051、第二传动齿轮105、喷淋接头8、电控箱4、驱动电机、第一转动杆106、水轮107、第二转动杆1061,所述锥形壳体101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上端,所述除尘吸附腔体102可转动地设置在锥形壳体101的内部,所述面齿轮103固定设置在所述除尘吸附腔体102的上端,所述第一转动齿轮104与所述面齿轮103相啮合,所述连接杆1051贯穿于第一传动齿轮104的端面且一端转动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转动齿轮105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051的另一端,所述喷淋接头8为圆盘型且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小孔,所述喷淋接头8固定设置在除臭水管5一端的下侧,所述电控箱4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侧面的上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控箱4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106贯穿于外壳体1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水轮107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杆106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杆1061固定设置在水轮107的另一端面上,所述第二转动杆1061的圆周表面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与第二传动齿轮105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1061的另一端贯穿于锥形壳体101并转动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锥形壳体101的内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转动槽1011,所述除尘吸附腔体102的外侧壁上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滑杆1021,所述连接滑杆1021与转动槽1011转动连接,所述除尘吸附腔体102下端开设有通孔,在使用过程中,当待处理的气体通过进气管道6流入除尘装置,水箱3中的抽水泵工作,将水箱中的水通过除尘水管5流入除尘装置,经过喷淋接头8与待处理的气体接触,因为喷淋接头8为圆盘形且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小孔,使得从除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所述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包括外壳体(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下方两端的安装支架(2)、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2)上的除尘水箱(3)、固定设置在所述除尘水箱(3)上的除尘水管(5)、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侧面上端的进气管道(6)、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侧面中间位置处的排气管道(7)、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上端的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下端的脱硫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上端的锥形壳体(10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锥形壳体(101)内的除尘吸附腔体(102)、固定设置在所述除尘吸附腔(102)上端的面齿轮(103)、与所述面齿轮(103)相啮合的第一转动齿轮(104)、贯穿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04)端面的连接杆(1051)、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1051)一端的第二传动齿轮(105)、固定所述除尘水管(5)另一端下侧的喷淋接头(8)、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侧面上端的电控箱(4)、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控箱(4)内的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动杆(10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杆(106)一端的水轮(107)、固定设置在所述水轮(107)另一端的的第二转动杆(1061),所述第二转动杆(1061)的圆周表面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与第二传动齿轮(105)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1061)的另一端贯穿于锥形壳体(101)并转动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所述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工业除尘脱硫设备包括外壳体(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下方两端的安装支架(2)、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2)上的除尘水箱(3)、固定设置在所述除尘水箱(3)上的除尘水管(5)、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侧面上端的进气管道(6)、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侧面中间位置处的排气管道(7)、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上端的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下端的脱硫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上端的锥形壳体(10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锥形壳体(101)内的除尘吸附腔体(102)、固定设置在所述除尘吸附腔(102)上端的面齿轮(103)、与所述面齿轮(103)相啮合的第一转动齿轮(104)、贯穿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04)端面的连接杆(1051)、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1051)一端的第二传动齿轮(105)、固定所述除尘水管(5)另一端下侧的喷淋接头(8)、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侧面上端的电控箱(4)、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控箱(4)内的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动杆(10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杆(106)一端的水轮(107)、固定设置在所述水轮(107)另一端的的第二转动杆(1061),所述第二转动杆(1061)的圆周表面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与第二传动齿轮(105)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1061)的另一端贯穿于锥形壳体(101)并转动连接在外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专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